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早期纪录电影的城市影像情怀书写

2020-06-11 08:13石玉莹
戏剧之家 2020年16期
关键词:上海

石玉莹

【摘 要】《上海纪事》《支那事变后方记录》《Music in China》《西北纪游》这四部纪录电影以真实的手法,捕捉了老上海从民国时期至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代风貌。城市地标是被“参观”和被“占有”的公共空间,上海城市地标裹挟在时代洪流中,被欣赏、被赞扬。从宏观角度而言,城市地标涵盖了众多的历史意味。相比之下,家常弄堂、寻常巷陌的上海市井文化则凝聚了城市内在性格的个体空间,它的存在对媒介考古学具有重要发掘价值。

【关键词】纪录电影;上海;城市空间影像;媒介考古

中图分类号:J95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6-0078-02

从民国时期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经历着时代的风吹雨打。上海城市影像的时代变迁显露着中国城市的共性变迁特征。同时,在细节上彰显出个性化特质。在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上海始终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无论是华丽的外在还是丰富的内涵,都是现代城市的佼佼者。当人们将目光投向尘封的历史,老上海依然风姿绰约地伫立于人们的记忆中。城市影像是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尤其是置身于重大历史进程中的城市,因此追溯老上海的城市影像记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渲染历史色彩的地标与人物群像

近代中国最早的活动影像可追溯至1898年。爱迪生公司派出摄影队在世界各地拍摄,在中国选取了上海,拍摄了上海的街景、上海警察。在短片《上海街景》中,依稀看到苏州河以南,来来往往的手推车、黄包车、自行车、马车,以及马嘉理纪念碑、电灯柱,这是有关上海外滩和苏州河最早的影像资料。《上海纪事》记录了我国第一次国内战争后上海的斗争和生活情况,20世纪20年代,苏联支持中国革命与国共合作。1927年春,北伐军即将解放全国最大城市上海,为了及时报道这一伟大事件,苏联决定拍一部纪录片。起初想邀请的导演是爱森斯坦,但爱森斯坦推荐他所看好的导演布里奥赫。布里奥赫抵达上海后,这座城市在短短几十天里发生了几个重大事件:共产党领导上海工人起义、列强出兵干涉、蒋介石勾结帝国主义发动“4·12”反革命屠杀。面对新发生的政治事件,导演为了做到真实还原,绞尽脑汁地记录下最具历史意义的画面,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影像。

上海十六铺码头是记录和反映旧上海的标志性地点,镜头对准了装卸工人,记录下他们在码头上辛苦劳作的场景:浸满汗水的后背、沉重巨大的货物、赤裸着的双脚、匆忙又疲惫的脚步。在上海狭窄的弄堂里,生活着最普通的人民大众。上海人的日常生活是开放式的,许多事情都在街边进行,包括早餐和娱乐等。通过拍摄他们的日常生活,观察他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大事件的反应,从而看出政局变化对当时人们的影响。

《上海纪事》中的场景选择都充满了历史意义,场景之间的反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偌大的纺织厂里,充斥着童工的辛酸;萧瑟的刑场上记录着就义者的壮烈;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租界内的外国人纸醉金迷的生活。影片中出现了上海起义工人肩扛步枪、豪迈地走在街上的英姿,以及中共早期领导人邓中夏在集会上演讲的镜头,这记录着上海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影片还呈现了上海的一些著名建筑,如外滩建筑群、国际饭店、大世界、威利大戏院等。有一些建筑经过岁月的洗礼,消失在了历史的车轮下,如欧战纪念碑、和平女神像,等等。

无论是具有经久不衰历史记忆的经典地貌,还是一些消失的地标,在纪录片当中无不体现出了媒介考古学赋予它的符号意义。此外,人力车夫、纺织厂童工、码头卸货工人等这些人物群像,作为一个时代的特殊人群,他们既承受着动荡的时局带给他们的飘零生活,又遭受着阶级的压迫和蹂躏。

