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战役中的回族英雄

2020-06-15 16:06马占福马思佳钟奶才聂裔人杨金鑫
文存阅刊 2020年3期

马占福 马思佳 钟奶才 聂裔人 杨金鑫

摘要:老山战役是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后,中国同越南侵略者在云南边境上打响的一场为期五年的边境战争。其中,“1.7”战斗,是我国在老山最激烈、最大规模的一次出击作战,又名“黑豹行动”。1984年参军入伍的马占福,是黑豹突击队中的一名少数民族战士。身为第一爆破手的马占福,在战斗中舍生炸毁越军屯兵洞后壮烈牺牲,年仅20岁。战争结束后,马占福烈士被授予“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称号,以此来表彰纪念他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

关键词:马占福;回族英雄;老山战役

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塔尔镇的河洲庄村,有一所修建已有30年之久的烈士故居,这位被纪念的烈士,是老山战役“黑豹行动”中舍身堵枪眼的回族英雄马占福。故居仅由两间农舍构成,每逢雨季,屋顶就会漏水,尽管条件简陋,但仍整齐摆放着烈士遗物和一些战争纪念品。

马占福,1968年出生于河州庄村的一个回族农民家庭。家里一共八口人,家庭情况极度困难,父亲在生产队干活,母亲经常带着马占福和弟弟妹妹们外出讨饭。马占福乖巧懂事,从不计较吃穿,虽家境贫寒,但他起早贪黑、不怕吃苦、勤奋好学,因此家里坚持供他一人读书。1983年秋,大通县开展了征兵工作,受过文化教育的马占福,毅然决定参军报效祖国。

1984年1月,年仅17岁的马占福参军入伍。入伍后首先跟随部队到陕西渭河滩挖鱼塘 ,直到1985年部队结束第二次挖鱼塘任务之后,接到奔赴老山进行防御作战任务的命令。并在1985年年底抵达云南板板桥驻地,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临战训练。训练任务艰巨,条件无比艰苦,每天都要搬很多的砖头,进行负重拉练,多技能训练,为了提升自己,马占福还加入了二营的狙击手训练。当他知道自己即将奔赴前线的时候,他对自己的表哥说,“我这次上前线,一定要立功回来,从前线回来以后,我想去读西安的军校”。即使身处紧张的训练中,马占福也从未放弃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在训练期间,他常给家里写信,由于文化水平在同龄人中尤为突出,他的家信时不时还会登上家乡县城的通讯小报。

1986年,部队开始换防。马占福所在的47军139师417团前往老山那拉战场最前沿的142高地进行防御作战任务,他们所布防的阵地为环境条件最为艰苦的“111阵地”。由于111阵地的地理形势优越,战略地位相当于抗美援朝时期的上甘岭阵地,但同时阵地地势复杂险恶、环境艰苦,又被称作那拉战场的“绞肉机”。

1986年4月28日晚7点,越军为了抢夺111阵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反扑,战斗从当晚7点一直持续到29日凌晨1点左右,在417团坚持不懈的防御和后援炮火的打压下,终将越军压制,整场战斗于29号晚结束,我军成功收复111阵地。4月28日的这场战斗是马占福在打防御作战时最艰苦的一仗,也是他无数队友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

之后,马占福与他所在的部队在这个阵地上总共坚守了120多天,期间连续不断的遭到越军小规模的偷袭,这昼夜不分的120天就如军长钱树根所言:堪比“人间炼狱”。由于战场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潮湿、闷热,是蚊虫的“天堂”。马占福和战友们为降低周围环境的影响,专心作战,迫不得已打了120多天的“裸战”,一丝不挂的坚守在前线。在此期间,我军减员除去在小规模作战中牺牲的以外,更多的是由于环境艰苦,无法抵抗自然环境压力的非战斗减员。此时的部队已历经重重磨难与打击,马占福和战友在抵抗敌军的同时还要眼睁睁看着其他战友的离去。

