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无捷径,躬行有建卒
——重庆大学“80后”建筑学人笔谈

2020-06-13 12:35龙灏
世界建筑 2020年5期
关键词:云图

龙灏

1 引言

1998年,是我国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后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在法律意义上成年的一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大学开始从精英教育走向平民教育的一年,同时,也是中国大学生群体从年龄上开始普遍进入“80后”的一年。曾几何时,被大都吃过“文革”苦头的家长们宠溺了十几年的“80后”们还没来得及接受社会的历练并展示独生子女这一“物种”的优点之时,突然迎面而来的是成年社会的声讨,自私怯弱、任性叛逆等缺点首先暴露于社会,“垮掉的一代”成了“80后”的标签。

然而老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80后”会是例外吗?1998年至今,20多年过去了,他们真的垮掉了吗?

有社会观察者认为,1980年代是中国当代史上最自由的时期。重庆大学的“80后”建筑学人们恰好出生并成长在那个年代,而大都在1980年代接受专业教育的一批人成为他们大学的主要老师。基于这样的背景,1998年秋季以后来到沙坪坝北街83号“建院”大院的同学们,在重庆大学建筑教育这棵生长已逾80年的大树上会结成怎样的果实呢?本科1998-2002级的5届校友中的部分代表基于几个同样的问题给出了他们的回答,看看今天的他们自己怎么说吧。

2 大学印象关键词

高尔基有一部著名的小说叫《我的大学》,而重庆大学“80后”建筑学人用关键词呈现了“他们的大学”(图1)——在重庆市域词云图中,围绕“重大建筑”被多数人提到的一个关键词是“自由”,与之类似的还有“开放”“灵活”“野生”“野性”等相关意涵的词被绝大多数人提到。77级同班的汤桦、刘家琨都曾提到“当年重建工我们那几届的野孩子”[1]、“重建工是野生的”[2],某种意义上,似乎“重大建筑”就一直那么“野蛮生长”着,“自由”长成了它的灵魂!

1 重庆大学“80后”建筑学人的大学关键词云图(自绘)

与此同时,被提到较多的关键词还有“实干”“务实”“专注”“严谨”“等高线”“台阶”“地域”“城市”等,说明这个地区、这座城市、这个学校的基因、校训中有“勤学业、耐劳苦”的实干精神也不知不觉影响了以“有个性、自我”著称的这一代人。

3 求学工作有关联

吴文博(1998级建筑学,长厦安基/和睿规划建筑设计创始合伙人):还记得在校时问过老师关于“建筑风格”的问题,工作实践中就尝试着用“同样的手法”去解决问题,似乎想形成自己的“建筑风格”,后来觉得其实并非如此。我们从现代主义建筑的大逻辑走进建筑学,特别自我的建筑态度似乎是那个时代建筑大师的共性,他们善于构建一个建筑物自身独立的气场引导场所的概念,这种自我的气质带来各家建筑语言的独特性,也即是所谓的“建筑风格”。在当下我们重视得更多的是自己希望表达的内容而非语言的本身,表达内容反映的则是当下建筑师精神层面的差异,追求的多元化带来不同的价值体系,迸发出更加多元化的建筑态度,建筑语言不再是束缚。当代建筑师应该何去何从,还需要在不断实践中继续探索。

刘海洋(1999级建筑学,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助理/文化旅游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兼院长助理):对于以山地建筑设计教育为特色的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刚入学的新生理解建筑是从理解等高线开始的。山地建筑中所有的设计都基于等高线展开、强化场地自身的特色,建筑只是场地精神强化的手法。读书期间形成的这一重场地、轻建筑的设计思考方法,至今也深深影响着我对设计的认知和判断。

邵鑫(1999级建筑学,PTA上海柏涛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总建筑师):我们这届首次开始试点模型教学,将平面设计转向三维空间设计,再加上电脑开始普及,让我们对空间的理解更早,也让我们思考建筑问题更全面。现在看来已经很普通了,但是在当年确实还是跟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到现在为止,我公司的产品实验室依然在实践三维空间模型,在1:1的空间上如何作设计实践、研发新的空间模式,以增强未来与真实需求的适应性。

