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意义探析

2020-06-15 06:26滕欢
各界·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理干预意义

滕欢

摘要:目的:探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心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2月期间笔者所在单位收入的经确诊或疑似新冠肺炎患者3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心理干预,包括心理建设、饮食干预、睡眠干预等方面。对患者心理干预前、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经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较前明显降低,P<0.05;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前升高,P<0.05。结论: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明显减轻不良情绪,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理干预;意义

新冠肺炎特指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的肺炎。自2019年12月湖北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新冠肺炎发生以来,该症在我国引起了大面积暴发,给人们的健康造成较大威胁。随着国家启动甲类传染病防疫措施,人们对该症引起了充分重视。而新冠肺炎患者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抑郁、恐惧、焦虑的负性情绪。笔者有幸参与到抗疫一线,特对新冠肺炎患者的心理干预意义进行了分析,详见以下报道。

一、受试对象与方法

(一)受试者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2月期间笔者所在单位收入的经确诊或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37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乏力等表现。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3岁,平均年龄(41.7±10.5)岁;体温最低37.7℃,最高为39.9℃,平均为(38.5±4.7)℃;发热病程在1-7d,平均为(2.9±0.6)d。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干预内容知情。

(二)干预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单独隔离,隔离室门口放置浸湿消毒液的脚垫,门把手以浸消毒液的布套包裹;隔离室内外均严密消毒,医护人员佩戴N95口罩、防护衣、工作服、帽子、护目镜等,严格禁止亲友访视。接受心理干预,包括:(1)心理建设,在疾病流行期间,尤其是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在对抗疾病的同时,也面对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造成患者焦虑、担忧、恐惧等不良情绪。因此,医护人员首先要充分关心患者,切忌流露出怕被病患传染的厌恶、抵触情绪,让患者感受到友好,在和谐的氛围下接受治疗。其次,可以让患者尽可能了解外界相关信息,掌握新冠肺炎的最新治疗发展情况,并让患者通过阅读、听音乐、看电视等措施,丰富娱乐生活,提高治愈信心。再次,针对不同患者表现出的恐惧、担忧、躁狂等心理情绪,耐心为其讲解隔离目的、作用、注意事项,获得患者理解、配合,提高患者治疗、干预积极性。最后,有条件的可让家属通过视频、电话等方式探视患者,使之感受到来自亲朋好友的温暖,增加归属感,进一步消除不良心理情绪,确保患者在良好心态下接受治疗、干预。(2)饮食干预,为患者制定高维生素、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饮食方案,根据不同程度病情患者分别予以流食或者半流质饮食,以提升患者的免疫抵抗能力,强健体质;同时,注意避免辛辣等刺激饮食,嘱患者补充足够液体,以免加重呼吸道等症状,影响康复。(3)睡眠干预,嘱患者卧床休息,病室内保持通风,确保空气清新,让患者感觉舒适。(4)用药干预,对必须使用药物进行心理干预的患者,应及时告知其药物作用、不良反应等,本次均较低剂量应用阿立派唑,包括消化系统、全身性不良反应等,对于出现相关反应的患者及时处理。

(三)观察指标

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评价,抑郁评分以53分为临界值,焦虑评分以50分为临界值,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或抑郁程度越严重。采用QOL生活质量评分对护理前后进行评价,主要包括躯体、心理、社会、物质等方面,总分100分,得分越低说明生活质量越差。

(四)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均由笔者本人完成,并初步以Epi Data3.1软件进行校正。后纳入SPSS20.0统计学处理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形式录入,采取t检验;检验水准:P<0.05示数据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经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较前明显降低,P<0.05;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前升高,P<0.05。

三、讨论

新冠肺炎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干咳、发热等,约有半数的患者在病毒感染后1周左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进展为脓毒症休克、凝血功能障碍、代谢性酸中毒等,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严重威胁。自新冠肺炎在我国引起大面积暴发,已在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检出。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已经认定该疫情造成了全球性大流行。随着人们对新冠肺炎流行的认识和研究的深入发现,其相较于其他灾难性事件更容易造成人们心理的恐惧、紧张,甚至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心理的应激反应。因此,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以减轻患者心理负荷对于临床治疗和患者轉归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本次抗疫工作中发现,患者中普遍存在弥漫性恐惧,部分患者不愿接受染病的事实,甚至有逃跑倾向;尤其是被隔离后,对院外家人的担忧、对预后的恐惧等,都会影响患者心理情绪。通过积极的心理干预能够建立护患有效沟通,对患者的不良心理进行疏导,促使患者心理健康。本研究中经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较前明显降低,P<0.05;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前升高,P<0.05。提示,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明显减轻不良情绪,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田雪,陈富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心理护理及实践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7):299-299,300.

[2]赵健,郑瑞强.SARS患者的心理护理[J].现代医学,2004,32(4):216.

[3]赵民,杨爱军,贺玺娟等.SARS及疑似SARS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J].空军总医院学报,2003,19(3):169-170.

[4]梁银银.肺炎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及适宜的心理护理措施对患儿康复的影响分析[J].科学养生,2019,22(10):110.

[5]宁雪梅,鲁利群,邱婷,等个体化心理诱导干预在改善肺炎患儿负面心理中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11):75-78.

[6]曾小英.心理干预联合综合气道管理、风险管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27(4):552-556.

猜你喜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理干预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CT影像特点及应用价值
疑似及确诊新冠肺炎的临床及胸部CT影像特点
曲靖地区1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初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报道的特点分析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