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与融合: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传承与转型

2020-06-12 11:48王晓辉
知识文库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讲授汉语

王晓辉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通过对文学发展史和各个历史时期重点作家作品的讲解和分析,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面貌、主要规律和精华所在,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素养。对国学经典进行诠释和发扬,将古代文学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将古代文学知识的讲授与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紧密结合,是每一名古代文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属中国语言学学科大类,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这两个专业的学时与学分不同,培养目标与就业岗位不同,课程设置与使用教材也不同。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文学教师应当在了解专业特点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与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做到因材施教。

通过知网的论文检索系统检索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古代文学,获知有关汉语国际教育中国古代文学的论文18 篇,其中期刊论文 7 篇,学术论文 9 篇,学位论文2篇。由此可见,专门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文学课程的研究是比较少的。其中张爽在《试论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文学”课程重构》(《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2)一文中以“古代文学课程的重构”为例,探讨了传统古代文学课程该怎样适应“应用型”专业培养的需要,提出了颇具实践操作性的改革策略。陈欣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理念初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中指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应该在文史结合的基础上,以文为主并实行“经典诵读”,以此回归文学本位。此观点颇具实用性,可为授课教师提供借鉴。赵爱华《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的教学方法》(《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8)认为多媒体教学不利于锻炼教师的板书能力,希望限制使用。但是由于大学课堂教学的随机性、时间性都很强,因此教学手段的使用应以课程特点和授课内容为依据,而不应该以是否运用某种形式为判断标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的教学尤其如此。此一论点独特新颖,与众不同。

本人从2014年开始,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课,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和教学心得后,初步探索出该课程教学转型的几种可能:即知识讲授从“精通”型转为“会通”型;运用翻转课堂,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运用立体化教学媒介,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此三种教学转型可能的提出,既是长期一线教学经验的汇总,也是对该课型教学改革的探索性思考,以期对国内同行提供借鉴。

(1)基础知识的讲解,应从“精深”转型为“会通”。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课,任课教师的讲授既求“精深”,又欲“广博”。但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文学课则不应如此,教师的讲解重点应放在知识的“会通”普及上,也就是教师的讲解不再是深度讲解某一知识点,而是结合作品,从“精讲精读”转型为“知识普及”,在勾勒古代文学发展脉络的基础上,通过典型作品的讲解,以点带面,渗透文学基础知识即可。

(2)翻转课堂,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自我期许,还是学生的求学期待,老师讲得越“精深”,学生就越能“听得进去”。但是,如此一来,教师便成了课堂的绝对主体,而学生只是被动地被灌输知识,没有丝毫主动性,这显然不太符合汉语国际教育的专业培养特点。鉴于此,教师在授课时应把讲台适时交给学生,学生应该有自己的见解与思考。这样的讲授与引导,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也不再是“教师的垄断性提问”,而是“解放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3)立体化教学媒介的综合使用,实现课内外相结合。

本课程改革的又一个亮点是立体化课堂教学的运用。教师可利用纸质教材、教学视频和网络资源等立体化教学媒介,为学生提前布置预习内容,扩大知识面,将“学习时间”延长,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从中学进入大学,课外时间增多,文科学生作业相对较少。于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形成“上学即听课”、“下课即放学”的状态,认为反正上课听懂了,任务就完成了。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要么讲不完,要么讲不透;学生要么听不懂,要么听不进。因此,学生虽接受了正常计划内的授课时数,但实际获取的知识却相对较少。针对此一问题,任课教师应当在授课前为学生布置任务,鼓励学生提前钻研教材,观看视频、浏览精品课程资源,阅读相关的学术论著及论文。告诉学生若学习中遇到困难,可以在网络上查阅资料,也可以与教师在线讨论或留待课上寻求讨论和解答。运用此一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以此实现“课堂时间”的高效化。

