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文化基因在现代文创衍生品设计中的转化

2020-06-21 15:26王卓程亚鹏
设计 2020年11期
关键词:青铜器

王卓程 亚鹏

摘要:使青铜器的文脉元素能够在新时代大众所需的文化产品中得到合理物化和再生,使青铜器中所积淀的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基因得到大众的关注与认同。尝试从青铜器的物质载体与文化内涵入手,阐释了其呈现的丰富造型特点以及深藏在内部的文化基因,通过现代设计思维探寻其在文创衍生品设计中再生的可能性,结合实践案例进行具体转化方法的分析。获得青铜器文脉元素在文创衍生品设计中能够进行视觉转化的方法。该方法可为具有传统文化的藏品进行文化产品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青铜器 文脉元素 文创衍生品 视觉转化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0)06-0020-03

Abstract: To make the contextual elements of bronze wares reasonable andregenerate in the cultural products required by the public in the new era, andto bring the thousands of years of cultural genes accumulated in bronzes to thepublic's attention and recognition Trying to start from the material carrier and culturalconnotation of bronzes, explain the rich modeling features and cultural genes hiddeninside,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their regeneration in cultural and creative derivativesdesign through modern design thinking, and combine practical cases Analysis ofspecific conversion methods Obtain a method for visual transformation of bronzecontextual elements in the desig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derivatives.This method can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cultural products for collections with traditionalculture

Keywords: Bronze Cultural genes Cultural and Creative Derivatives Visualtransformation

引言

青銅器承载了我国从夏商周伊始数千年的社会发展和文明传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象征符号。区域文明遗存的保护与传承似乎在今日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了大众更多的关注,从而使得青铜器这一重要文化被“束之高阁”,更无法使大众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青铜器作为中国历史文物最重要的门类之一,拥有独特的魅力与文化价值:从数量上看,中国青铜器品类繁多,应用于古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包括青铜礼器,青铜乐器,青铜兵器,青铜工具等,有些甚至成为政治和信仰的载体。从时间线上看,青铜器从发展、成熟直至鼎盛,这一“青铜时代”约为两千年左右,主要从夏商周直至秦汉。从质量上看,青铜器是先秦时期的缩影与再现,独特的形制,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无不向人们展现了属于那个时代的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和历史渊源。近年来由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创衍生品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传统与现代、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友好桥梁。如何使“青铜器”与“文化创意”两个重要话题进行嫁接,将青铜器的文化基因进行物化与再生,成为一个新课题。基于目前对于青铜器进行文创衍生品设计的现状,本文对青铜器物质载体、文化内涵进行梳理与探讨,通过对实际设计案例的分析,获得青铜器文脉元素在文创衍生品设计中的视觉转化方法。

一、物质载体——器型、纹饰和铭文的融合

青铜器的造型和装饰是青铜器最直观的视觉特征,它们不仅集中体现了青铜器的艺术审美特征,还是工匠们艺术思想和制造技术最直接的表达。其立体鲜明的形制与丰富多彩的装饰相结合,展现了极其丰富的装饰造型语言以及当时人们全新的审美趣味与思想意识。

(一)形制。青铜器的形制是整个造型最直观的表达和核心部分。针对青铜器形制的初步研究可分为横向和纵向分析,横向分析是针对其形制进行划分。青铜器器有专用,品类繁多,故近现代不同的学者关于青铜器形制的具体划分方式不尽相同。针对青铜器的使用功能进行分类是大部分研究学者较为倾向的一种,以容庚和朱凤瀚为代表;李济改良了日本学者梅园原末治的划分方式,根据青铜器底部足目形制的不同进行划分;当代某些学者的划分方式更加直观简单,将器体简单看作几何图形,根据器体主体外形进行划分。青铜器的种类涵盖范围极广简单的分类始终不能将其所有包涵。纵向来看青铜器形制的发展变化过程是从新石器时期的陶器演变而来,伴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和丰富。例如商朝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祭祀礼器妇好鹗尊[1],其形制是古代人民对鹗崇拜意识的体现,鹗在商朝是战神的代表,在周朝却寓意凶乌,这一变化是人们经历战争后思维意识转变的结果,本质上是人们在渴望和平和安稳的生活,而统治阶级利用人民对神祗的崇拜来进行巩固政权,建立新的秩序。青铜器的形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到达一个成熟期,在这个时代战乱不断的背景下,不同地域文化进一步交流与碰撞,故而产生了更多新器形。青铜器的形制越来越符合使用的目的性和审美的规律性,它们融合了“青铜时代”的生产经验、审美水平和工艺技术,也是当时生活程序的反映和回响。

