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分析

2020-06-10 13:32李昌业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空腹胆固醇心血管

李昌业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因睡眠过程中多种因素引起上呼吸道反复阻塞而发生的节律性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1-2],以白天嗜睡、打鼾、睡眠结构紊乱甚至夜间反复觉醒等为主要临床表现[3-4]。研究显示,OSAHS与高血压关系密切[5];合并OSAHS的高血压患者较单纯高血压患者更易出现心脏等靶器官损害[6],因此了解OSAHS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此类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早期防治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日照市结核病防治所2012 年1 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13例OSAHS并EH 患者,其中男性135例,女性78例,年龄23~79岁,平均年龄(45.3±4.9)岁。患者入院收缩压(148.5±20.4)mm Hg,舒张压(99.3±8.7)mm Hg,其中Ⅰ级高血压53例,Ⅱ级高血压112例,Ⅲ级高血压48例,病程3个月~39个月,平均(11.3±4.5)个月。以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患者为病例组(n=57),其中男性43例,女性14例,年龄23~79岁,平均年龄(49.7±6.1)岁;以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患者为对照组(n=156),其中男性92例,女性64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40.9±10.5)岁。本研究中不良心血管事件主要指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等[7]。

OSAHS诊断依据《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2015基层版)[4],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判断OSAHS严重程度。轻度为5 次/h<AHI<15 次/h,中度为15 次/h<AHI≤30次/h,重度为AHI>30次/h。EH 诊断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8]。

排除标准:(1)合并哮喘、肺炎等其他呼吸道疾病;(2)合并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系统疾病;(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继发性高血压;(4)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慢性消耗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等。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

1.2 方法

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结果。询问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既往史、烟酒史、家族史等;收集身高、体质量等体征资料,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实验室检查包括空腹血糖、血脂、血压、尿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血清肌酐及AHI等。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和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先根据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再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OSAHS并EH 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13例研究对象中有57例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6.76%。病例组与对照组在高血压病程、吸烟史、三酰甘油、血清肌酐、尿酸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在性别、年龄、BMI、家族遗传病史、饮酒史、血压分级、AHI、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

2.2 OSAHS并EH 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BMI、AHI、空腹血糖、总胆固醇是OSAHS并EH 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3 讨论

OSAHS是一种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且趋向年轻化,若不及时干预控制,会诱发不良心血管事件,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严重影响[9-10]。研究显示,OSAHS与高血压存在一定的关联,50%~60%的OSAHS患者合并有高血压,而高血压患者中约50%合并OSAHS[3,11]。正常生理状态下,睡眠时的血压较清醒时低,但OSAHS并EH 患者在睡眠时胸腔负压增加,这使患者心脏和大血管的压力也相应增加[12-13],睡眠时血压仍然维持在高位[14],这会增加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表1 OSAHS并EH不良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表2 OSAHS并EH不良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本研究中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BMI、家族遗传病史、饮酒史、血压分级、AHI、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等方面存在差异。在这些指标中,年龄、性别、家族遗传病史等为不可控危险因素,其他因素为可防可控因素。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AHI、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为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这与既往研究结论一致[15]。患者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发生退行性病变,心脏的收缩、舒张功能均有所减退,心肌结构、心内神经递质等也发生相应改变,导致心功能下降而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相关研究表明,<60岁、60~70岁、>70岁的患者发生舒张性心力衰竭的风险分别为15%~25%,35%~40%,50%以上[16]。血脂异常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总胆固醇是机体血脂异常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中病例组总胆固醇升高患者的比例远高于对照组,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15%~30%的糖尿病存在OSAHS[17],本研究发现高血糖也是OSAHS并EH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这可能是因为OSAHS并EH 患者因反复低氧血症,下丘脑-肾上腺轴活化,继而影响胰岛B细胞功能,出现胰岛素抵抗,长期反复作用引起交感神经兴奋、相关应激激素分泌,最终引起葡萄糖代谢异常,导致心血管事件发生[18]。多因素研究还发现,AHI是OSAHS并EH 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这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15]。BMI是OSAHS并EH 患者心脏收缩功能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和OSAHS均与肥胖有一定关系[19],肥胖者因脂肪组织堆积和颈部脂肪压迫,上气道变窄,其腹部脂肪使膈肌上移,引起呼吸运动受限,肥胖患者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胰岛素抵抗、脂代谢异常、氧化应激等,这些异常又促进了高血压和OSAHS的形成[19]。

综上所述,年龄、BMI、AHI、总胆固醇、空腹血糖为OSAHS并EH 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BMI、AHI、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等危险因素是能够预防并可控的。对OSAHS并EH 患者,不仅要关注其呼吸睡眠暂停程度的改善,还应该提高患者健康意识,提倡患者建立健康饮食习惯,加强运动,改变生活方式,对患者进行早期干预[20]。对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能大大降低OSAHS并EH 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空腹胆固醇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谈谈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上)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胆固醇稍高可以不吃药吗等7题…
空腹喝水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