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转型策略探析

2020-06-15 06:31李沛霖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策略

李沛霖

摘要: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环境下,新兴媒体占领了很大一部分市场,其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更为多样的特点,是传统电视不能比拟的,因此传统电视的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发展面临困境。基于此,改变固有的运作模式,实现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是传统电视实现新的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对新的日寸代环境下实现传统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转型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传统电视:新兴媒体;策略;融合发展

一、传统电视与新媒体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当今,随着科技与信息的高度发展,人们的生活较以往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接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电视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传统电视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其形成了固有的发展模式,面临快速变化的社会现状,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改变,难以符合受众的需求,面临生产困境。现阶段,传统电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在内容上,传统电视较为单调、枯燥,传统电视对受众的体验感重视不足。在传播方式上,传统电视传播渠道不足,传播速度有待提升,传统电视单位存在体制问题,运营管理方式落后,转型所需人才不足。

二、传统电视与新媒体融合的具体策略分析

(一)电视生产内容的转变

传统电视的内容单一,难以吸引大众。针对此问题,传统电视应对内容进行优化,针对当前人们需求的变化,充分利用高速发达的网络,增强电视内容的“时代性”,整合新媒体资源,促进电视内容的多样性发展。细分受众需求,实现电视内容的差异化生产,以受众的需求作为电视内容生产的依据,是吸引不同年龄阶段受众的关键。

传统电视应强化受众体验,转变运营理念。新兴媒体得以高速发展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新兴媒体极其重视客户体验,例如微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重视人们的自我体验,人们在分享视频的时候,可以将自我感受融入其中,人们通过分享的视频进行情感交流。传统电视在此方面就显得很薄弱。因此,传统电视应与新媒体融合,关注用户体验,并不断根据受众的体验感进行操作升级。传统电视可以与一些较强实力的网站、视频APP相互合作,促进用户之间的有效联通,以增强与受众的黏性。传统电视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等途径,收集用户对电视内容的批评与建议,不断根据用户需求来调整节目的形式与内容。

(二)传统电视传播方式的优化

提升传播速度,拓展传播渠道,以提升电视在整个市场的占有率。传统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应积极利用网络的优势,建立全面覆盖的信息传统体系,实现信息的无缝传递,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保证受众能够随时随地地收看与点播电视节目。传统电视可以与各种新兴媒体平台合作,例如可以建立微博账号,实现与受众在社交平台的联通,发布重要电视信息等,还可以与爱奇艺、优酷、抖音等拥有客户量较大的新兴媒体平台合作,将电视节目以更新颖的方式投放,拓宽电视的传播渠道。

(三)突破固有体制,改变传统电视的运作模式

传统电视在生产内容上难以紧跟潮流,在用户体验上重视度不足,与固有的传统电视长久以来受体制的限制有着很大的关系。传统电视固有的运营模式已经不符合当前的市场发展需求,与新兴媒体相比,优势不足。很大一部分传统电视单位,无论是在单位内部的人员设置上,还是在运作管理方面,缺乏激烈的内部竞争机制。因此,改变管理运营策略,是传统电视与新媒体融合的必然选择。传统电视应积极吸收新媒体方面的优秀人才,并对原有单位的人才进行新媒体方面的知识内容的培训,以提升人员的整体素质,改变人才管理与考评机制。传统电视还要改变原有营销方式,打造电台自身品牌,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形成品牌效应。例如,湖南电视台凭借自身的综艺节目,重点打造精品节目《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爸爸去哪儿》等,形成了自身的品牌效应,不断吸引着各媒体进行转播,吸引广告商的投入,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为其他电视台树立了典范。

(四)立足传统电视自身优势

传统媒体自身优势包括长久以来形成的受众群体以及有较强的影响力,这些都应成为传统电视与新媒体融合的立足点。在网络时代,各种真假信息混杂,尽管信息来源的渠道多种多样,但是人们需要的依旧是高质量的优质信息,在與新兴媒体不断融合的过程中,传统电视依旧要坚持“内容为王”。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电视要想实现新的发展,走出“困境”,势必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对此,传统电视只有与新媒体进行深度融合,立足自身优势,突破固有体制,改变传统电视的运作模式,才能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单位:阜阳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策略
关于行业性科技期刊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
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探讨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文化传承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