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效果

2020-06-16 02:23王少星
医疗装备 2020年8期
关键词: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周炎

王少星

天津市北辰医院口腔科 (天津 300400)

侵袭性牙周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牙周病,在短时间内可能导致重度附着丧失和骨质破坏。目前,微生物感染已被公认是具有特定微生物学特征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1],因此有效去除牙菌斑是治疗牙周炎患者的关键[2]。本研究主要探讨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21~54岁,平均(41.21±2.16)岁;侵袭性牙周炎病程1~14年,平均 (6.21±0.21)年;Ⅰ度深覆盖24例,Ⅱ度深覆盖15例,Ⅲ度深覆盖11例。试验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21~57岁,平均(41.51±2.03)岁;侵袭性牙周炎病程1~14年,平均(6.26±0.57)年;Ⅰ度深覆盖25例,Ⅱ度深覆盖15例,Ⅲ度深覆盖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一般治疗方案:给予患者常规的牙周炎用药治疗。

试验组采取一般治疗方案联合牙周基础治疗。(1)加强对患者口腔卫生的教育:介绍牙周基础治疗的重要性,提高患者认知水平,告知其坚持正确刷牙方法和正确使用牙线方法,以改善口腔卫生;(2)控制急性炎症:可给予3%过氧化氢冲洗,并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日本SunstarINC,规格:0.5克/管)涂抹在牙周袋内;(3)清除致病因子:采用CLesta-2上的超声洁牙机(厂商:Belmont;型号:CLesta-2),给予根面平整、龈上洁治以及龈下刮治等治疗,彻底去除牙菌斑;(4)松动牙齿的固定:对于松动牙齿,给予舌侧夹板固定调节牙合,前3个月,每月复查1次,后3个月,每月复查1次,并检查牙周情况。

1.3 临床评价

(1)疗效判定:显效,牙周炎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菌斑指数、出血指数改善50%以上,症状体征消失;有效,牙周炎炎症指标TNF-α、hs-CRP、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症状体征等改善25%~50%;无效,不满足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4]。(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牙周炎炎症指标TNF-α、hs-CRP、菌斑指数、出血指数。(3)比较两组侵袭性牙周炎炎症吸收时间、侵袭性牙周炎疼痛消失的时间。(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TNF-α、hs-CRP、菌斑指数、出血指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TNF-α、hs-CRP、菌斑指数、出血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TNF-α、hs-CRP、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TNF-α、hs-CRP、菌斑指数、出血指数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TNF-α、hs-CRP、菌斑指数、出血指数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TNF-α(ng/ml)hs-CRP(mg/L)菌斑指数 出血指数对照组50 治疗前 3.51±0.25 26.35±3.11 2.62±0.25 2.77±0.86 治疗后 2.13±0.28a 10.35±2.21a 1.65±0.21a 1.46±0.12a试验组 50 治疗前 3.52±0.21 26.14±3.21 2.61±0.23 2.76±0.81 治疗后 1.52±0.46ab 3.21±0.15ab 0.62±0.12ab 0.78±0.12 ab

2.3 两组治疗后炎症吸收时间、疼痛消失时间

试验组炎症吸收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分别为(5.62±1.26)d、(7.12±0.21)d;对照组炎症吸收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分别为(6.21±1.46)d、 (8.21±1.22)d;试验组炎症吸收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24,t=7.032,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照组恶心1例,轻微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 (2/50);试验组恶心1例,局部刺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 (2/5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

3 讨论

牙周炎是一种侵入牙龈和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是牙周炎的重要亚型之一,可快速破坏牙周结缔组织,并导致牙槽骨丧失,对牙周系统产生严重危害。这主要与龈下的特殊微生态环境有关,龈下菌斑中存在大量高毒性牙周病原体,如牙龈杆菌、中间芽孢杆菌和螺旋体,可进一步加重牙龈炎症和延长炎症持续时间,导致牙周袋的形成、牙槽骨吸收及牙齿松动,已成为导致成人牙齿脱落的重要因素[5]。

侵袭性牙周炎发生率较高,全身应用抗菌药物可作为机械清除斑块菌的辅助治疗,虽然具有明显的优点,但单纯药物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牙周基础治疗对于改善牙周症状和控制血糖有一定的作用,其中,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去除菌斑,控制炎症[6-7]。

治疗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清除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以创造健康的牙周环境。对于牙周病,最基本的治疗方法是在治疗牙周病的基础上,通过机械和超声波治疗去除龈下菌斑、病变牙骨质和牙石,使牙根表面非常光滑,从而影响牙菌斑根部表面的重新附着,抑制炎症的发展[8]。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试验组TNF-α、hs-CRP、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炎症吸收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一般治疗方案联合牙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效果确切,可缓解疼痛和加速炎症吸收,并改善牙周健康状况,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周炎
激光疗法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YAG激光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疗效分析
益肾坚骨汤配合米诺环素与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的疗效研究
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探讨
延续性护理在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口腔健康教育对幼儿园儿童刷牙情况的影响
不同治疗方案在78例牙周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血友病男性患者与健康男性龈沟出血指数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