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酒令

2020-06-19 08:49杨玉慧
食品与健康 2020年6期
关键词:飞花刘姥姥饮酒

杨玉慧

《现代汉语词典》对于“酒令”的解释是:“饮酒时所做的可以分输赢的游戏,输了的人罚喝酒。”酒令作为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古已有之,一般是指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轮流说诗词、联语或开展其他形式的游戏,违令者或输者要被罚饮酒,所以又称“行令饮酒”。酒令的目的是罚酒,行酒令的过程则是为了活跃宴席氛围。

酒令这个词,最早出现于西周时期。周朝非常注重礼仪,设置了非常严格的饮酒礼仪。考虑到人们酒后容易兴奋而导致失仪,所以特设“酒官”,由其专门负责监督人们喝酒的行为,酒官的指令即为酒令。最初,酒令是用来劝人少喝酒的。

不过,在娱乐方式极少的古代,人们实在难以抵挡酒的魅力,于是千方百计把喝酒这件事进行合理化、趣味化改造。春秋时期,酒令成了让人多喝酒的游戏,而且形式越来越多样。文人墨客有雅的酒令,劳动人民有俗的酒令。在《红楼梦》的饮酒场面中,既有雅令,也有俗令。如果不考虑饮酒伤身这一健康因素,单纯从文字的角度来看,《红楼梦》中的酒令不仅是耐人寻味的文字游戏,也对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故事发展,铺垫情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雅令

最著名的酒令出自《红楼梦》第四十回“金鸳鸯三宣牙牌令”。牙牌是古人常玩的牌九,一副牌有32张,每一张都有特定的名字。行牙牌令时,饮酒者需要根据抽牌内容对答相应的词句。比如,鸳鸯给贾母抽的第一张牌是“天”牌,依据酒令规则,老太太必须说一句带“天”字的话。她所说的“头上有青天”,博得众人叫好。古人把皇帝比喻成“天子”,这句话意指贾家的荣华富贵来自皇帝。但是,如果有一天皇帝改变了心意,眼前的富贵还能保得住吗?这说明,贾府的未来存在极大的变數。

林黛玉抽中的也是“天”牌,小姑娘说的是“良辰美景奈何天”。后来,这一句被薛宝钗抓住当作了把柄。这句话出自汤显祖的《牡丹亭》,原文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杜丽娘游园后触景生情,抒发青春年华将逝的无奈,表达了对于男女情感的向往。林黛玉在公开场合以这句话行酒令,说明她不仅文采好,思想上是有些叛逆的。在清朝,官方把描写儿女情长的话称为“淫词浪语”,《牡丹亭》《西厢记》等都因此被列为禁书。

俗语

白居易的那句“闲征雅令穷经史”,将文人苦思冥想酒令的形象描写得淋漓尽致。不过,老百姓说的大俗话酒令,虽不能引经据典,却因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而显得相当可爱。这种俗令,通俗而不低俗,往往更加耐人寻味。

同样是鸳鸯出的牌令,刘姥姥抽到的是“人”牌。牌九的名字源自牌面上的红点与黑点的个数。“天”牌最大,上有红6点,黑6点;“地”牌最小,是红2点,黑2点;“人”牌则是红8点。两张“人”牌共16点,象征着仁、义、忠、信、礼、廉、耻、智、是、非、羞、恶、恻、隐、辞、让这16项做人的基本道德。

刘姥姥虽然不通文墨,但她所答的酒令“是个庄稼人”却于朴实中蕴含着大道理。贾母的“青天”高高在上,但是不由自己把握,而刘姥姥这位庄稼人则结结实实站在土地上。所以当“天”翻了,贾府覆灭,大地依然滋养勤劳、本分的“庄稼人”,刘姥姥也得以救下贾府珍贵的血脉——巧姐儿。此外,刘姥姥说的酒令还有“大火烧了毛毛虫”“一个萝卜一头蒜”“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等等。

刘姥姥的酒令说得俗中带雅,十分可爱。可是,另一个大俗人薛蟠则是真正俗到家了。《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中,薛蟠所说的“一个蚊子哼哼哼,两个苍蝇嗡嗡嗡”等酒令十分低俗,与其他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无酒行令倡新风

现代人饮酒以行酒令为名,行灌酒之实的事情并不鲜见。一些情况下,酒令这种活跃气氛,增进席间宾朋感情,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字游戏,被庸俗化了。另一方面,因为避免饮酒伤身,不少不喝酒的朋友无缘体验行酒令的趣味,未免有些可惜。近年来,一档以诗词为主题的电视节目《诗词大会》,重新燃起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这个节目中有一个“飞花令”环节。“飞花令”是一种酒令形式,《诗词大会》借行酒令之旧瓶,装入传播诗词文化之新酒,由主持人出“风”“花”“雪”“月”等题,参赛者以一句带有该词的诗句应答。节目中,“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句让大家体验到了古诗词的魅力与美好,使人有无酒也酣畅淋漓的感觉。

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对饮食的要求不仅是饱腹,还需要有精神层面的享受,即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重拾酒令文化,尤其是雅令,并非劝您痛饮,而是于浅尝辄止中,体味传统文化的美好。想必能说出“春城无处不飞花”的人自然不会饮酒无度。

猜你喜欢
飞花刘姥姥饮酒
春城无处不飞花
刘姥姥
南方和北方
中西方饮酒文化大对比
与猫狗共饮酒
对雪
刘姥姥的公关术
刘姥姥的公关术
Windflo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