1987年1月1日,驻扎在老山前线那拉地区的二营四连召开誓师大会,决定在1月6日进行出击拔点的作战任务。本次拔点任务的性质是偷袭转为强攻,由马占福和其他32个突击队员组成“黑豹突击队”,先行埋伏袭击,袭击失败后立刻转为强攻。1月6日晚,突击队已成功潜伏到越军的阵地,越军躲在高地下的屯兵洞中,此时我军处于越军上方,所处地势明显居高临下。1月7日早晨7时,突击队开始秘密行动。但很快被越军发觉,越军开始大规模炮火袭击,顿时前方炮火连天,一道巨大的火墙张牙舞爪的袭向我军,我军迅速反击,激烈的战斗开始打响。

马占福跟着突击队队长李国胜,潜伏到屯兵洞附近,迅速向洞中塞入爆破筒,顺利拿下了第一个火力点。然而此时马占福却被旁边越军的暗火力点发现,敌人一梭子子弹打中了马占福的腹部,连肠子都被打出来了。他咬牙坚持用急救包里的三角巾把肠子勒住,便继续往前冲,身前敌人的流弹不停地往下扫射,而队友被死死的压在身后。马占福作为突击队的第一爆破手,毅然决定对上坡点进行爆破。前进时,敌人的子弹又打中了马占福的头部,他身负重伤,敌人便放松了警惕。就在这时,马占福拿起了早已准备好的爆破筒,用身体将爆破筒推向越军的屯兵洞,一声巨响之后,马占福和屯兵洞内的越军同时被炸飞。年仅20岁的马占福就这样壮烈牺牲,他用生命换来了战友前进的道路。战争结束以后,马占福烈士被授予“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称号,以此来表彰纪念马占福烈士英勇无畏的精神。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战士,马占福在战场上的生活也是十分艰苦的。马占福信仰伊斯兰教,宗教习俗规定:禁止食用猪肉以及野生动物等,再加上战地环境恶劣,物资补给本就十分匮乏,因此他的饮食条件更加艰苦。尽管如此,马占福还是十分虔诚的尊重自己民族的习俗,无论部队生活怎样艰难,他都会写信告诉家人“我很好,勿挂念”。

马占福牺牲后被葬在了云南省麻栗坡烈士陵园,但因其家庭条件贫困,安葬后26年内家人都无法前往云南上坟祭奠,盼望著最后再看一眼儿子的母亲,终究没能等到那一天就含憾离去了。2012年,在部分参加越战的老兵、当地政府以及爱心人士的帮助下,马占福的弟弟马占贵最终去到了云南,替已经逝去的母亲完成了多年未遂的心愿。虽然很想把孤身在外的哥哥迁回故乡,但回族同胞历来有着牵动坟墓会惊动亡人的说法,迄今为止马占福烈士还安睡在云南省麻栗坡烈士陵园。

2018年,西宁市大通县塔尔镇的一所小学里,成功建立了一座马占福烈士纪念馆。纪念馆里陈列了许多对越战斗中当地英雄传来的信件和他们曾经使用过的物品。马占福的家书和他的精神将留在这座小小的纪念馆里,影响着世世代代的塔尔镇人民。

“为了祖国的幸福安宁即使我牺牲了,也在所不辞啊。故乡,你培养了我在历史上留下更光辉的篇章吧。”——马占福

参考文献:

[1]陈俊宇. 老山战役研究[D].云南大学,2019.

[2]杨策.中国少数民族在近代反侵略战争中的贡献[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6(02):49-56.

[3]沈桂萍.试论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各少数民族的反侵略斗争[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5(05):77-81.

[4]王宜科. 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N]. 中国教育报,2014-07-01(006).

[5]1987年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山“1.7”战斗纪实.中国网 [引用日期2013-01-12]

[6]千余老兵麻栗坡烈士陵园祭英烈 重温“老山精神”.观察者网 [引用日期2019-07-20]

作者简介:

马思佳(2000—),女,回族,青海省海东人,成都市双流区西南民族大学新闻学专业;

钟奶才(1999—),男,畲族,福建省宁德人,成都市双流区西南民族大学动物科学专业;

聂裔人(1999—),女,苗族,贵州省凯里人,成都市双流区西南民族大学金融学专业;

杨金鑫(1998—),男,满族,河北省承德人,成都市双流区西南民族大学动物科学专业。

基金项目:

本项目来源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支持(项目编号:S201910656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