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思静 用工匠精神挑战一切不可能

2020-06-19 07:49李玲
中华儿女 2020年10期
关键词:选拔赛西餐教练

李玲

她脚踏实地练就过硬本领,获得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烹饪(西餐)项目全国选拔赛第2名、总决赛第3名,并受聘为国家队专家教练助理。她用责任担当践行青年使命,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积极参加烹饪志愿服务队,联系捐赠蔬菜、调料、营养品、消毒设备价值600多万元。她是沈思静,湖北经济学院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的一名应届毕业生。

今年4月,沈思静获评2020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勤学上进好青年),她说,“很荣幸获此荣誉,是对我过往工作的一种肯定,也是对我今后做好工作的一种鼓励。未来我将继续带着青年人身上的朝气去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向优秀的人学习。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还将带着这份家国情怀,担起时代重任,在发扬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从零基础到国家队

沈思静说,“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之于我是品格的锤炼、是情怀的落地、是工匠精神的内化”。

世界技能大赛由世界技能组织举办,被誉为“技能奥林匹克”,是世界技能组织成员展示和交流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

自2017年12月进入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烹饪(西餐)项目湖北经济学院集训队,沈思静一路过关斩将,拿到了进入国家集训队的入场券。之后顺利进入五强,最终拿到了全国第三的成绩,并被特聘为专家助理。

“当时对于西餐乃至烹饪零基础的我,出于好奇参加了校内的选拔赛,然后也很幸运的通过了校内选拔进入湖北省集训队。”当初没有烹饪实操经验的沈思静,被班主任发在班级群里的校集训队训练照所吸引,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名参加了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烹饪(西餐)项目校内选拔赛。这个无基础的小个子女孩起初并不被老师们看好。教练王波表示,烹饪也是一门考验体力的活儿,沈思静体型瘦小,实操的话体力上就落了下风。

寒假期间,全校师生都放假了,只有沈思静所在的集训队在学校训练,“整天泡在实训楼。每天上千斤的洋葱、胡萝卜等着我们”。中途也有小伙伴离开了,选择回家与家人团聚,沈思静也犹豫过,“每当我停下来的时候,我会看见周围的人都在努力;我看见教练邹老师、王老师对我们的悉心教导、贴心照顾;于是我告诉自己,既然别人可以,你也一样可以。”

当沈思静从一个刀都不会拿、厨师服穿戴不整齐的“门外汉”,到看着一个个萝卜在自己手里变成漂亮的橄榄型,她开始逐渐对烹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沈思静说:“我发现烹饪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烧饭做菜、填饱肚子,它更像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一个个简单的食材在厨师手里,经过烹饪,变成了精美的艺术品。”从那时起,沈思静就坚定不移的走上了烹饪这条道路,她说:“我也知道零基础的我必然会走得比别人更加艰辛,但是青春不就是应该拿来奋斗的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零基础的沈思静,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掌握扎实的基本功。沈思静每天加班加点训练,工作17个小时,每天切20斤胡萝卜丝,20只整鸡去骨,做上百个鸡肉卷。在专家教练邹志平老师、王波老师的悉心培养和教导下,加上自己的一股拼劲,沈思静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湖北省集训队。

进入省队以后,沈思静并没有放松,每天六点起床进入实训室,晚上一两点才结束训练。中途除了吃饭、上厕所从不休息,她会因为一份鸡肉茸没有做好而加班到凌晨,将配方一遍遍修改、实验、再修改,精确到0.1克。就算站到双腿发软,手被切到血流不止也不停歇。因为成功没有捷径,脚踏实地地实干才是硬道理。

功夫不负有心人,沈思静在2018年5月湖北省总决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参加全国选拔赛的入场券。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奋斗后,在6月的全国选拔赛上取得了第二名,顺利进入国家集训队。

精益求精,以工匠精神练就真本领

集训期间,十一个省市的选手一起练习、相互竞争,菜品出品要求一模一样。从评分细则可以看出,菜肴出品仅有0.2厘米,2克的误差,这对于许多有着多年经验的老厨师都是无法做到的,沈思静说,“为了更胜一筹,只能赢在细节,加倍努力”。每天结束统一训练以后,沈思静主动要求加班。教练邹老师、王老师帮她购买材料,沈思静在酒店自己找厨房练习。最终,她在五进一的决赛中取得第三名,顺利进入五强。比赛后,又被特聘为第四十五届世界技能大赛(烹饪)西餐项目教练助理,继续参与世赛集训工作。

