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联合蒽环类药物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6-17 05:48李佶刚湖南省肿瘤医院长沙410000
北方药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微管紫杉醇国药准字

李佶刚(湖南省肿瘤医院 长沙 410000)

当前乳腺癌发病率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年轻化[1]。晚期乳腺癌目前多采用化疗处理,在抗肿瘤药物的不断创新下,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是关于紫杉醇以及蒽环类药物的价值,研究较少[2]。紫杉醇能够让微管蛋白以及组成微管的微管蛋白二聚体失去平衡,达到抵抗癌症的效果,而蒽环类药物可通过对DNA结构的影响,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且蒽环类在消除肿瘤的过程中,不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因此,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7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探讨紫杉醇联合蒽环类药物治疗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7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年龄 26~75岁,平均年龄(41.59±7.58)岁;T3期 26例,T4期13例。对照组年龄 25~74岁,平均年龄(42.0±6.8)岁;T3期 24例,T4期15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实施蒽环类药物+紫杉醇(AT)方案处理,主要流程为:表柔比星[辉瑞制药(无锡)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496]80 mg/m2,第一日静脉滴注;紫杉醇(Fresenius Kabi USA,LLC,国药准字 H20130650)175 mg/m2,第一日静脉滴注,以3周为1个周期,连续应用4个周期。对照组实施蒽环类药物化疗处理,环磷酰胺(CTX)(Baxter Oncology GmbH,国药准字H20160467),500 mg/m2,第一日静脉推注;表柔比星[辉瑞制药(无锡)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496],第一日静脉推注;氟尿嘧啶(远大医药黄石飞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137)500 mg/m2,第1~3日静脉滴注,3周为1个周期,连续化疗4个周期。

1.3 观察标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清学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①完全缓解(CR):病灶全部消失;②部分缓解(PR):病灶改善>30.00%;③进展(PD):病灶增加>20.00%;④稳定(SD):出现新病灶。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

采用免疫放射法检测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水平。采集静脉血2 mL,分离血清后留用检查。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 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48.72%高于对照组的25.64%(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CA125、CEA水平对比:治疗前,两组CA125和CEA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A125以及CE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分析:观察组白细胞减少以及胃部不适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CA125、CEA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CA125、CEA水平比较(±s)

组别 C A 1 2 5(U/m L) C E A(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 9)观察组(n=3 9)t P 8 3.1 0±1 0.4 0 8 2.7 8±1 0.3 2 0.1 3 6 0.8 9 1 5 5.7 2±6.9 7 3 8.2 1±4.8 0 1 2.9 2 1 0.0 0 0 1 4.1 0±2.0 7 1 3.7 6±1.7 3 0.7 8 7 0.4 3 3 8.5 9±1.0 7 4.9 2±0.6 3 1 8.4 5 7 0.0 0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n(%)]

3 讨论

乳腺癌作为我国女性的多发性以及常见性恶性肿瘤,不仅影响生活质量,也危害生命安全。目前乳腺癌的病死率占据女性癌症死亡人数的14.00%,平均生存期18~37个月。目前对乳腺癌多采用手术处理,环磷酰胺+表柔比星+氟尿嘧啶的安全度以及耐受度被医学研究认可。虽然这一治疗方案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依然有将近30.00%的患者对这种联合方案产生耐药性,出现不良反应。同时将近有一半的患者治疗后容易复发以及转移,所以医学仍然在致力于开发新型用药方案。

紫杉醇作为目前一种较为新型的抗微管药物,能够和细胞微管蛋白联合,形成微管束,对细胞周期的有丝分裂进行阻碍,阻碍肿瘤生长。蒽环类药物作为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3-5],蒽环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是对DNA结构影响,同时和DNA双螺旋形达成可逆性结合,促进肿瘤的死亡。表柔比星是新一代蒽环类抗肿瘤药物,通过对核酸合成进行抑制,在细胞分裂的G2阶段阻断细胞周期,消除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且具有较小的不良反应,和紫杉醇联合治疗能够达到更为显著的效果。另外紫杉醇和蒽环类药物本身不具有交叉耐药性,同时依据一定的比例顺序在给药过程中抗肿瘤,所以紫杉醇联合蒽环类药物联合治疗为本文研究重点。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48.72%高于对照组的25.64%(P<0.05),观察组CA125以及CE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以及胃部不适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紫杉醇联合蒽环类药物对晚期乳腺癌治疗效果较好,但是存在一些轻度不良反应,应在治疗中积极预防。

猜你喜欢
微管紫杉醇国药准字
新辅助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更正声明
胃溃疡治疗药物的应用及进展分析
微管调控成骨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
微管在意识和麻醉中的作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rhG-CSF 与rhGM-CSF 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豆科植物微管参与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老人夜尿多隐患大
细胞穿膜-靶向双肽修饰紫杉醇纳米制剂的制备、表征及体外抗胶质瘤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