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养内涵在我国的演变探析

2020-06-15 22:01周旭彬
科海故事博览·中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演变科学素养内涵

周旭彬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素养已成为重要的国际竞争力。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开始普及科学,重视科學素养,并开始使用科学素养这一概念。长期以来,科学素养使用的语境不同,其内涵也不尽相同,但总体呈现出逐渐明晰的趋势,并在本世纪初得到明确,为我国科学素养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科学素养 内涵 演变

中图分类号:G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20)04-0059-02

公众的科学意识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土壤,直接影响着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公众掌握丰富的科学技术知识,养成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可以更好地享受科学发展的成果,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各国都高度重视公众科学,设法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我国在解放初期就开始重视科普,也有学者开始使用科学素养这一概念,但科学素养概念的明确,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科学素质”和“科学素养”在本质上存在着较高的一致性,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也是基于《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来进行的。因此,本文在考察科学素养的内涵时,将科学素质一并纳入其中。

1 新中国成立初期

开国大典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富有远见地提出要“奖励科学的发现和发明,普及科学知识”。1950年,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成立了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普及组织。之后,科普一直是我国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这一时期,一些学者开始使用科学素养这一概念。张向一在1951年发表的《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工作底开端》一文中指出:“没有真正严格的科学研究工作,就无法培养具有足够科学素养的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大学教员)并提高其科学水平,因而也就无法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1]在这之前,郭沫若曾在成书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十批判书》中使用过“科学素质”一词,说慧施是先秦诸子中“最有科学素质的人”。[2]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科学素养的理解呈现出两个特点。

其一是受前苏联的影响较为明显。苏联是较早提出科学素养的国家之一。1918年,列宁在《俄共布纲领草案》中就提出,“要耐心地启发有科学素养的人,使他们意识到把科学用于个人发财和人剥削人是极其卑鄙的,意识到使科学为全体劳动群众所了解则是更为崇高的任务。”[3]在《在全俄水运工人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要管理就要内行,就要精通生产的一切条件,就要懂得现代高度的生产技术、就要有一定的科学修养。”[4]解放初期,我国与苏联的关系较为密切,各方面受苏联影响较大,其中也包括对科学素养的重视。1951年至1960年期间,共有10篇中文文献提及科学素养,其中有4篇直接翻译自俄文文献,另有一篇为赴苏联的考察报告。

其二是所指对象较为宽泛。新中国成立之初,科学素养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开始使用科学素养这一概念,但没有对科学素养进行单独的研究,也没有对科学素养的具体范畴作出明确的界定。就科学素养使用的具体语境来看,一般是指知识分子对前沿科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其中也包含了一定的科学认知方法的成分。有时也指综合素养或专业素养,如毛铎在《苏联的法律教育》一文中认为毕业于高等学校并且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研究生,在具有高度科学水平的教授的指导下,经过为期三年的学习,就能够成为“合乎严格要求的、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人才”[5]。潘吉星在《中国文化的西渐及其对达尔文的影响》一文中对“科学素养”的使用也基本属于这一情况。

2 改革开放初期

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对我国进行科技封锁,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我国科技水平在改革开放初期与西方国家相比滞后严重。为了缩小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国家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和科学技术普及。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重申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强调“必须大力做好科普工作”,为科普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之后,科普工作组织逐渐恢复,科普工作逐步走上正轨。这一时期,科学素养再次引起学者们的重视,从1977年开始,提及科学素养的中文学术论文逐年增多。1981年,包含科学素养的中文学术论文激增至37篇,之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数量。

这一时期对科学素养概念的理解尚在探索中,宽泛地使用科学素养概念的现象依旧存在,但总体上在逐步明晰:科学素养不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代名词,而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并重的综合体。如周义澄在《论科学美》一文中说:“不同的人具有不同水平的艺术美的鉴赏力,也有不同水平的科学美的鉴赏力。前者取决于人们的艺术素养,后者取决于人们的科学素养。”[6]很明显,这其中的科学素养就包含科学知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方遇顺在《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一文中,将科学素养与政治素养、品德素养、体质素养、文化素养加以区分,并对科学素养的内容作了界定,认为科学素养包括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发展动向以及基础学科的基本知识、科学发展史,也包括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作风[7]。方遇顺先生对科学素养内容的探讨在当时是一大进步,对明确科学素养的内涵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某些语境中,科学素养也存在仅指某一个或两个方面的现象。如潘允康在《社会学和历史唯物主义》中说孔德是圣西门“具有严正科学素养的学生”[8],这里的科学素养主要是指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也有的学者也开始结合科学研究和普及的实际需要对科学素养的内涵进行完善,明确将科学的方法和思维纳入到科学素养中。如罗恒崟在《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文中就认为思维能力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标志[9]。

3 20世纪90年代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科学素养研究与国外的交流增多。美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对科学素养的研究进行了三十多年,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并开展了公众科学素养测试。1989年,张仲梁引进美国科学素养测评项目,在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推动科学素养的使用对象也由高端知识分子转向普通公众。1992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国家教委的支持下,进行了第一次全国范围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表明我国对科学素养概念的理解已经较为明确并且达成了比较广泛的共识。这两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采用的主要是以米勒的评价体系为基础的国际通行指标,并对其中部分内容进行了适合中国的修改。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公众对科学知识、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三方面的了解程度。可见,在科学素养调查中对科学素养的理解已涵盖到包括科学知识、态度和方法等在内的多个方面。

为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更好与国际接轨, 我国在1995年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要求“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实现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但在这一时期,对科学素养或科学素质的内涵仍没有明确的界定。

4 21世纪初期

进入新世纪,公众科学素养进一步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02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科学技术普及法》,提出要“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这里的科学文化素质可以看作是科学素质与文化素质的融合,覆盖面要比科学素质广。

2005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推广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这可以看作是对科学素质内容的解读,尽管没有定义,但科学素养的要素已基本包含其中。

2006年,国务院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明确指出“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这一定义中,科学素养包含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对待科学的态度以及运用科学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了与国外科学素养调查以及经合组织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对科学素养定义的接轨。这是从政府层面对科学素养的概念作出的明确界定,理清了科学素养的内涵,为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和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也基本沿用了这一定义。

4 总结

从上述科学素养内涵的演变可以看出,科学素养概念的内涵丰富,并且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在过去70多年的时间里,“科学素养”在研究者的研究和使用过程中,内涵逐渐由模糊而清晰,进而得到明确。明确科学素养的内涵,使科学素养至少在专业的领域使用时不再存在争议,是科学素养研究和科学素养调查的基础,对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和推动科学素养研究纵深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 张向一.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工作底开端[J].人民教育,1952,02(05):14.

[2]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十批判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71.

[3] 列宁.列宁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25.

[4] 列宁.列宁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94.

[5] 毛铎.苏联的法律教育[J].法学研究,1955(16):32.

[6] 周义澄.论科学美[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03): 14.

[7] 方遇順.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J].上海高教研究,1982(01):69-73.

[8] 潘允康.社会学和历史唯物主义[J].中古社会科学,1981 (06):181.

[9] 罗恒崟.思维能力的培养[J].物理教师,1981(z1):41-44.

(昌都市职业技术学校,西藏 昌都 854000)

猜你喜欢
演变科学素养内涵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异类女性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演变
木木相册
综合实践活动与生物科学素养培养整合策略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