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培养基专利申请情况分析

2020-06-11 13:22
食药用菌 2020年3期
关键词:申请量灵芝专利申请

孙 婕

灵芝培养基专利申请情况分析

孙 婕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广州 510555)

通过检索国内外4个专利文献库,共获得2000—2019年涉及的灵芝栽培培养基的专利申请文件387件,其中国内372件,国外15件。经分析发现,2008—2016年我国专利申请量增长较快,申请主体以企业和个人为主,分别占60.2%和21.8%;获得授权的专利为53件,占14.25%;被驳回75件,占20.16%;被撤回93件,占25%。2013年后开始出现专利转让,但成果转让少,每年仅有1~2件,转让主体以个人为主。

灵芝;培养基;专利申请;专利授权;专利主体

灵芝()又称木灵芝、菌灵芝、灵芝草,其干燥子实体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生物活性成分多,迄今已分离得到150余种,包括多糖类、核苷类、生物碱类、蛋白质类、三萜类等[1]。

灵芝已实现人工栽培,培养方式主要有3种:段木栽培、代料栽培和液体发酵。本文对涉及灵芝培养基的专利申请文件进行了检索梳理,检索的专利文献库包括: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CNABS)、中国专利全文文本代码化数据库(CNTXT)、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DWPI)和世界专利文献库(SIPOABS)。共获得相关专利申请文件387件,其中国内372件,国外15件,申请数量的统计范围是目前已公开的专利。因为一般发明申请专利在申请后3~18个月公开,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在申请后6个月左右公开,致使2018和2019年的数据因部分文献尚未公开而不全面。分析截止目前的灵芝培养基专利申请量、申请人分布、主要技术领域构成等情况,以为灵芝相关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1 专利申请量波动趋势

通过申请趋势变化情况分析,可从宏观层面把握各时期的专利申请热度变化。

如图1所示,2008年以前国内灵芝培养基的专利申请量较少,2009年激增,2010年后开始进入持续增长期,至2016年达到顶峰。笔者认为其与国家的相关政策有关,2009年国务院7个部委联合调研“瑞芝灵芝”农业产业化项目,加上星火计划和中国医师协会的大力支持,灵芝产业受到空前重视,其研究热度快速提升。而2017年申请量开始下滑,则可能与目前灵芝栽培技术逐步成熟,研究热度降低与专利审查更加严谨、规范有关。

图1 2000—2019年我国灵芝培养基专利申请量变化

国外灵芝培养基的专利申请数量一直较少,每年仅1~2件,这可能与国外对灵芝保健功能需求热度偏低,或对其关注点不同,研究点不在这方面有关。

2 专利申请人分布

涉及灵芝培养基的专利申请主要涉及的专利分类号是A01G和C05G,其中A01G的分类定义是:园艺;蔬菜、花卉、稻、果树、葡萄、啤酒花或海菜的栽培;林业;浇水;有295件;C05G的分类定义是:肥料混合物,计有258件(部分专利申请不止一个分类号)。

通过分析专利申请人的类型分布、地域分布等,可以明晰创新实体的主体类型、研发实力和分布地域等。统计我国不同主体类型申请灵芝培养基专利数量的结果为,专利申请人主要以企业和个人为主:企业224件,占60.2%,个人81件,占21.8%,大专院校26件,科研单位24件,机关团体23件,其他2件。研发实力雄厚的高校、科研单位的申请数量相对较少,表明其对该领域的关注热度不足。

对于各省市的申请情况分析发现,申请量较多的地区是广西,其涉及到A01G和C05G的申请量分别为70件和71件,其次是江苏和安徽,分别为47件和44件。广西3家公司申请量较多,分别为桂林大野领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9件)、桂林淮安天然保健品开发有限公司(7件)和桂林丰茂源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5件)。

3 专利的法律状态

专利的法律状态在侵权诉讼、产品引进、产品出口、技术转让、企业并购、新产品开发、新项目申报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通过分析法律状态,可了解分析目标专利的权利状态及失效原因,以作为专利价值或管理能力评估、风险分析、技术引进或专利运营等决策行动的参考依据。

经查询发现,目前我国372件灵芝培养基专利申请中,获得授权的专利为53件,占14.25%;75件被驳回,占20.16%;93件被撤回,占25%;能够真正受到保护的专利申请量较少。获得专利权数量不多的原因可能为,技术高度不够或者申请文件撰写不当等。

对专利权利发生转移以及对转让人和受让人的分析,能够了解分析对象在不同时期内的技术合作趋势,了解各创新主体技术输出活跃度等。分析发现,在2013年以前,灵芝培养基的授权专利没有发生过转让情况,研究工作没有得到有效的成果转化;2013年后开始出现专利的转让,但是数量较少,每年仅1~2件,2017年为5件。专利成果虽然开始转化和应用,但技术专利的转让人以个人为主,受让人以公司为主,没有大范围的技术合作;研发实力较强的研究院所和高校的专利少有被转让。

4 结 论

近年来,我国灵芝栽培发展虽较快,但存在研发主体的科研能力不足,专利保护力度不够,研究成果不能有效转化等问题;灵芝培养基的专利申请也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研发主体急需提高自身研发实力。随着人们对保健养生的日益重视,对灵芝的需求量将与日俱增,如何提高人工栽培灵芝的有效成分含量及对其实现最大化利用必将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1] 刘松洁, 郑林用, 许晓, 等. 培养基原料和配方对不同生产方式下灵芝品质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6): 3674-3676.

S567.3+1

B

2095-0934(2020)03-170-02

猜你喜欢
申请量灵芝专利申请
从一件无效宣告请求案谈专利申请过程中的几点启示和建议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超5万年
春天来了
灵芝,冠县的富民之苗
一株“灵芝”——一位贫困妇女的脱贫自述
2018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专利申请量统计表(1月)
韩国AI内容专利申请数5年激增10倍
138.2万件,发明专利量质齐升企业占大头
2016年英国外观设计申请量增加55%
专利申请三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