徐晓娟(1999级建筑学,上海璞间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总建筑师):学校的课程设计在与实际工作接轨这一点上很敏锐,现在回母校时看到当下的课程题目都会很惊讶。结合自身,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件有密切关联的事:第一是大四时全国大学生作业评比,我的获奖作业是构造课程作业,使我对建筑构造进入到一种痴迷的状态;第二是研究生期间获得中国建筑学会“80筑家”竞赛金奖,设计成果结合了旧建筑改造与装置产品的概念,硕士论文也是以这两个层面为基础所作的深入总结。这些学习历程是将建筑从深度向广度的一次难得提炼,使我在建筑实践中获益至今,很多获奖作品也得益于之前的学习经历。在尊重市场的前提下,团队对构造的坚持、创新的执着,就是源于这简单的几件事。

徐浪 (2000级建筑学,合造社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对我影响最深的一件事可以追溯到刚刚入校看到建筑系馆的那一刻。要知道在2000年,我们周围的建筑和城市主流审美都还是的庸俗“带帽大皇冠”的时候,重大建筑馆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它似乎点亮了一盏灵灯。当时我还无法准确描述那种“震撼”感受,但暗红色的系馆水平和垂直划分、虚实关系、阴影区和实面都在我心中埋下了种子。我懵懂地告诉自己,这就是建筑学。从那以后,建筑学似乎成了我一直追求的事物。

钟梓洵(2000级建筑学,凡筑设计工作室创始人/主持建筑师):重庆的大江大桥、大山大城,真实而魔幻。学校课题常围绕山地要素开展,强调设计的地域性,导向重视环境、研究场所、探索文脉。我们年级8个班的人口基数造就了天然的多样性,年级之内、上下年级之间交流频繁相互激发,氛围活跃自由。大三是思想的转变期,迷茫又躁动。那年夏天,我和刘锴、徐浪、黄河、雷敏几个同学搬到教室住了两个多月,讨论设计、争执观点——在红色的建筑系馆里,那是属于我们的红色年代。测绘实习,我们 “湖广会馆”项目组遭遇的朽柱危梁、天气湿热等种种不利似乎是为了让大家更加铭记那段经历,让我增加的是韧性和面对挑战达成想象的信念。脑海里时常浮现烈日骄阳下,古楼无风的阴翳里,老师和同学们被一层绒绒的光勾勒出来的身影,给我鼓舞,激励向前。

2 吴文博作品:新浪仙女山无顶图书馆(WAA获奖作品)

3 吴文博作品:重庆新牌坊中渝九号地(修建中)

4 刘海洋作品:上海世博会博物馆

5 刘海洋作品:黄果树安纳塔拉酒店

6 邵鑫作品:西虹桥壹号

7 邵鑫作品:唐山拉唯那体验中心

8 徐浪作品:明月村-平静月母女宅

许异(2001级建筑学本科,予舍予筑创始合伙人):在开放、包容、多元的学院氛围中,通过多维度的方式构建了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覆盖、浸入并且感知建筑学,这是未来我从事相关建筑实践和研究的基础。“建筑”是件需要倾注毕生精力的事情,我时常提醒自己——如果哪天觉得“建筑”变得容易了,那不代表我更聪慧,或许是思考得还不够深。

杨小荻(2001级建筑学,普集建筑创始人,小库科技联合创始人/COO):大四下与同学利用假期时间参加了一次设计竞赛——从一款游戏的逻辑去推导城市设计,那是第一次尝试了从不同的维度去理解建筑学,也首次使用协同工作的方式完成了设计,让我对建筑学的兴趣拓展到更广的维度,并对之后想要研究的方向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

尹毓俊(2001级建筑学,Atelier Alternative Architecture事务所主持建筑师):跟上下年级的几个同学做了一期学院杂志,做杂志的过程中有很多关于我们那时候身处的社会环境的认知和思想的碰撞。这种讨论,开启了我们对学科的不同关注点的思考,同时对那时我认为的建筑学中心——“国外”,有了强烈的好奇心。