2014年,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从七个方面,对如何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详细的诠释,对当今中国传统文化的讲授及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国学经典进行诠释和发扬,是每一名古代文学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本人担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的主讲教师,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略有心得,现总结如下:

(1)古代文学的讲授须与当代生活相结合。唐太宗曾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得失”。”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古代文学的目的是:“学古用今”。学习古代文学是为了指导我们的当下生活,如果离开了现代生活的积极融入,仅仅只是为记忆知识而学习古代文学,如此便失去了学习古代文学的意义。将古代文学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让“古代文学”鲜活起来,是每一名古代文学教师需要遵循的授课原则。如讲解苏轼,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文学巨匠,从文学创作到日常生活,他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教师在授课时,苏轼的诗词当然是必须要讲解的,但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一条主线贯穿整个课堂,即苏轼的人格魅力。在讲解每一个知识点时,教师要适时地将苏轼虽遭遇三次贬谪,但依然乐观豁达的态度讲授给学生。讲授的同时,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曾经历的或者听说过的,遭遇挫折便一蹶不振的事情。一方面是苏轼的积极地处事方式,一方面是学生讲述的往事经历,两者一对比,品质高下立见。如此便可以润物无声地影响学生,让他们明白:人生本就是一场逆向旅行,遭遇困难与挫折是常态,只要坚持度过难关,未来依旧会很美好。在学习《西游记》时,也可以运用此种方法来讲述,而从中体悟到的人生经验,最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来。

(2)古代文学的讲授须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一支粉笔,一本书,归纳知识点,总结艺术特色,这是传统的古代文学授课方式。这种授课方式的优势是:知识点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突出,但劣势是课堂氛围相对沉闷,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不强。基于此,教师就需要在日常授课过程中运用一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ppt、音频、图片”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课堂氛围。这些教学手段,在学习“四大名著”等古代小说时能起到很好的课堂效果。“四大名著”篇幅长,任务多,情节复杂,单纯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形成系统性记忆,用“视频、漫画、音频”等,就很容易对学生形成感官刺激,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在运用这些教学手段的同时,也可以运用“翻转课堂”的方法。让学生课前预习故事情节与人物,上课时让学生讲解,教师是倾听者和学习者的角色。如此一来,学生有了“讲课”的任务与压力,自然会在课下主动学习。

(3)古代文学课的讲授需要教师“幽默”起来。古代文学大多运用文言文写成,诗词中包含大量的典故,这使得古文的学习既难解又枯燥,所以这就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幽默感。在授课时,发现一些小的细节,可以用幽默的语言进行“翻译”,以此活跃课堂气氛。如讲《西游记》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为什么大闹天宫时的孙悟空无人能敌,而取经时的悟空却处处受挫,四处求人帮助?”教师可以如此讲解:“因为前期的孙悟空是给自己打工的,没有编制;取经时的悟空已经有正式编制了,他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人情,孙悟空“成熟”了。”幽默的语言讲解枯燥的知识,这种授课方式学生非常乐于接受。

一言以蔽之,古代文学的授课一定要做到理论與实践相结合。文科类课程因为其特殊性,在实践方面不具备优势,这就会使学生觉得课堂上学的理论知识没什么用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授课时,时刻紧密结合现代的事例,教师可选取一些学生熟知的事例或者学生自己的事例进行讲解,也就是说,要让所学知识与身边人、身边事结合起来,让学生觉得学得这些理论知识有“用处”,能够运用到以后的实际生活中。只要让学生明白了这一点,他们的学习兴趣自然也就增加了。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是历史的积淀、文化的积淀,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深厚的美感作用和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的。因此,当人们站在今天的高度来审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时,不仅要发掘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本身固有的价值,而且应该找到它与当今时代精神的契合点。

课题项目: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年校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的教学转型》;批准号:320180023。

(作者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讲授汉语
数学课堂“限时讲授”教学策略
学汉语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与视角的转换
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
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探究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与拼音
浅谈汉语学习中的“听”与“说”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