(二)纹饰。青铜器的纹饰主要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建立在人们想象之上的重组变形,创造出富有美学价值以及饱含政治信仰的图案。纹饰的分类方法也有多种[3]:从空间上分为通过阴刻、阳刻或镂空等手法在器壁上表现的平面纹饰,如蟠螭纹、凤鸟纹、兽面纹等,以及通过浮雕或圆雕的雕刻手法进行表现立体装饰,如器物上的兽形饰件。按照装饰题材则可以分为几何形类、动物类和人物画像类。青铜器纹饰的演变过程与社会生活息患相关,并与民族精神的形成相统一。[4]早期纹饰具有原始、粗旷和质朴的特点,源于人们对自然和动物的崇拜。商朝作为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顶峰,青铜器纹饰体现出统治阶级所崇尚的宗法和礼教观念,故以饕餮纹为例[5]多展现出神秘狞厉的时代风格。到了西周中期,因受统治者推行礼乐制度的影响,宗法伦理代替神鬼统治,理性色彩从而得到强化。春秋战国时期的纹饰则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体现了礼崩乐坏的新时期对人自身价值的新认识。人性的力量不再受神鬼学说的桎梏慢慢走向觉醒,可以说人类文明进步的每一步,社会生活的每—次变化都反映在青铜器的纹饰中。

(三)铭文。在器壁上铸刻铭文是青铜器的另一重要特征。铭文又称之为金文或钟鼎文,是实用价值与装饰艺术相统一的体现。在不同的时期,铭文也有其不同的特点与含义。商代青铜器铭文字数和内容均较为简单[5],常被铸于青铜器内腹壁或外底,多为记录器物功能的名称、族徽的名称以及与器物相关的赐命、诏书、祀典、围猎、征战、盟约等事件。这些铭文经过高度概括与提炼,具有文字的识别性和图形的装饰感。西周时期的青铜器铭文较商代发生诸多变化,具体表现在铭文的数量、内容、性质及书法等方面。首先铸有铭文的青铜器数量增加,铭文内容也随之丰富化,包括君子事迹、土地转让、奴隶买卖、刑事诉讼以及王室的祭典训浩、政治谋划、征伐方国、赏赐册命等方面。内容的丰富也使得铭文的字数由几字发展至数百字。相较于甲骨文的以刀为笔的契刻之美,青铜器铭文是根据毛笔所写下的墨书刻于青铜模具上,后在青铜器上完成铸刻。所以青铜器的铭文以圆滑的线条取代了尖锐的棱角,字形上流淌着毛笔的墨痕笔意。从甲骨到青铜器,文字的布局空间发生变化,文字的排列也变得更加均衡和疏密有致。青铜器铭文作为对青铜器断代的重要依据为研究青铜器历史文化提供了信息,更以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影响着后世书法的审美精神。

二、文化内涵——礼教思想与人文精神的彰显

青铜器是华夏文化遗产的骄傲,除了其物质载体的显性表征呈现出了高度的审美自觉,其文化基因的隐性内涵也传达出更多的民族自豪感。青铜器文创衍生品发展的原生动力离不开“文化”二字。作为时代变迁的记录者,青铜器不仅将礼教思想深深内化于自身,同时也见证了基于世界观的新旧思想的碰撞。

