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花生“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分析

2020-06-17 13:04
广东蚕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田间试验施肥量钾肥

陈 勇

夏花生“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分析

陈勇

(固镇县蔬菜服务中心安徽蚌埠233700)

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夏花生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每亩的氮、磷、钾最佳理论施肥量分别为N 13.9 kg,P2053.1 kg、K2O 10.1 kg,最佳产量为343.6 kg。经综合分析并结合我县农业生产实际,建议氮、磷、钾的每亩推荐使用量分别为:N 14 kg,P2053 kg、K2O 5 kg。

夏花生;肥料;施肥量;田间试验

1 试验目的

通过开展夏花生“3414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研究夏花生的最佳施肥量,以及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为科学指导施肥提供依据。

2 试验时间和地点

于2018年6 月~2018年10月在安徽省固镇县方家镇红星村开展夏花生“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试验地地处东经11°712′10″、北纬33°25′48″,供试地块前茬作物为小麦,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海拔高度24 m。

3 材料和方法

3.1 供试土壤

试验地采取一年两熟制,土壤类型为砂姜黑土,耕层厚度20 cm,常年平均地下水位1.5 m。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1.6 %、碱解氮88 mg/kg、有效磷(P)47 mg/kg、速效钾(K)56 mg/kg,pH值为5.6。

3.2 供试肥料

氮肥,尿素,含氮量(N)46 %;磷肥,含纯磷量(P2O5)12 %;钾肥,含纯钾量(K2O)60 %。

3.3 供试作物

供试夏花生品种为鲁花8号。

3.4 试验方案和方法

3.4.1 试验方案

试验小区面积20 m2(4.0 m×5.0 m),设置14 个不同处理,各处理3次重复,各小区田间设置(方向为南北向,小区间距为0.4 m),保护行距0.5 m。各小区施肥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各小区施肥情况

3.4.2 试验方法

各种肥料在6月3日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6月4日人工点播播种,播后统一喷施50 %乙草胺3 000 mL/hm2,各处理田管理措施相同。播种密度为15 万株/hm2,行距0.33 m,株距0.20 m,每小区12 行,每行25 株。9月28 日收获。

4 结果与分析

4.1 作物生物学性状

从观察记载情况来看,对照处理植株生长较慢,植株个体发育较弱,长势较差。其他小区植株生长无明显差异。

4.2 小区产量结果及回归分析

表2 各小区产量结果

由此可以看出本试验相关系数=0.998 3,呈高度正相关,方程标准误差值=3.091 9 较小,表明方程的拟合程度好。=128.307 4,大于0.05,也大于0.01值,为极显著[2]。结果表明,本试验夏花生产量与氮、钾肥施用量(除磷外)之间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

5 小结

结合固镇县实际和“3414”花生肥效试验结果,氮、磷、钾推荐施用量分别为氮肥210 kg/hm2、磷肥(P2O5)45 kg/hm2、钾肥(K2O)75 kg/hm2。

[1]吴玉娥,陈荣江,翟素琴.夏花生密肥效应模型的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4):16-19.

[2]华建志.夏花生氮肥总量控制试验研究[J].河南农业,2013(11):16.

陈勇(1968- ),男,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S565.2

A

2095-1205(2020)01-09-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0.01.05

猜你喜欢
田间试验施肥量钾肥
国际钾肥市场走势下行
蔬菜施肥量控制技术指南
褐煤基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和沙葱产量的影响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田间试验化肥减量增效促农增收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试验总结
枯草芽孢杆菌BS—8D防治玉米纹枯病的田间试验效果及作用机理
民勤县玉米新品种田间比较试验探析
东农42大豆高产高效技术探讨
溧水县永阳镇小麦“3414”田间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