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炎利胆片与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分析

2020-06-17 05:48南县中医医院南县413200
北方药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头孢类利胆消炎

邓 杰(南县中医医院 南县 413200)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肝胆系统常见疾病,多由于长期慢性炎症或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70%是由胆囊结石引起,会引起右上腹隐痛、恶心呕吐、腹胀,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西医理论认为慢性胆囊炎是由于病毒、细菌等感染引起,多采用抗生素如头孢类抗感染治疗,消除炎症反应。中医理论认为,胆囊炎属于“胁痛”“黄疸”范畴,由于气机失调、肝阴不足、肝郁气滞、热结不散[2]。消炎利胆片属于纯中药制剂,可清热利胆、祛湿止痛,治疗慢性胆囊炎效果明确[3]。本研究选取我院慢性胆囊炎患者60例,旨在探讨消炎利胆片与头孢类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符合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标准,选取我院慢性胆囊炎患者60例(2015年5月~2019年5月),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B组,各30例。A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 36~66岁,平均年龄(47.65±5.62)岁;病程 6 个月~4 年,平均病程(2.79±0.58)年。B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37~68岁,平均年龄(49.25±5.74)岁;病程 7个月~5年,平均病程(2.88±0.63)年。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①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8年)》中慢性胆囊炎诊断标准[4];均经超声、CT检查确诊为慢性胆囊炎;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急性胆囊炎;肝肾功能障碍;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哺乳或妊娠期;对本研究药物过敏。

1.3 治疗方法:A组采用消炎利胆片(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1020483)治疗,口服,6片/次,3次/d。B组采用头孢唑林钠(郑州豫港之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1409)治疗,静脉滴注,1 g头孢唑林钠+250 mL生理盐水,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 d。

1.4 疗效评估标准:按照临床症状改善复发时间评估,包括右上腹隐痛、腹胀、恶心呕吐,分6个月内复发症状,6个月至1年内复发症状,1年以内未复发症状3个时间段统计,结合治疗阶段对肝功能及炎性因子对比。

1.5 观察指标:①疗效。②治疗前、治疗7 d后两组肝胆功能指标,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库尔特商贸有限公司,AU680)检测。③治疗前、治疗30 d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抽取 5 mL 空腹静脉血,以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5 min,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分别采用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晶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疗效)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肝胆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以(±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1年以内没复发症状的 A组16例,B组15例,1年以内没复发症状几率A组(53.33%),B组(50%);1年以内6个月以上复发症状的,A组8例(26.66%),B组11例(3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内复发症状的,A组6例(20%),B组 4例(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肝胆功能指标:治疗前两组AST、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A组AST、ALT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肝胆功能指标比较(±s,U/L)

表1 两组肝胆功能指标比较(±s,U/L)

注:AST-门冬氨酸转氨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组别 例数 A S T A L T治疗前 治疗7 d后 治疗前 治疗7 d后A组B组3 0 3 0 t P 8 1.2 0±1 0.5 2 8 2.5 1±1 0.6 4 0.4 8 0 0.6 3 3 3 2.5 0±5.2 1 5 9.2 3±7.4 8 1 6.0 6 1<0.0 0 1 8 3.2 1±1 1.2 0 8 3.4 1±1 1.3 2 0.0 6 9 0.9 4 5 2 8.6 5±3.5 6 5 2.4 1±6.3 4 1 7.8 9 8<0.0 0 1

2.3 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前两组hs-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 A组hs-CRP、TNF-α 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注:hs-CRP-超敏C反应蛋白;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

组别 例数 h s-C R P(m g/L) T N F-α(μ g/L)治疗前 治疗7 d后 治疗前 治疗7 d后A组B组3 0 3 0 t P 4 5.8 3±5.9 5 4 6.7 4±5.8 8 0.5 9 6 0.5 5 4 2 4.6 2±3.2 6 1 0.6 9±1.5 9 2 1.0 3 6<0.0 0 1 6.8 3±1.4 0 6.7 9±1.3 2 0.1 1 4 0.9 1 0 1.6 2±0.6 2 0.7 3±0.2 3 7.3 7 2<0.0 0 1

3 讨论

慢性胆囊炎多由于结石导致胆囊管梗阻,黏膜损伤,出现反复性胆囊壁炎性反应,从而肠道细菌逆行,发生感染[5]。头孢唑林钠属于第1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可破坏细菌细胞壁,在细菌繁殖期进行杀菌,具有高效、低毒特点,可改善炎症状态,杀菌效果显著。

中医理论认为,肝胆为“中精之腑”,胆囊炎为肝失条达,气血瘀滞,沉积结石,肝郁气滞,热结不通,应以清热降逆、疏肝利胆为主要治则。消炎利胆片中金银花、大青叶可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大黄可泻热通便、清除湿热;柴胡可疏肝解郁、和解表里;滑石粉可清热解暑、利尿通淋;黄芪可补气固表、利胆排毒。诸药合用可清热利胆,疏肝解郁,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7 d后A组AST、ALT水平低于B组(P<0.05),与吴伟等[6]研究结果一致。同时,治疗7d后A组hs-CRP、TNF-α水平高于B组(P<0.05)。胆道组织受损时,炎症反应增强,hs-CRP、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升高,且AST、ALT异常升高。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消炎利胆片中有效成分能改善机体炎症反应,发挥消炎止痛作用;并增加胆汁分泌,促进胆道括约肌扩张,有利于疏通胆汁。另外,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肝胆系统功能,恢复生化功能[7]。

综上所述,消炎利胆片与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慢性胆囊炎均有效,但消炎利胆片能更显著改善肝胆功能,远期复发率低;抗生素减轻炎性反应更显著,近期复发率低。

猜你喜欢
头孢类利胆消炎
联用头孢类抗生素与利尿药导致其发生不良反应的研究(1)
三味中草药 消炎效果好
盲目服抗生素 谨防延误治疗
七种药遇头孢类药物绕开走
乌梅绵茵陈蜜露利胆祛湿
何泽教授从“邪伏散膏”论治糖尿病前期湿热蕴脾证验案1则
我家秘方
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应用
利胆止痛片药效学研究
哈尼族民间用草药消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