二、抗日战争时期拯救难民的英雄豪杰

《支那事变后方记录》的镜头对准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上海的城市残景。其中有一个“神奇”的法国神父,经过他的努力与争取,在上海南市建立了难民区,救助了将近30万的难民。神父名叫饶家驹,虽然在影片中只有短短几个镜头,但他抱着中国小孩,说着上海话,亲切温和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章焜华在《上海电视纪录片30年纵横谈》中提到了“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应该与事件发展同步进行拍摄;把同期声看作与画面、解说词同等重要;跟踪拍摄与事物发展的结局不可预见。”①

饶神父作为表现这一时期难民情况的一条线索贯穿于全片。饶家驹及上海南市难民区的情况在1997 年被写进《上海市南市区志》。饶家驹在华生活了27年,救济了无数难民。《支那事变后方记录》用珍贵的纪实影像,充分调动丰富的视听语言,摄录了1937年遭受淞沪会战创伤后的上海城市影像。影片寻找着神秘的饶神父,通过同期声等再现了其亲切友善的人物形象,也通过饶神父看到了20世纪30年代末上海城市平民艰难的生活。

三、私人空间下的上海市民娱乐与艺术传承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终于远离了战争的摧残,城市复苏,开始重建家园。文化交流、艺术培养的机会不断,让上海的文化艺术气息日益浓厚。《Music in China》描绘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市民的文化影像,以及上海私人影像的发展情况,展现了上海的文艺活动。1983年10月,上海青年宫举办了中国首届流行音樂比赛。影片记录了歌唱演员为了适应流行音乐,在表演形式上进行调整。以往的歌唱表演都是歌舞结合的方式,但是,为了展现国际文化,演员们改为原地站立进行演唱。

20世纪80年代,上海文化环境更加宽松,吸收了国外文艺领域较为前沿的艺术表现形式,并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延续传播至海外。《Music in China》在介绍上海戏曲学院时,以京剧演员严庆谷的求学经历为叙事线索,从严庆谷十几岁时跟着戏班师傅早起练习基本功开始,通过严庆谷个人在京剧行当中的表现,侧面渲染了20世纪80年代上海青少年学习戏曲、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时代图景。

成年后的严庆谷成为了国家一级演员,是上海京剧院优秀的文、武丑角演员,兼演悟空戏。影片《Music in China》记录了严庆谷1981年考入上海市戏曲学校京剧科的过程。此外,影片还展现了工人艺术小分队的表演经历,工厂的工人们利用业余时间组织了文艺演出队,组织排练合唱、练习乐器。影片中有对艺术小分队负责人的采访,记录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工人们对民间音乐的热爱,具有时代意味。

综上所述,从纪录片看到了老上海历久弥新的城市影像,从清末、民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再到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之后,发生在上海的人、事、物为这座城市带来的繁荣、重创、复兴、延续。城市地标是被“参观”和被“占有”的公共空间,对于上海这座大都市而言,城市地标带有被欣赏、被赞扬的色彩。从宏观角度而言,城市地标涵盖了众多的历史意味。相比之下,家常弄堂、寻常巷陌的上海市井文化则凝聚了城市内在性格的个体空间,不同年代、不同文化品位,使得上海市民有着不同的文化选择,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奠定了基础。

注释:

①章焜华,黄新炎.上海电视纪录片30年纵横谈[J].电影评介,2016,(13):1-6.

参考文献:

[1]王一川.改革开放40年电影中的城市记忆——以北京城市影像模式变迁为例[J].电影艺术,2018,(05):23-30.

[2]冯健飞.当代中国电影的城市“立场”——论影像背后的“视点权”[J].大众文艺,2017,(18):170-171.

[3]肖欢欢.重返海上繁华梦——近十年来当代上海城市影像研究[D].暨南大学,2010.

[4]唐宏峰.虚拟影像:中国早期电影媒介考古[J].电影艺术,2018,(03):3-10.

[5]杨北辰.“新物质主义”视野下的电影媒介考古学[J].电影艺术,2018,(03):11-17.

猜你喜欢
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城投
上海之巅
上海城投
上海城投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上海的新使命
上海“进博”开创未来
第四届CWIEME上海展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