对沈思静而言,参加世赛的过程就是不断突破自我的过程,比赛比的不仅仅是操作技能,更是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在去年6月上海举办的全国选拔赛中,沈思静就遇到了让人措手不及的突发状况。比赛中,工作人员在维修器具时不慎将她已经做好的馅料碰翻了,操作台上一片狼藉。沈思静瞬间大脑一片空白,但她没有因此而慌乱,稳住神,回想起邹志平大师赛前准备会上的要点,立即举手示意并向裁判长说明情况,快速清理比赛场地,沉下心顺利完成了比赛 。

在寒暑假学校放假期间,沈思静会到邹老师兼职的酒店里面训练。在那里,她每天可以接触到不同的食材,设备也会和平时训练的不一样,这便又是一种挑战。她还会和酒店后厨的师傅交流,学习他们做事的麻利、听他们讲做菜的经验和理念。

当被问到为什么一个瘦弱的女生会在这么高强度的环境下坚持这么久还这么拼,沈思静说是热爱、是责任,是对于烹饪,对于西餐的兴趣、喜爱,对于知识的追求,以及她在队友、教练身上所学到的优秀品质、工匠精神支撑着她砥砺前行。

当被问到想成为一名怎样的厨师时,沈思静说,“尊重食材,了解烹饪文化,基本功扎实,有创新意识,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要‘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知行合一,做实干家。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一个本科生要去学习烹饪,因为我想成为一名理论与实践兼具的实干家,‘上的了书堂、下的了厨房”。那时突出重围进入国家集训队后,沈思静就成为所有西餐项目参赛选手中唯一一个具有“大学生”标签的参赛者,其他的选手都是技术院校的学生,他们的专业基础成为她无法比拟的优势,为了弥补短板,沈思静加倍努力。“我每天17个小时的训练,对待菜肴、操作规范精益求精,有着最敬业的两位教练老师的悉心教导。我们整个西餐团队用实际行动展示了我们不容小觑的潜力。”

作为湖北经济学院西餐集训队教练,年初疫情期间,沈思静坚持世赛集训队停学不停课,科学制定训练方案,线上分享学习资料,督导队员科学训练。

谈起她的抗“疫”经历,沈思静说:“最深刻的感受是危难之时,所有人都团结一致的奉献精神。”疫情期间,沈思静作为邹志平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湖北省抗击新型肺炎烹饪志愿队,负责邹志平国家技能大师组织抗疫联络工作,通过微信等平台联系全国烹饪同仁和餐饮相关企业参与捐赠活动,联系捐赠蔬菜、调料、营养品、消毒设备价值600多万元,协助烹饪志愿队原料补给和供餐工作,每天制作盒饭2万份。国家有难之时,沈思静将自己的爱国之情融入到了所热爱的事业中,在抗“疫”的烹饪领域中担当起了时代的使命,充分展示了中国青年人的家国情怀。

沈思静所理解的青年人的奋斗精神,是敢于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敢于突破自己的舒适圈,寻求自我,最大可能的发挥自己身上积极向上、勇于奋斗的青年人的朝气,去实现小我成就大我,对于自己选择的正确道路不言弃不放弃,克服困难,实现人生价值。

“正值青春的最美时光,我们当然应该去奋斗,去上进,全面的提升自我、去带动身边的人,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沈思静说,从刚刚接触西餐至今虽然非常艰辛,但同时她也是幸福的、满足的。“我在为我所喜欢热爱的东西而奋斗,把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只有自己变得优秀,才会和更多优秀的人走在一起。未來,我将带着这份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继续前行,为弘扬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唱响楚菜品牌,以一名大学生、一名当代青年的身份去实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猜你喜欢
选拔赛西餐教练
餐桌上的礼仪(西餐)
透视:脆甜胡萝卜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摔跤吧!印度
睡着了
吃西餐
加油
昆虫大力士选拔赛训(二)
酷虫学校昆虫大力士选拔赛(一)
Just for 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