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E集装箱船系泊缆绳布置模式优化

2020-06-18 10:09义,高浪,范
水运工程 2020年5期
关键词:缆绳系泊内力

江 义,高 浪,范 晔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32)

我国现行《海港总体设计规范》[1]推荐采用PIANC(1995)[2]推荐的集装箱船安全作业时的船体运动标准,码头作业效率分为100%与50%两档。需要说明的是,PIANC(1995)规定的集装箱船体运动控制标准中所有运动分量均为峰-峰值(除横移为零-峰值)。根据最新的BS 6349-1-1(2013)[3]、PIANC(2015)[4]有关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效率的专题研究报告,应严格控制码头的纵移或横移等运动分量,并给出具有一定概率保证的作业位移控制标准。表1给出上述规范的装卸作业效率的船体运动控制标准。

表1 集装箱船的作业运动控制标准

本文以3E集装箱船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提出其不同工况下的系泊分析准则,包括生存工况准则(survival criteria level 1)、作业工况准则(operational criteria level 0)。Level 1 准则主要用于确定码头结构及其系泊附属设施的生存安全条件,重点以控制护舷吸能变形能力、缆绳力和系船柱等是否安全为标准。超大设计船型可能产生极高的缆绳系泊系统内力,应予以特别关注。Level 0 准则主要用于确定码头的不可作业天数、装卸运营效率,重点以控制船舶运动量为主。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根据英标要求进行3E集装箱船的系泊缆绳布置模式设计,通过详细系泊分析研究得到较优的缆绳布置模式,包括缆绳规格、型号及其预张力等技术要求,并给出生存工况离泊风速和作业工况上限风速。

1 工程概况

1.1 项目概况

阿布扎比哈里发港二期项目位于阿联酋阿布扎比的奥塔维拉(Al Taweelah),码头设计通过能力为250万TEUa。二期工程码头岸线长1 200 m,其中800 m岸线为一期已建,400 m为后续扩建岸线。设计最大船型为载质量12.5万t的New Panamax集装箱船,最小船型为载质量3 500 t的Panamax集装箱船。从设计船舶大型化考虑,二期工程要求最大设计船型升级为3E级集装箱船“中海环球”号,载箱量为1.91万TEU。

码头采用岸壁式方块结构,码头前沿线方位角为51.5°N~231.5°N。码头面高程为5.087 m(参考最低天文潮位),前沿设计水深为-18.0 m。码头系船柱采用T形,其设计参数见表2。系船柱结构的安全系数取为1.33,满足文献[5]最小安全系数1.18的要求。护舷采用斯巴达鼓形护舷,护舷设计参数见表3。

表2 系船柱参数(T形RT100-200)

表3 护舷参数

1.2 设计条件

码头结构设计最大船型为“CSCL Globe” 3E集装箱船,其参数见表4。由于低潮位时缆绳角度更为有利,因此生存工况Level 1分析计算时分别考虑平均高潮位(MHW)和最高天文潮位(HAT),而作业工况Level 0分析计算时考虑平均海平面(MSL)潮位。

表4 “CSCL Globe” 3E集装箱船设计参数

1.2.1生存工况风浪流条件

1.发挥先锋作用。通过设岗、划区、建队、立项等实践载体,创建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教育和引导全体党员践行岗位承诺、做出表率,确保党员人人身上有目标、人人身上有压力。组建“党员突击队”攻坚克难,着力在卓越绩效、“三自一独”阿米巴、品质革命、市场开拓、产品开发、工艺改进、成本管理等中心工作中做表率、当先锋。通过选派党员骨干到子企业任职、服务G20峰会场馆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到急难险重岗位锤炼等方式,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遇到重大技术攻关时成立党员攻关小组,以项目的落实推动任务落实。

表5 生存工况设计风要素(Level 1)

注:U3 600为10 m高处的平均风速;U30为10 m高处30 s阵风风速。

1.2.2作业工况风浪流条件

作业工况设计流速忽略不计。其设计波浪的有效波高(Hs)范围取值为0.05、0.10、0.15和0.20 m,波周期Tp考虑范围是6、8和10 s,浪来向为平行于码头岸线。相应的设计风要素见表6。

表6 作业工况设计风要素(Level 0)

2 缆绳布置模式

设计分析采用OPTMOOR系泊分析程序。初始的缆绳布置模式主要依据相关规范推荐[6-7],规范推荐的缆绳布置情况见表7。

表7 推荐缆绳布置情况

根据上述缆绳布置要求,主要研究4种缆绳布置模式。1)缆绳布置模式L1:采用常规缆绳布置,缆绳采用50 mm钢缆,不施加预拉力,不设置艉缆,见图1a);2)缆绳布置模式L2:采用优化的缆绳布置,缆绳采用50 mm钢缆,施加预拉力140 kN,不设置艉缆,见图1b);3)缆绳布置模式L3:采用优化的缆绳布置,缆绳采用50 mm钢缆,施加预拉力140 kN,设置艉缆,见图1b);4)缆绳布置模式L4:采用优化的缆绳布置,缆绳采用65 mm钢缆,施加预拉力250 kN,设置艉缆,见图1b)。

图1 缆绳布置模式

缆绳采用钢缆,其最大工作荷载是其破断荷载的55%。施加预拉力和设置艉缆是缆绳的主要措施,缆绳的预拉力考虑为缆绳破断力的5%~10%。案例研究缆绳采用钢缆,艉缆采用尼龙缆。