9 徐浪作品:波尔坦斯基-心跳博物馆

周苏宁(2001级建筑学,米思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某年建筑年会,我带领同学设计了一个名为“听重庆”的装置,花了几天的时间举着录音笔走街窜巷、上山下江采集有重庆特色的声音,在声音放在黑盒子里播放的那一刹那,所有经历的场景立刻浮现在眼前,在脑海里畅游城市空间。设计关乎于独特的文化生活,关乎于视觉、听觉、味觉的体验,关乎于一切细微的场景,以人为中心的理念一直贯穿在我对建筑设计的思考过程。

金鑫(2002级建筑学,反几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重庆有很多神奇的空间,有更神奇的用途,比如“洞子火锅”“空中地铁站”等,因为山地环境促使人们尽一切可能来挖掘空间的利用率。学校课题大多与城市有着密切联系,需要针对现状原本就非常复杂的城市肌理加入创新的可能。我们有个沿江山地防空洞空间改造成博物馆的课程设计,需要不断踏勘现场、观察山形、考虑潮汛,并与居民沟通调研,从不同维度思考解决问题的可能。这个过程,多少影响着我及事务所的发展方向。

王子耕(2002级建筑学,镜像建筑工作室创始合伙人/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讲师):学生自发性的活动和学术组织影响很大。当时我们00-03这几届的几个朋友自发做了很多学术讨论会和各种形式的交流,感觉天天在讨论建筑,也不觉得累。记得大一时我写了一本叫《迷乱的北京》的小册子,当时还没有计算机,就用手写,写完大家觉得还不错就在上面加注,其实就是原始版的跟帖,这些人的字迹还都保存着。汤桦、刘家琨老师来讲座时,请他们在封面上写了几句话(图24)。本期专辑中的“80后学人”有一多半都是当时的参与者,可见对建筑的热情才是在这个行业走下去的动力。

10 徐晓娟作品:昱湖壹号城市展厅

张早(2002级建筑学,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记得自己常去建筑馆三层的图书馆。有一次在那翻到了一本《A+U》,认出是刘彦君老师曾提到的建筑师专辑。在书里看到那个叶片般的屋顶、雾气缭绕间圣本笃教堂的照片,发现建筑原来可以这样,少有地临摹了下来。在图书馆南侧深处的书架中还翻到过一本金贝尔美术馆的图集,觉得那些技术图特别有吸引力。这些经历和老师对技术概念要求非常高的设计教学配合在一起,使我总是对建筑的构造细节保持着特别的兴趣。

4 未来发展明方向

吴文博:我现在带领和睿将TOD项目作为一个重点研究和发展的领域,在重庆、长沙、洛阳多个轨道枢纽地块进行了一系列实际项目的尝试。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交通枢纽与TOD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也是带动城市流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综合交通枢纽逐渐演变成为包括商业、文化、娱乐等功能在内的城市综合体,形成以交通联系为媒介的开放性空间体系。2018年我应威尼斯双年展官方单位全球艺术事物基金会之欧洲文化中心邀请,在“城市的建筑力量”主题展中展示了和睿的TOD项目。

11 徐晓娟作品:宁波旭辉铂宸府

12 钟梓洵作品:凡筑工作室(摄影:闫渊)

13 钟梓洵作品:山地别院(摄影:季光)

14 许异作品:上海勤海睦邻中心改造

15 许异作品:四川宜宾恒旭酒店

16 杨小荻作品:深圳湾生态科技园

刘海洋:在校学习时一直专注于山地空间,本科毕业设计也是选择了山地度假酒店课题,希望能对以场地为中心的聚落化山地建筑群落有所研究。步入职业生涯后,经过很多尝试和努力,自己最终选择了文化旅游建筑这一研究方向,而其中度假酒店正是文旅类项目的一个重要板块。

邵鑫:一直在实践从商业和运营视角开始的建筑设计实践。传统的建筑学教育、政府及国企投资和国营设计院通常都是城市视角和大众视角,但在房地产大开发中,我们这批建筑师有机会获得大量民营建筑的实践机会。当身处建筑设计与商业价值深度结合的领域,需要从作品思维转向产品思维的学习。现在我们每年的建筑学新毕业生需要进行大量的商业观念的补充教育,也希望未来有机会跟母校分享一些理念。

