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泥玩具技艺调查及其当代价值向度思考

2020-06-15 21:58赵冬霞
艺术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艺术特色工艺历史

赵冬霞

摘 要: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邳州泥玩具生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加以梳理,并对邳州泥玩具的制作材料、工艺流程等进行了记录和整理,分析了邳州泥玩具的艺术特色,最后就其在当代的价值向度展开思考,以期为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存续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邳州泥玩具 历史 艺术特色 工艺 价值向度

邳州,古称邳国、下邳,始建于夏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艺术传统。邳州泥玩具技艺与当地出土的史前泥、陶器制作技艺一脉相承,历经数千年,演变为集雕塑、绘画、装饰于一体的综合彩塑艺术。今天的邳州泥玩具日渐式微,因此,对其进行细腻阐释和理性探究则显得尤为必要。

一、邳州泥玩具的生成与发展

1963至1976年间,邳州境内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手工捏塑而成的泥、陶制品,据考古学家推断,这些泥、陶制品距今约4500-6000年,其中包括具有明显儿童玩具特征的陶球。

1.萌芽于史前的泥玩具制作技艺

邳州泥玩具历史悠久,约可追溯至新石器时期。邳州境内的戴庄刘林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四户大墩子遗址均曾发掘出具有明显玩具特征的器物。它们“大多为泥制,用手捏成,也有少数羼砂质的小陶鼎(一般口径5,高29厘米)、小盆(一般口径3.5,高2厘米)、小陶碗(一般口径2,高1.1厘米)、小圆饼(直径3厘米)等。上述这些东西大致为随葬的明器或玩具。另有一种陶丸,出在墓21小孩骨架腿侧一个陶罐中。这些陶丸大致是小孩的玩具。”{1}从小陶鼎、小盆、小陶碗和小圆饼的体量和尺寸可以推断它们基本不具备实用功能,可能是供史前儿童认知或游戏之用的玩具,儿童墓出土的陶丸则具有明显的儿童玩具特征。除此之外,考古学者还发掘出泥响瓿(陶埙)、陶兽、陶鸡、陶房子等,这些器物虽是陪葬品,但其造型手法与邳州民间流传的泥玩具颇为相似。因此,我们或许可以这样推测:早在新石器时代,生活在邳州大地上的先民就已经具有了为儿童制作玩具的意识。

2. 依托丰厚的泥土资源蓬勃发展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为邳州泥玩具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邳州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主体地形为平原洼地,境内水系属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有大运河、沂河、武河等干支河流共计42条,河滩中有用之不竭的细腻粘淤泥。1962年刘林新石器时期遗址第一次发掘时,考古学者发现“故遗址上覆盖着厚达60厘米的淤土”{2},系12世纪至明清黄河频繁水患泥土淤积所致。大量的淤泥成为邳州人制作泥玩具的便利材料。另外,邳州境内有艾山、黄石山、禹王山以及位于邳州市和睢宁县交界处的岠山等多座山丘,山土为粘质红泥,可塑性强,捏塑不龟裂且坚实,是泥玩具制作的优质材料。

唐宋时期,泥玩具作坊在邳州当地已初具规模。运河镇、官湖镇、四户镇、占城镇、铁富镇、岔河镇、邢楼镇等乡镇的泥玩具作坊较为集中。晚清民国时期,邳州泥玩具專业村多达数十个,作坊上百家。邳南占城镇陈庄村的陈氏泥塑作坊、邳北四户镇四户村村民王平远祖父的泥玩具作坊已远近闻名。邳州当地流传的顺口溜“要想零钱花,摔泥整(整:捏或做)娃娃”表明了邳州泥玩具制作曾经的兴盛和流行。

3.几经兴衰终迎来发展契机

新中国成立后的六七十年代,泥玩具作为“四旧”、“封、资、修”,被禁止制作。七十年代末,城乡集贸市场开始建立,为邳州泥玩具提供了流通渠道,邳州泥玩具开始复苏并在市场上销售。1987年8月,“徐州市首届民间艺术展”在徐州展览馆举办,表明邳州泥玩具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深入,邳州泥玩具在城市化进程中受到严重的冲击,面临技艺失传乃至消亡的窘境。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提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再次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在“发掘、整理、保护、开发”方针的指导下,邳州泥玩具迎来了发展契机。

