全面提升贫困治理水平

2020-06-09 12:19王凤坤
新长征 2020年5期
关键词:全局攻坚法治

王凤坤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关键是要更加鲜明地突出党的领导,以战略思维统筹决战全局,以辩证思维抓住决胜关键,全面提升贫困治理水平,坚决按时打赢脱贫攻坚这场历史性大决战。

把正贫困治理方向,以战略思维统筹全局,强化决战决胜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首先要胸懷全局、心有战略。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眼前看眼前,就会陷入盲区、误区。要充分认识脱贫攻坚是一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必须通过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牢牢把握正确方向。要把贫困治理放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大局中来看待,善于把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重点,既思考怎么夺取全胜,又谋划怎么开辟新局,切实从全局高度抓住连战连胜的“牛鼻子”和决战决胜的“衣领子”。要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从中找到决战决胜的“桥”和“船”。要坚持“主官带头上、力量向下沉”,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战必胜的信心和攻必克的决心,善于抢抓时效,精于掌控时机,打出战斗力,打出精气神。要开展挂牌督战,督进度、督落实、督整改、督巩固、督质量,严督实导,以督促战,坚决用“钢牙”啃下最后的硬骨头。

筑牢贫困治理根基,以辩证思维抓住关键,提升决战决胜的统筹力和推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辩证思维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贫困治理领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给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带来新的挑战。妥善处理好疫情防控“静”的要求与脱贫攻坚“动”的部署之间的关系,既是逻辑上对立的棘手问题,又是时机上不可错失的窗口期。面对“两难”境遇,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切实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转化为脱贫攻坚行动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开动脑筋为战“疫”斗“贫”科学求解。要积极应对疫情冲击影响,强弱项补短板、抓评估促整改、固根基谋长远,坚定不移答好“摘帽、出列”的脱贫攻坚考卷。要强化“交总账”意识,最大限度把群众动员起来,迎着问题走,顶着困难上,在化“两难”、求“两全”中努力把时间抢回来、把进度赶回来。

提高贫困治理水平,以创新思维激发活力,拓展决战决胜的创造力和贯彻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贫困治理的活力需要在创新中得到激发。要把握好“顶层”和“基层”两个关键,紧紧围绕理念创新、体系创新和方式方法创新,突出问题导向把好脉,强化精准意识搞创新,确保扶贫扶在需上、扶在根上、扶在点上、扶在心上。要紧盯“人财物”要素支撑,善于“解剖一只麻雀,解决一类问题”,采取清单式、结对式、造血式和销号式等扶贫方式,迅速掀起决战高潮。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带货”优势,积极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推动扶贫产品更好地进入市场和政府采购,多渠道解决好农畜牧产品滞销问题。要从供给侧找到产业扶贫发力点,配套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共享”经济。要抓住旅游“淡季”练好内功,推动乡村旅游恢复生机活力。要优先做好贫困劳动力调配,大力开展网上技能培训,为农民工返岗或转岗择业做好准备。要创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治理,着力解决好搬迁群众产业、就业、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融入等问题。

巩固贫困治理成果,以法治思维进行规范,优化决战决胜的保障力和执行力。“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一事当前先找法,越是任务繁重,越是要厉行法治。要把法治作为提升贫困治理水平的“压舱石”,坚持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扶贫开发工作。要把加强法治保障作为提升贫困治理水平的重要内容,抓紧总结贫困治理领域的成功经验,及时上升为法律法规,切实用法律引领、规范、推动和保障扶贫开发。要将贫困治理过程的各环节纳入法治轨道,以法治思维校准贫困治理实践,降低贫困治理成本,确保贫困治理不放空炮、不打白条。特别是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要加快接续推进减贫配套性、创新性地方立法步伐,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在规划、政策、体制、机制等方面的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要严格考核开展普查,严把退出关,用绣花精神查漏补缺,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脱贫攻坚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保证贫困治理实效,以底线思维防范风险,延伸决战决胜的管控力和说服力。“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底线思维要求我们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凡事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最怕的就是“不缺干劲缺韧劲,不缺活力缺定力”,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效防止返贫、促进稳定脱贫。要建立贫困治理风险综合分析研判机制,以“梳辫子”方式查找问题,以“剥洋葱”方式剖析问题,以“开药方”方式解决问题。要健全监测预警和应急救助制度,常态化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坚决防止已脱贫人口返贫、边缘人口致贫。要针对因病返贫、支出性返贫、灾害性返贫等不同原因,特别是因病返贫比例高等问题,发挥好卫生、教育、民政等行业部门作用,分领域建立长效机制,把返贫风险降到最低。要成立县级扶贫项目评审机构,集中抓好项目论证,最大限度减少“钱等项目”问题的发生。要针对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研究提出解决办法,为基层推进脱贫攻坚“松绑”。要完善“四个不摘”和政策过渡期措施,把脱贫攻坚成果稳定住。要强化脱贫成效考核权威,避免“多头考核”“重复考核”而增加基层负担。

(作者单位:吉林省政协研究室理论处)

责任编辑/柳   絮

猜你喜欢
全局攻坚法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节选)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攻坚脱贫
一类具有常数感染周期的传染病模型的全局稳定性分析
再撑一下
统筹全局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