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金融企业和家庭部门的杠杆率分析及对策建议

2020-06-19 08:09王荪蓓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6期

摘要: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非金融企业和家庭部门的宏观杠杆率迅速上升,2015年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去杠杆”后,我国宏观杠杆率逐渐得到抑制并进入“稳杠杆”阶段。虽然我国非金融企业和家庭部门的增长速度开始放缓,但总体债务水平依然居高不下,显著高于其他新兴经济体国家。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建议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完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建设和加强金融产品创新来改善金融资源错配,优化居民消费结构并坚持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

关键词:非金融企业;家庭部门;宏观杠杆率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20)06-0164-02

一、引言

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并迅速席卷日本、欧美等世界重要金融市场,造成全球金融市场资金流动性紧张,最终发展为持续性的全球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使债务问题受到全球关注,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需求刺激政策,在相关政策作用下我国经济杠杆率迅速提高,尤其是家庭部门杠杆率增速显著,成为经济稳定发展的巨大隐患。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项任务,其中之一便是“去杠杆”。2016年以来,我国一直采取相对稳健的货币政策,期望实现杠杆率总体稳定、局部逐渐下降。在相关政策背景下,我国杠杆率增速得到了有效的抑制,2017年起进入稳杠杆阶段,但杠杆率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非金融部门和家庭部门的杠杆率在发展中国家中仍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

二、我国非金融企业和家庭部门的杠杆率现状

從微观含义出发,杠杆率通常指企业部门的财务杠杆,如权益比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而在宏观含义上,杠杆率常用负债率和债务率进行衡量,前者指政府、实体企业、居民或家庭等部门的期末债务余额与年度国民生产总值之比,后者指各部门期末债务余额与政府综合财力之比。

1.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现状

从宏观角度进行纵向分析,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在2008年~2010年间缓慢上升,自2010年起开始高于100%,2018年年末为153.6%。2008年~2018年,我国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提高了约55.4%。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我国宏观杠杆率为249.5%,其中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为155.7%,虽然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总体水平依然居高不下。而从横向分析来看,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的全球负债水平相关报告,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在2008年~2018年的增长率远高于美国、日本、欧元区等同期报告国家(见图1)。

从微观角度来看,我国非金融企业的负债水平下相对比较平稳,以资产负债率为衡量指标发现2010年~2018年间非金融企业的微观杠杆率在50%左右波动。然而中央国企、地方国企以及民企的资产负债率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而民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呈下降趋势,民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也低于中央国有企业。我国杠杆率的微观结构从侧面反映实体经济部门间可能存在金融资源的结构性错配,即银行信贷、债券等资金更多地流向了资产周转慢、利润率较低的国有企业,而非经济活力相对较高的民营部门。此外,我国部分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问题并未在杠杆率的数据统计中体现,实体经济部门实际上的债务风险可能更高。

2.家庭部门杠杆率现状

从纵向比较来看,2008年~2018年间,我国家庭部门的杠杆率由17.9%上涨至52.6%(见图2),而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相关研究,若以家庭债务总额与家庭可支配收入比率来衡量,则我国家庭部门杠杆率已经达到110.9%,意味着我国部分居民的家庭收入已经无法承担债务压力。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家庭部门杠杆率的在这十年间的增幅达到193.95%,其增速远高于政府部门和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

我国家庭部门杠杆率的结构性差异主要体现在城乡地区差异,从整体来看,我国城市地区家庭部门杠杆率远高于农村地区,同时不同规模城市也表现出了不同的杠杆率趋势,一二线城市杠杆率普遍高于三四线城市。家庭部门杠杆率的高增速和结构性差异主要来源于2008年后实施的货币宽松政策和刺激消费需求政策,以及居民消费习惯的改善和住房价格上涨。2018年年底,我国家庭部门贷款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25.8亿元,与2008年相比增长了7.66倍,占当年家庭部门总贷款比例达到53.88%。城市地区尤其是一线城市住房价格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近年来家庭部门负债的大幅增长。

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居高不下,意味着实体经济债务压力较大,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全球贸易摩擦加剧的当下,实体经济中过高的杠杆率使企业面临高水平的信用风险和财务风险,牵一发而动全身,为我国经济发展埋下隐患。家庭部门杠杆率的迅速增长则显著提高了家庭部门按期偿还债务的压力,同时房地产的大额投资会对家庭部门其他消费需求和除房地产外其他企业的投融资产生挤出效应,不利于国民经济结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三、对策建议

1.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大力支持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产业的深度结合,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培育和发展前沿产业和朝阳产业。针对仍有发展前景的传统产业,要结合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对其进行优化发展和产业升级,鼓励开发新产品或寻求新市场。而针对发展前景黯淡、剩余价值较小的传统产业,要坚定改革决心,淘汰过剩产能,推动经济结构性调整,提高经济整体活力。

2.完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建设

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建设,通过沪深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及科创板等建立多渠道的资本市场融资体系,完善股票市场交易规则,稳步进行股票注册制改革,提高股票市场容量,积极推动优秀民营企业上市融资,为更多实体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同时要加强对股票市场的监督管理,完善股票退市制度,实现资本市场上的优胜略汰,保证资本流向高效率、高质量的优质企业,改善股权资金错配现象。

3.优化居民消费结构

针对家庭部门杠杆率迅速提升的问题,要进一步引导居民改善消费结构改善。一方面,通过减税等方式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以培育和壮大中等收入阶层,提高居民总体消费能力;另一方面,要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大力发展服务产业,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提高消费市场上有效供给,刺激居民扩大发展型与服务型需求,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发展。

4.坚持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

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抑制房地产价格与家庭部门杠杆率间的正反馈机制。政府应坚持当前的调控思路,加速落实征收房地产税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住房租赁市场建设,提高住房有效供给数量,以多种方式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同时要加快财政体制改革,降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土地出让金所占比例,改善地方“土地财政”现象。

参考文献:

[1]刘莉亚,刘冲,陈垠帆,等.僵尸企业与货币政策降杠杆[J].经济研究,2019,(9):73~89.

[2]刘金全,艾昕.“去杠杆”对策选择:货币扩张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浙江社会科学,2019,(09):37~44+80+156.

[3]王力平,隋杰.多维视角下我国居民杠杆率的国际对比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9,(08):35~41.[4]娄飞鹏.我国家庭部门杠杆率的形成、风险与防范[J].金融与经济,2019,(08):42~46.

[5]李雅林.居民杠杆率快速上升挤出消费了么?[J].金融与经济,2019,(08):47~51.[6]徐文舸.扭转居民部门杠杆率快速增长趋势的政策建议[N].中国经济时报,2019-08-26(005).

[7]高岚,刘国平.关于实体企业降杠杆减负债实践中的几点思考[J].财会学习,2019,(24):1~3.

[8]刘艳,夏妍妍,侯睿,等.非金融企业杠杆:现状、风险与应对[J].金融市场研究,2019,(08):49~64.

作者简介:

王荪蓓,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