在我国首次非遗普查期间,邳州文化馆对市区及下属乡镇的泥玩具制作艺人的数量、传统制作技艺、流传和留存的玩具实物、制作工具、文字记载等进行过较为全面的普查和记录,并录制了邳州泥玩具制作过程的影像,实施抢救性保护。当前,邳州泥玩具技艺传承的三种主要方式是艺人进学校、举办青少年培训班和收徒授艺。此外,邳州市政府设立“邳州民间美术研究院”,专门从事邳州民间美术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工作。邳州文化馆正着手筹备建设邳州泥玩具网站,开展研究和扩大对外交流。邳州泥玩具现已列入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邳州泥玩具的制作工艺

1.制作工具:石板、木板、木棒、铁掀、水桶、水盆、丝箩子、盖布、木锤、雕塑刀、锥子、转盘等。

2.制作材料:老淤泥或粘土、棉絮、苘麻纤维、纸桨、草木灰、棉线、胶水、蛋清、铁丝、桑皮纸、芦苇、麦秆、熟石灰、矿物颜料、桐油等。

3.制作程序:(图1)

(1)选土练泥 邳州泥玩具的主要材料是山粘土和河中的细腻淤泥。取自山中的粘土需经过晒土、碾土、筛土等工序达到精细,取自河岸的淤泥则需要去除杂质和保湿。

(2)搅土和泥 邳州泥玩具采用模制法,需要两种不同质地的泥:一种是模具泥,另一种是翻型泥。模具泥选用强度大的可塑泥,掺入苘麻的纤维或细麻絮、发丝、桐油进行搅拌,经木锤反复锤砸增加强度,最后进行醒泥;翻型泥是经过选土练泥这一程序之后,在筛土中加水,经浸泡和泥、练泥、醒泥的工序获得。

(3)制模 制模之前先要捏塑模仁,模仁即用来制作模子的泥制造型。制作模仁需要考虑后续翻模、脱模的便利性,以圆润流畅的造型为佳。模仁大小不一,通常经由两周或更长时间自然晾干。模仁晾干后,便可制模。首先用细棉线沿模仁边沿抹泥贴紧,厚度约0.5厘米,随后在整个模仁上贴抹0.5厘米厚度模具泥,贴好泥后以手指沾水打磨光洁,最后拉动棉线,使模具分开为前后两面,但暂不脱模,而是用线在其周围缠好固定,放在架上直至阴凉干后才将模仁与模具分开,制成模具。

(4)翻制 平放模具,在模具槽中撒入草木灰,将模型泥分别按贴在正反两面模具槽中,厚约1厘米,合模压实,然后开模即成型。成型后需进一步修型,去除接口处多余的泥,以手指沾水打磨光滑。接下来是开哨眼,在泥玩具的头部、腰部、底部分别用锥子打个洞眼,通常底部安放哨子,其他作为吹孔。

(5)制哨子 选取光洁坚实的麦秸杆或细芦苇杆,截为约2厘米长的小段,用刀将一端切为斜口,然后在麦秸杆中间开一小口,在小口中夹入小纸片或芦苇叶片,即可吹响。哨子通常安放到泥玩具底部的洞眼中,以少量模型泥加以固定。

(6)打底色 在熟石灰中加水拌合成灰桨,以笔刷沾灰浆均匀刷在晾干的泥玩具正面,背面保留泥土原色;也可以手持泥玩具,正面向下,放入灰桨中蘸色。

(7)设色 邳州泥玩具使用矿物颜料,依形设色,落笔成形。晾干后,在图案上罩一层蛋清,以增加光泽度和颜色的持久性。

三、邳州泥玩具的艺术特色

邳州泥玩具传承着邳州古老的民风民俗,是广大劳动民众集体智慧的结晶。邳州泥玩具的制作工艺承袭古法,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1.题材源于生活