2.1 生存工况系泊分析

2.1.1模拟工况

生存工况针对3E集装箱船进行8种工况分析计算(表8),包括4种缆绳布置模式、风速、波浪效应的对比研究。

表8 生存工况分析研究

2.1.2系泊模拟分析

1)优化缆绳布置模式。前7种生存工况系泊分析船体位移、最大缆绳内力和最大系船柱内力见表9。比较工况1~4,缆绳布置模式L1未考虑缆绳预加拉力和设置艉缆,缆绳内力和系船柱内力最大,系泊系统刚度较大;缆绳布置模式L2考虑了缆绳预加拉力但未设置艉缆,缆绳内力和系船柱内力居中;而系泊系统刚度较小的布置模式L3~L4均设置了缆绳预加拉力和艉缆,船体位移大且系船柱内力大,且由于L4缆绳较粗、预加拉力大,最大系船柱内力最大。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缆绳布置模式L3的缆绳内力和系船柱内力最小,因而缆绳布置模式L3较优。因此,后续研究将基于缆绳布置模式L3进行。

2)风速和风向的影响。在波浪条件(Hs=1.0 m,Tp=10.9)和水流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选择最不利水位(HAT)进行分析。比较工况5~7,可以得到生存工况离泊风速为14.1 ms(时平均风速为10.7 ms),其中最不利风向为吹开风,角度为从0°N~300°N。当为吹拢风且风向角为150°N~180°N时,风速为37.0 ms(时平均风速),接触护舷压缩至极限变形。

表9 前7种生存工况最大船体位移、缆绳内力和系船柱内力

3)波高的影响。在水流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选择控制系船柱的荷载和缆绳内力满足要求(实际控制系船柱最大内力为1 500 kN),可降低波浪输入至Hs=0.5 m(Tp=10.9 s),进而可以得到生存工况离泊风速为18.3 ms(时平均风速为13.8 ms)。

3 作业工况系泊分析

3.1 模拟工况

作业工况针对3E集装箱船进行7种工况分析计算(表10),侧重针对L1~L3缆绳布置模式的作业期风浪要素的影响研究。由于作业期水流较小,研究计算忽略了水流的影响。

表10 作业工况分析

3.2 系泊分析结果

3.2.1波高和周期的影响

研究的缆绳布置模式L1~L3在定义的波高(0.05、0.10、0.15和0.20 m)和波周期(Tp=6、8和10 s),L1的船体位移最小,L2次之,L3船体位移最大,但均未超过船舶95%装卸作业效率的限制。对缆绳施加10%的预加拉力会引起船体的横摇转动,但对于超大的3E集装箱船的其他运动量影响表现不敏感。针对L1、L2或L3单一工况,波高和周期越大,船体的纵移和横移运动量越大(表11)。

表11 作业工况最大船体位移

续表11

船体运动分量纵移∕m横移∕m升沉∕m横摇∕(°)纵摇∕(°)回转∕(°)H=0.05 m T=6 s0.030.010.01000H=0.05 m T=8 s0.030.020.01000H=0.05 m T=10 s0.040.020.01000H=0.10 m T=6 s0.030.020.02000H=0.10 m T=8 s0.030.020.02000工况2H=0.10 m T=10 s0.050.030.02000H=0.15 m T=6 s0.060.020.03000H=0.15 m T=8 s0.040.030.03000H=0.15 m T=10 s0.060.040.030.100H=0.20 m T=6 s0.030.020.040.100H=0.20 m T=8 s0.040.030.040.100H=0.20 m T=10 s0.070.040.030.100H=0.05 m T=6 s0.070.010.01000H=0.05 m T=8 s0.080.020.01000H=0.05 m T=10 s0.080.020.01000H=0.10 m T=6 s0.080.020.02000H=0.10 m T=8 s0.080.020.02000工况 3H=0.10 m T=10 s0.090.030.02000H=0.15 m T=6 s0.060.010.03000H=0.15 m T=8 s0.080.030.03000H=0.15 m T=10 s0.10.040.030.100H=0.20 m T=6 s0.080.020.040.100H=0.20 m T=8 s0.090.030.040.100H=0.20 m T=10 s0.110.040.030.100

3.2.2风速和风向的影响

船体运动分量(升沉、纵摇和回转)对风速和风向的影响不敏感。此外,正常作业条件下,缆绳内力为破断力的20%,系船柱的最大内力为66.10 kN。因此,建议Level 0工况下,码头结构的系缆荷载取为750 kN。

表12 作业工况4~7的系泊分析结果

4 结论

1)针对3E集装箱船,经系泊分析比较,得到较优的缆绳布置模式L3,采用优化的缆绳布置,缆绳采用50 mm钢缆,施加10%预拉力且设置艉缆;

2)Level 1生存工况在设计波浪为Hs=1.0 m(Tp=10.9 s)的条件下,码头离泊风速为14.1 ms(时平均风速为10.7 ms),而在设计波浪为Hs=0.5 m(Tp=10.9 s)的条件下,码头离泊风速为18.3 ms(时平均风速为13.8 ms);

3)Level 0作业工况在设计波浪为Hs=0.2 m(Tp=10.0 s)的条件下,码头作业风速为13.4 ms(时平均风速为10.1 ms)。

猜你喜欢
缆绳系泊内力
基于CFD方法的系泊状态FSO舵载荷计算
航空拖曳诱饵系统机动过程缆绳张力仿真
高模量合成纤维缆绳在海洋调查绞车上的应用
孩子的生命内力需要家长去激发
MEG4 规范对导缆孔的新要求及 相应的设计改进
IACS UR A2和OCIMF MEG4对系泊配置要求的对比分析
船舶靠泊过程中系缆作业仿真
SPAR平台张紧式与半张紧式系泊性能比较
基于Midas的某过河大直径拱管设计研究
系泊系统的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