徐晓娟:我们这一代在毕业时就面临选择:走向市场或是留在象牙塔?对我自身来说,明确“地产设计”这个方向,只是意识到城市中大部分建筑在将来都是市场化的行为,地产商开发的建筑占据了城市大部分的建筑面积,也需要大量有责任心的优秀设计师来建构城市的一点一滴,而自己希望能够踏踏实实地为社会做点什么,这个方向就很适合我。现在在十几年的经验累积上又多了一个任务——把经验传递给年轻建筑师,帮助他们完善自己的设计生涯以及解决生活成本。这是时代造就的结果。

徐浪:毕业后我做了自由职业者,毕业4年后也进入过大的设计企业,现在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从事建筑学的实践,重要的不是在什么地方或机构,而是为自己觉得对的实践方式创造条件。建筑是一个物质感很重的学科,我期待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建造现场,自主创业也许是我在当下最合适的实践方式。

钟梓洵:毕业后我在国企大院工作过6年,5年前开始经营独立工作室。刚开始最多的委托是建筑师朋友们的家装,现在有了多一些机会去探讨城市空间、参与乡村建设,我对自己选择的发展路径感到愉悦且兴奋。这是一个从大收缩到小、再慢慢生长的过程,由宽广的设计语境转而深入到日常中去。建筑师应该具有对日常的感知力,体会到一个深度,最终落地的是他人可以感受、体验、参与的行为空间,以产生更大范围的日常共情。这种设计的“日常性”是我当前实践的出发点,也是我认为建筑学在广度上延伸应该具备的基本意义。

许异:我的工作室“予舍予筑”名字的来源寓意了建筑设计是“舍”与“得”之间的平衡艺术。在国内实践的近15年来,我们自始至终都认为虽然再乖张和异变的形体都可以被生产出来,但设计不能去迎合快速变化的时髦,而应该更纯粹、更长久。纯粹的“美”是至高无上的原则,所有的尝试最终都指向打动人心,它并不随波逐流,而是具有长久的普适性与质朴的感染力。尊重每个项目的独特性和在地性,将它在时间、空间、场所、业主、设计师和使用者这些限定因素的共同引导下指向唯一的最优解决方案,而这个“唯一性”是与“完整性”并置的,从建筑、景观到室内,从创新的理念直至形态、空间、材料、构造、光影、装饰、科技等细节的精准把控。

杨小荻:目前我的主要方向是人工智能的建筑学应用。面对环境复杂而需求多元的城市系统,建筑学科体系并没有将社会行为系统、环境性能和多变需求等在同一语境中展开多重逻辑相互作用的范式,对这些逻辑和相互作用梳理、分析、拆解和重构的设计途径和设计手段始终缺失。我在努力探索建筑师与人工智能如何更好地协作以建构更舒适的空间、人工智能如何学习和理解建筑的“理性”与“感性”、人工智能是否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并恰当地与其他领域相连接。

17 杨小荻作品:深圳公明特勤消防站

18 尹毓俊作品:深圳湾科技生态城二标段(合作:杨小荻)

19 尹毓俊作品:首尔建筑双年展-MultipliCity

20 周苏宁作品:南京蒋山书舍

21 周苏宁作品:上海舆图科技办公区

22 金鑫作品:Pause Cafe-丛林摄影

23 金鑫作品:瀚清堂设计办公改造-金啸文摄影

尹毓俊:我们事务所兴趣点在研究“设计如何面对当下城市化现象”,以创新的实践方法回应中国特有城市问题。除了专注于建筑和城市领域以外,我们也深信软性介入的手段与物理空间的生成同样重要。因此事务所也同样策划文化展览事件,让展览活动作为重要的软性载体与建筑和城市空间结合,形成软硬介入的双重结合。我们事务所独特的研究对象和城市建筑实验的方法,让其实践具有明显的跨越尺度和专业界限的特征。