邳州泥玩具的题材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文化习俗息息相关。早期主要以家禽、家畜为表现对象。据史料记载,“邳州地区为东夷族团的鸟夷人开发居住而繁衍”{3},鸟夷人发现有一种鸟不仅能报晓司晨,而且能采集其卵食用,于是开始驯化,这种鸟可能就是家鸡的始祖。考古学者曾在邳州大墩子古文化遗址的最下层发掘出一个正在伏窝生蛋的陶鸡模型(图2),陶鸡的形体大小与蹲伏形态皆似今天的鸡,鸡窝是一个长宽约30厘米、深6厘米左右的方形筐。用陶鸡作为陪葬品,可见邳地先民对鸡的喜爱与推崇。同一时期出土的泥响瓿,据专家推测,正是邳地先民用来模仿禽类鸣叫的狩猎工具。邳地先民不仅喜爱鸡,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畜、兽也十分钟爱。出自邳州九女墩遗址的一件青铜汤鼎(图3),据考证为春秋时期制造,鼎盖上铸有鸡、狗、羊、猪、马、牛、虎等动物形钮,这些动物形象也是邳州泥玩具的题材;秦汉至唐宋时期,邳州泥玩具品类和造型日臻完善,出土的陶人、陶动物十分逼真。据《邳州志》记载,明清时,邳州境内大小庙宇、寺院就有一百多处。当时涌现了大批泥塑艺人和作坊,有些艺人也兼做泥玩具生意。可以推测,明清时期的邳州泥玩具开始大量出现泥观音、泥菩萨等祈福形象。邳州隶属徐州,此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战争不断。民众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多子多福的企盼格外强烈,送子观音、八仙、财神等神话人物造型,以及刘备、关羽、张飞、赵云、穆桂英等英雄人物造型相继出现。邳州人之所以称泥玩具为“泥娃娃”,可能与后期的人物题材众多有关。

2.造型简洁流畅

邳州泥玩具最初通过捏塑成型,后因需求量增加而采用汉代模制法。现有大量实物可考的邳州泥玩具实物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泥观音、泥财神、泥关公等祈福形象以及花木兰等戏曲人物形象。以图4送子观音为例,整体造型是用双片模翻制而成的近似椭圆形的空心胎体,轮廓外形圆润流畅,高度20 厘米。圆润流畅的造型便于脱模,也可能为了便于运输和销售。泥塑人物在造型上的突出特点是面部比例较大,以写意为主,这与邳州人豪放粗犷的性格相得益彰,具有浓厚的苏北地方特色。

3.纹饰图案古雅质朴

邳州泥玩具的纹饰图案独具特色,与出土的原始彩陶纹饰异曲同工。邳州境内出土的彩陶纹饰主要有圆点纹、条纹、菱形纹、弧线三角纹、涡纹,此外,考古学者在大墩子遗址出土的彩陶残片上还发现了运用弧线旋转所形成的云纹和回纹等,这些都在邳州泥玩具的纹饰中有所体现。其中,最典型的属条状纹、圆点纹和菱形纹(图5)。

为泥玩具施色,邳州人称之为“画花”。用加胶的石灰粉在泥玩具的正面打底,然后绘制图案,背面却保留泥土原色。邳州泥玩具的施色手法与刘林新石器时期为彩陶器施白衣的做法类似,据考古学者发现,刘林新石器时期遗址第二次发掘出的彩陶器多数“在腹部施一层白衣”{4}。我们大致可以推测:这种施白衣的原始施色手法在邳州泥玩具制作技艺中得以延续。邳地先民为彩陶施白衣,应该主要是为了覆盖泥土原色,便于绘制图案。

画花全部采用手绘完成,在白底上用红、黄、绿、黑四色绘制纹饰图案或人物面部和四肢等。画花的颜料沿用传统的矿物质色,艺人通过调入的水量控制色彩的明度和纯度。水量多,则调配出高纯度、高明度的色彩,反之则调配出低纯度、低明度的色彩。黑色主要为用来勾勒眉眼,表现形体结构的转折、衣纹服饰走向等。人物和动物腮部略施浅粉色,意在表现出健康、强壮的意趣。

4.芦哨构造巧妙

安放芦哨发声,模拟鸟鸣是邳州泥玩具的一大特色。邳州丰富的河流资源不仅产出优质的淤泥,更孕育了大量的芦苇。截芦苇为哨置于泥玩具底部,使得泥公鸡、泥叫猴、泥叫牛、泥狮子等吹之能够发出近似鸡鸣或鸟鸣声。不仅如此,邳州泥玩具中还有按动发声的品类,如泥哈蟆、泥猴头、泥牛头、泥虎头、泥娃头等,由上下两个泥制圆饼构成,中间以桑皮纸或牛皮纸连接,稍微施加压力按动之后,气流通过下层圆饼中心的芦哨排出并发出声响。

