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森林的设计师

2020-06-19 07:41饶月明
大学生 2020年6期
关键词:林学林业森林

饶月明

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开始尝试应用林业遥感技术复盘火灾,利用国产卫星“高分四号”寻找火点位置。近距离观察火灾与超远距离宏观监测大相径庭。眼前的熊熊烈火在卫星影像上也许根本就看不到。最终,我们成功监测了整场火灾,并划定了过火区。这件事可算得我学习“森林经理学”以来,难忘的一课。

不是经理,也不是砍树的

每次和朋友谈及自己的专业,对方都会调侃我为“饶经理”,仿佛我就是一片森林的“经理”。“森林经理学”从字面上理解,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酒店的经理、超市的经理、银行的经理之类。实际上,我们确实是“经理”,但我们经营森林的目的却不是仅仅获得经济价值,而是更注重提升森林的生态价值。

现在,我们生活的小区里妆扮着各式各样的园林绿植,城市的道路两旁栽种着郁郁葱葱的绿化树,远足到近郊能看到大片的森林公园,森林环绕着生态城市,这就是常被提及的“森林城市”,而这一切,其实都离不开“森林经理”们的贡献。我们对森林资源规划、调查、分析、管理,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相比被称为森林的“经理”,我更愿意称自己是森林的“设计师”。

大二时候,有英语老师跟我们开玩笑说“你们以后就是专门砍木头的”,这句话曾引起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实话实说,要么种树,要么砍木头,这是很多人对林学的第一印象。林学当然包括这两个方面,但远远不止于此,它主要包括森林培育學、森林保护学和森林经理学三大部分。通俗地讲,森林培育可以理解为“种树”,森林保护可以理解为“保树”,我也曾经一度认为森林经理学就是那位英语老师口中的“砍树”。直到大三正式接触到森林经理学的课程,我才彻底改变了看法。

大三上学期开了一门课,叫“林业3S技术”(3S即GPS、RS、GIS的总称),介绍有关林业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来解决林业方面的实际问题。这些都属于林业的前沿领域。可能是源于自己理工男的基因,我的兴趣一下就被这门课程调动起来了。得知这门课是属于森林经理学的分支学科后,我恍然大悟,森林经理学何止“砍木头”这么简单——森林经理学在本科是一门课,在硕士是一个专业,是关于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它培养学生通过具体的调查规划和经营管理措施将一片森林经营管理好。通过不断深入的学习,我慢慢发觉自己这个别人眼里的“伐木工”越发变得“高大上”了起来。

森林经理学科要求学生深入森林里调查研究,学生们跋山涉水,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宁静的森林,远离城市的喧嚣,给人以平静、坦然之感。我本就喜欢户外运动,而今,尤其喜爱上了森林的这份宁静。学习中,我们步履不停地亲近自然,感受大好河山的隽永瑰丽,眼睛看向绿意盎然,内心与自然和谐律动,手中不停采撷比书本上更鲜活的知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社会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森林经理也从曾经的冷门专业发展成了现在的热门学科,在林学领域,公认就业环境最好的专业里,森林经理也榜上有名。

基于以上各方面因素的考量,特别是源于对林业遥感的浓厚兴趣,我在大三下学期终于决定了我的研究生方向就是森林经理学。2017年,我如愿以偿地保研到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经理学,师从国内林业定量遥感领域的权威专家,主要研究林业遥感与信息技术。

出外业

1.福州城市森林廊道2.林区风景3.大兴安岭林区,身后为塔头湿地4.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一木成林”景观,一株榕树,不仅生长占地面积大,而且林下高度郁闭,榕荫遮半天,生态效益显著

森林经理学在林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造林、自然保护地的规划、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还有森林防火等都离不开森林经理学。森林经理学结合了应用树木学、森林培育学、森林保护学、森林防火、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和资产评估等多门专业知识,可以说每个“森经”人都是林业里的“多面手”。

刚加入“森经”大家庭,我心情十分激动。听了许多老前辈讲述的前沿知识,我的技术能力也突飞猛进。但学习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比如,我的方向是林业遥感,属于森林经理学和遥感的交叉学科,而遥感部分需要自行学习。因为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遥感基理,研一上学期的那些日子,我常常在工作室内熬夜学习。

森林经理学要求学生在森林中调查数据和设计实验。研一下中旬,我们要做开题报告了,我设计的实验中有一项需要获取大兴安岭林区中白桦的叶片。我当时还对自己的开题设计信心满满,可是老师看后就皱起眉头来,“叶子需要分层获取,顶端的叶片即使用高枝剪也无法获得,实验方法难以操作”,我刚开始还十分固执,感觉课本里写得清楚,只要用高枝剪就能采集到叶片。到了实地才发现,白桦最低的树枝也有10米,高枝剪确实无法采集。我才意识到应该紧贴实际来设计方案,不能脱离实际。

森林经理学中有一个特殊名词,叫“出外业”,就是到野外森林中调查采样。由于走南闯北,翻山越岭,每一个“森经”人都积累了丰富的野外经验,看到了别样的风景,但外业也会遇到一些困难。森林中充满了宁静,也暗藏着危险。有些危险来自险峻的地形,有些危险则来自生物。研一暑假是我第一次出外业,目的地是东北大兴安岭无人区。东北有一种特殊的地形——“塔头”,存在于东北特有的湿地中。这是一种特殊的“草墩”,散落分布在湿地中,略高于湿地水面,形成独立的塔状结构,塔顶正好高于水面。我们一般踩着塔头走过湿地,但塔头湿滑,加上还背着几十斤的仪器,一不留神就会落入沼泽湿地中。除了地形以外,野生动物也会给我带来一些麻烦。每次进山前,我们都会设计最佳的调查路线,以避免打扰到野生动物。北方的森林里还有蜱虫,这和南方森林里的毒蛇一样都对我们的人身安全有不小的威胁。虽然辛苦,但每年几个月的外业锻炼了森林经理人不怕吃苦,乐观向上的职业态度。

专业对口,得心应手

再过几个月我就要毕业了,“森经”毕业生就业一般分两个方向,一个是在对口的企事业单位,另一个是在林草局类型的行政单位。2019年暑假,我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实习了三个月,主要参与植被长势遥感监测的工作。通过环境资源卫星定期提供的遥感影像,基于特定遥感模型定量化确定植被覆盖度,以达到监测全国范围内植被长势状况的目的。本文开头提到的确定四川木里县森林火灾着火点的工作就是在此期间完成的。因为专业对口,我在实习中得心应手。在信息技术不断革新的今天,随着“AI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型信息技术的加入,森林经理学这个历史悠久的专业,也将越来越多地进行改善,其中的林业遥感和信息技术方向也将翻起崭新的一页。

在森林经理学学科内学习的三年里,我收获颇丰。除了专业技能的提高,我在出外业期间,也浏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如大兴安岭、日月潭、武夷山脉、秦巴山区等,感受到绿水青山的魅力,拓宽了眼界。最重要的,我学到了一种精神,就是每一个森林经理人都有的“吃苦耐劳,无私奉献”。

责任编辑:马春梅

猜你喜欢
林学林业森林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林木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贵州大学林学专业为例
land produces
如何构建高效的职业院校林学教学课堂
地方民族院校复合应用型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