周苏宁:长期以来,传统设计院及商业设计公司普遍缺乏对建筑设计理念价值的深挖掘,而建筑工作室类型的小型团队对于设计全流程把控缺乏系统性。面对市场萎缩和甲方专业化程度愈来愈高,我希望自己及团队的工作流程能把设计理念、统筹管理及建造控制三者整合,探索并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方法和模式,形成系统化、职业化的工作模式。

金鑫:事务所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城市更新。随着城市化到达一定程度,新建房屋减少,存量增多,而人们对空间需求却在不断提高。这种矛盾需要设计师用更专业、全面的知识背景和细腻、多样的手法来解决。每个设计都需要有特定的背景才能完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会一直持续到最终项目落地。也许会有惊喜,也许有失望,很多不确定性。但整个过程会与历史、文化、社会产生些碰撞、留下些痕迹,这是我们觉得有趣的地方。

王子耕:我的研究方向和当代空间政治有关,其中包括环境控制与技术哲学、全球化与基础设施、当代媒介文化与生产消费关系、影像与媒体技术等方面。工作领域包括建筑与城市设计、装置与艺术作品、展览与策展、独立出版等与建筑相关的思辨性实践。我们的实践方式和传统的建筑事务所有一定的区别,我们希望研究和实践是一种镜像关系,工具的选择和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多样。这和我的兴趣相关,也和价值判断相关。我在学校的主要课程分为3块——建筑设计、空间与影像叙事、建筑展览与策展研究。

张早:本科时在重庆讨论建筑,技术有种特别的魅力。大山大江之间,它总蕴藏着某种野生状态,这状态催发城市在潮湿中向上,支抵山体,迎着风雨,宣誓出具有力量感的结构体。现在更关注建筑具体建造的问题,以及其主动、被动拉结的社会议题。

5 寄语后学有话说

吴文博:一个人最美好的状态一定是“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全力以赴”。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师,我从不满足于现状,因为能在脑海中看见更加美好的未来,设计“是什么”和设计“可以是什么”之间的差距总是在鞭策、激励、推动我前进。穷尽一生努力探索建筑的未来是我们建筑师的责任,愿在校的学弟学妹们勇于追求建筑的梦想,此生卓越!

刘海洋:毕业后我选择了华东总院,从此成为国有大院的一颗螺丝钉,13年的大院路有很多感触。选择大院更多选择的是担当和社会责任。华东院从1952年成立至今经历了中国建设发展的每个阶段,完成了每个阶段最重要、最核心和数不胜数的关乎国计民生的工程设计,它所构建的平台关乎国家战略发展的方向,它所依托的资源是70年来社会各阶层的信任和嘱托。华东院的设计师像很多大院设计师一样没有太多的个人高光时刻,很多人在幕后不辞辛劳、不计代价地默默付出,只为了承托社会的责任和信任,在像汶川震后重建这样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能够使命必达。这种个人价值融于集体价值、社会价值的胸怀深深影响了我,让我继续在大院深耕,默默走自己的路,踏实修自己的房。

24 “迷乱的北京”封面(王子耕供图)

邵鑫:我们都明白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大师,大多数职业建筑师从事的是非常职业化的实践工作,需要真实地融入社会。有句话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但事实应该是“选择和努力同样重要”。除了努力实践本身,选择跟自己性格、优势、爱好相匹配的发展路径非常重要,认清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单位和职业方向,一旦选定就坚持到底。无论选择什么方向,接下来唯一不变的主题是不断地寻找实践机会以换取个人的不断成长,脚踏实地、专注而不走捷径,最终都可以从量变到质变,赢得个人的最大的成就,获得行业和社会的认可。历届优秀的校友都具备以上素质。人生由自己创造,找到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成功!加油,各位同学!

徐晓娟:建筑设计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但问题并不是集中在设计一个点,设计建筑也不是一个人的智慧,那是一群人的智慧。因此对建筑师来说,综合素质非常重要,沟通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条理、精力经验、耐心坚持等等都决定了一个设计师的职业发展。现在的年轻设计师视角比我们更开阔,更有资本面对将来无限的可能性,但有一点——要坚持下去。

徐浪:学生时代是生命中最灿烂和蓬勃的时代,没有之一!尊重自己的内心,尊重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尊重友谊!