四、邳州泥玩具的当代价值向度

诚然,作为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体系中的一例区域个案,邳州泥玩具是在一个相对限定的地区内活态传承的民间美术品类。因此,本文所涉及的调查研究不仅包括对物态本身各种可见或者可感知的基礎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更包括对造物行为的起源、过程、技术要素、生活经验、区域文化风俗、地方传统习俗等诸多文化细节的重新发现与重新表述。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跨越“他者”的旁观视角,较为客观、真实、有效的探讨包含邳州泥玩具在内的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毋庸置疑,传统意义上的邳州泥玩具反映了农耕时代广大劳动者的审美与价值取向。由于“人的思想价值取向填充了物品文化意义的特殊性质”{5},邳州泥玩具的制作者、销售者、购买者、使用者的认知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造物过程及结果。换句话说,邳州泥玩具的精神属性是超越其物质属性的,它与当地的社会习俗、生产习俗、人生礼俗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比较显著的一面,就是传达着邳州人对安宁、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这种精神寄托投射在物态的泥玩具上,并伴随着民俗节日的到来抵达孩子们的手中,由此生成当地特定的生活逻辑,代代传承。

今天,邳州人的生活方式较之以往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新的审美与价值取向随着社会的发展而生成,新的文化环境伴生新的需求和期许。以往,制作泥玩具的邳州人多是目不识丁的农人或小手工业者,他们利用农闲或者趁着庙会到来之际捏塑“泥娃娃”换取零星收入补贴家用;今天,一方面艺人群体骤减,另一方面相关文化部门高度重视,在这种情形之下,出现了一种特别的现象,即邳州泥玩具制作技艺的主要代表性传承人已不同于以往的那个群体,而是转变为拥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较好的专业素养的艺术家群体,他们对于邳州泥玩具的制作(称为“创作”可能更为准确)有着个人独到的见解和价值判断,在艺术表现上自然而然地增添了反映新時代、新生活的内容。在这样一种变化了的艺术生态下,邳州泥玩具已由下里巴人转变成了阳春白雪。

我们当然不能武断地认为上述变化是由于社会文化变迁带来的“倒退”。诚然,那些所谓“原汁原味”的艺术早已一去不复返了。这些客观的变化,甚至很有可能使“参与式”的田野调查失去原本应有的意义,使研究者不再有机会亲身融入乡土的日常生活,更无法深刻地“理解”民间。因为,我们再也无法亲眼目睹过去那些走街串巷售卖邳州泥玩具的过程,更无法检验邳州泥玩具在亲属制度中的传承规律。但是,我们不应回避,而应正视和承认上述存在已久的新现象。

显然,就学术价值而言,今天的邳州泥玩具已嬗变为一种地方性的集体文化记忆,其作为文化符号的属性愈加明显;就应用价值而言,邳州泥玩具的题材、造型、寓意、色彩等将为当地的旅游纪念品设计提供灵感来源,其制作过程的展演也将为地方旅游产业增添一抹亮色。

结语

也许,正是因为受到自古以来的“玩物丧志”观念的影响,邳州泥玩具一直被划归于“泥车瓦狗”的行列而登不了大雅之堂。但是,邳州泥玩具作为区域个案是极具代表性的,它是在“象牙雕刻”、“苏绣”、“天津泥塑”等主角光环夹缝中生存的民间美术品类。作为今天的研究者,我们不仅不能无视其携带着的史前基因,而且应当以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眼光加以重新审视。毕竟,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正是基于区域多样性的存在。

注释:

① 江苏省文物工作队.江苏邳县刘林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一次发掘[J].考古学报,1962:93—95.

② 同上:81.

③ 王乐沛.邳州文史考[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5:3-4.

④ 南京博物院.江苏邳县刘林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次发掘[J].考古学报,1965:35.

⑤顾浩.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方法论及价值向度[J].装饰,2015(10):89.

参考文献:

[1]王连海.民间玩具之旅[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6.

[2]【法】米歇尔·芒松.永恒的玩具[M].苏启运,王新连,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3]【日】西泽笛亩.大东亚玩具史[M].东京:株式会社大雅堂,1943.

[4]【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注: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号:2018SJA0937)。

猜你喜欢
艺术特色工艺历史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琅琊榜》浅评
田名瑜写景诗的艺术特色
浅析敦煌壁画对中国特色动画片的启示
新历史
汤显祖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探讨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