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宝贵经验和发展启示

2020-06-19 21:46魏戬余志超
时代人物 2020年2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特色

魏戬 余志超

中国共产党是以理论创新不断推进和指导实践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之治”新境界。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求解放、谋幸福的真理,又基于任何真理只要离开其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就会对实践产生误导。”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历次挫折中总结出来的深刻的现实教训,另外,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总结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于此可以这样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救中国,本质上来说只有70年,正是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70年。

自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复兴作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社会主义革命中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时期创造,它已经有中国特色,理论准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是伟大的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7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紧密联系,是马克思主义历史性的贡献,中国共产党实现两个伟大的组合,完成了两次历史性飞跃。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二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结合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的改革发展历史的帷幕,40年的改革进程已成为重要的动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前进。40年来,中国共产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着眼于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经验,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理论成果。这些重大理论成果是层层递进、一脉相承的,凸显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理论创新成果中的科学性的体系、阶段性的成果和发展性的要求的内在统一,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焕发了勃勃生机。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展取得的成就,就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来说就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之治”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这关键的一招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明显的制度优势。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在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发展中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国际视野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密切亿万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针对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创造性地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在新时代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在针对发展方式粗放、供给体系质量不高等方面,创造性地提出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创造性地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使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针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卓著。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眼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聚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规划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实干成就梦想,实干才能兴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这一思想指引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汇聚起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新时代创新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前进的道路不会是平坦的,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有效应对任何形式的矛盾风险挑战,必须更加坚定地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经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思想武器,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大突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准确把握新时代大趋势,回答实践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开辟了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局面,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党和人民不断坚持解放思想,党和国家在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民主法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民生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建设以及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理论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的飞跃。

立足国情,贴近实际。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人是反对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条化的,甚至强调了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既反对脱离国情的教条主义,也反对否定理论指导作用的经验主义。在革命和建设时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改革开放对基本国情的认识,认定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强调从中国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新阶段。正是立足基本国情,结合具体实际,引领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使古老文明的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紧扣时代,与时俱进。科学把握时代,认清时代主题和时代特点,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在时代变迁中并没有黯然失色,反而历久弥新,更加散发出真理的光辉,其核心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特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尽管世界现在仍然处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并存的时代,但时代主题和时代特点发生了重大变化。毛泽东思想是战争与革命时代主题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产物,都体现了时代特点,顺应了时代诉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国际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格局出现了重大调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当今时代主题和时代特点。

融入传统,创新转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重要的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的结合,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新的民族力量。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正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碰撞融合之中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散发出更加耀眼的真理光芒。

密切群众,武装头脑。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武装群众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化为人民群众实践行动,变为物质力量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一方面顺应人民群众的理论诉求,结合人民群众的实践需要,用通俗化、大众化的语言和形式,诠释、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走向人民群众,指导人民群众的实践;另一方面深入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养分和智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是世界历史的产物和人类知识总和的结晶,是在批判吸收人类全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能以世界眼光学习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并结合中国实际加以创造性运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借鉴优秀文明成果总结中国实践经验,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这一创新实现了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贡献。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一经形成,又影响着人类文明发展进程。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启示

淺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总结和提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经验,意义在于不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把握好“时代”这个课题。任何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都植根于深刻的时代背景,时代催生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新动力、确立了新坐标、创造了新条件,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机遇。同时,新时代国际社会出现了新特点,比如当前全球化的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怎么办、人类社会向何处去,这是国际社会亟待回答的问题。我们要善于聆听时代声音,与时代同步伐,及时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立时代潮头,发时代先声,才能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把握好“实践”这个课题。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面向实践,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找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新途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实践与总结实践。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实际,面向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以问题为导向,关注和回答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用发展着的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特色
HIP –HOP AGANDA?
关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问题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家笔谈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