钟梓洵:毕业时学院组织每人一张A1的回顾展展板,以此总结5年学校生活,我用毛笔在展板上写了19个大字:“走过的地方,写过的文字,身边的朋友——尽在眼前”,图底是5年以来的写生和涂鸦。如果有机会和学弟学妹聊天,我更期待听到他们讲述身边有趣的事、好玩儿的人,讲他们对设计的想法,对建筑学的冲动,体会那份少年英气,一窥未来,去畅想下一个20年。

许异:当我20岁出头、与同学们年龄相仿时,“我也有过你们这样的青春,那时的我们就像今天的你们”,可以说我们都是站在一样的起点出发,能不能有更好的发展取决于自己的理想和这之后的脚踏实地。建筑师对城市问题的思考远不及对建筑形式的兴趣,对社会意义的追寻远不及对时髦的追赶,学弟学妹们要学会以整体的视角看问题,探寻形式背后的意义,从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向开始。

杨小荻:珍惜时光,保持好奇心,建筑包含更多的可能性,本身就是一个不设限的学科。学生时代更有探索建筑学边界的自由,多出去旅行,多从实际的建筑作品而不要单一从照片上去理解设计者的立场。

尹毓俊:大胆探索,建立自己对这个学科和行业的认知。

周苏宁:在最美好的时间里充分享受大学时光,自由地创作、尽情地挥洒、疯狂地吸纳,不断接受新的挑战、不断尝试新的可能、不断突破认知的界限。这个阶段犯错的代价是最小的,应该在最自由的时节里让自己变的闪闪发光!

金鑫:重庆有很多诱人的地方,最美的地方在系馆的图书馆。

王子耕: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教育是一个寻找自己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自主性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认为什么是对的,你就要为此付出。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你自己喜欢的样子。

张早:读书时做设计常常焦虑,不能想清楚自己要做的事、不能合理分配时间、交图前一周开始聒噪赶图,最后交出糟糕的图纸。这种压力很难被从外部救赎,理论或者其他外部参照的落地总需要真刀真枪聚焦具体的设计问题,需要不断向内部发问,寻找答案,在题目中让自己对世界的真实反应变得确切。强大的纪律性也是重要的,不断修改、推翻方案的状态对于初学者是正确的,但仍需要留下足够的时间表达,保持节奏,完成细节。不论是建筑还是图,都是通过解决很多具体问题来实现的。此外,还要训练自己的思维、眼光,找到远期目标。

6 结语

从以上10多位重庆大学“80后”建筑学人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代不仅没有垮,并且正在日益成长为时代的中流砥柱。

如果说,“文革”后以77/78/79“新三届”为代表的上一代重庆大学建筑学人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一种“以理性为基础的建筑研究与创作理念,注重环境特质的显现并解决此时此地的问题,更愿意用自己的作品说话,以现代建筑理论与空间语言去诠释本土性的同时又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事物”[3]、构建了“过河卒子永不言退”的“建卒精神”,那么比起前辈学人,截止到新世纪的新三届(00/01/02级)以及比他们更加年轻的“80/90后”重庆大学建筑学人们则更加愿意遵从自己的内心并利用社会发展带来的机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他们更加勇于突破专业藩篱去拓展自己的边界,在重庆大学建筑学人“建卒精神”的烙印上,前辈“基础扎实、思想开放、踏实肯干”的基因犹在,“80后”们又赋予了她新时代下“追求个性、勇于创新、全面发展”的崭新内涵。在重庆大学“80后”建筑学人的个人发展道路上,这精神烙印或深或浅、或明或暗,从他们的工作中传递给社会、从他们的思想中传承给后人,从来不曾间断。

25 王子耕作品:Steel Home Still

26 王子耕作品:渔村童话

27 张早作品:崇礼燃餐厅

28 张早作品:自宅

猜你喜欢
云图
利用精密卫星星历绘制GNSS卫星云图
三维云图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黄强先生作品《雨后松云图》
CAD派客云图发布V2.2.0版本
云图青石板
怎样识读卫星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