(一)礼之所用,尊卑明列。“礼器”作为青铜器的类型之一充满神秘感。因为相关文献古奥费解,礼器究竟意味着什么以及礼器所传达出的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核心内容的礼制,是今人仅从所见的几件器物、几行介绍中仍难以体会的。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我国先秦时期的奴隶制文明博大精深,而礼正是先秦时期用以维系贵族间阶级差别的等级规定,并作为行为规范以制约人们的日常活动。作为宗庙和宫室中的代表性器物,礼器广泛使用于祭祀、宴飨以及其他典礼仪式的场合。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古代,国家的头等大事莫过于祭祀和打仗。祭祀时使用的“食器”如鼎、鬲、簋等,祭祀时使用的“酒器”如爵、角、觚等都是这一行为等级的彰显。《左传,成公二年》中“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句中“器以藏礼”和《礼记·乐记>中“簋筐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的意义相似,都阐释了同一个含义,即礼器的本质并不仅限于其外形和功能,更在于它是礼仪规章、社会关系、道德规范和政治制度等意识形态的物质载体。当然礼器不仅在祭祀、典礼、仪式等重要事件场合作为身份的象征而使用,它同样也是贵族日常生活中日常可见的实用器。这也说明礼制正是由于礼器的存在,将抽象精神落地并深深根植与内化于人们的生活的时代烙印中。

(二)人文精神,焕发光芒。青铜器艺术风格嬗变的最主要原因是人们的思维意识得到了大解放。在青铜器的演变发展过程中,人们开始从崇拜自然力量转向关注现实世界。马克思曾说“神话借助于想象将自然力加以人性化、形象化,然后去征服和支配自然力。而随着这些自然力逐渐被支配,神话将慢慢消失”。青铜器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体现了,人与之然博弈的过程。[6]人们在肯定自我价值的过程中慢慢产生内心的欲望,在对自然界的探索中找寻到自然与社会的规则,这种变化给人们的社会思维、审美标准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反映在青铜器的装饰与造型上则表现为:早期的青铜器装饰造型题材多来源于自然界中人类有密切关系的动物,伴随着人们对自然界的了解增加以及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审视,具有现实生活气息的装饰造型跃然而上。与思维意识一同得到释放的还有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从原始陶器的简洁朴实造型和飞扬流动的纹饰发展到礼器沉重威严的造型和神秘繁缛的纹饰风格,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纤巧清新的风格与极具地方性特色,青铜器装饰造型拥有了更多活泼、生动的艺术形式,展现出独特魅力。原始社会的崇拜自然的全民性审美观念被人为消融,取而代之的是奴隶制国家宗法和礼教观念,审美在这一时期也具有阶级属性。

三、青铜器文化基因的再生

文创衍生品作为文化产品的一种,独有的文化因素是较于一般产品最大的不同。换言之,文创衍生品的设计过程就是文化因素在具体的产品设计中凝结和物化的过程。正如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工具,想要获得良好的沟通效果,还需要掌握说话的艺术。物与人之间的交流同样需要良好的沟通工具,即物的功能。人在使用物的功能时是人与物交流的过程,若想要这一过程更加美好,则还需要使物拥有趋于完美的形态设计和审美特征。应用于青铜器文创衍生品的设计上来看,想要青铜器文化与使用者之间获得充分交流,设计师需要运用形态语言完成文化思想与历史情感的表达以及功能、信息的传递,因而在青铜器文创衍生品设计中,青铜器特有的文化元素的衍生方式与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梁町先生(Benny DingLeong)针对文化对象的研究制订了一个简单的框架,他认为文化产品的层次应分为三个级别,由浅入深即为:外在层次“有形的、物质的”,中间层次“行为的、习俗的”,内在层次“无形的、精神的”。笔者认为青铜器文创衍生品的设计同样是文化因素层次和设计因素层次的融合,即青铜器文化向其衍生品设计的转化。所以青铜器文创衍生品的設计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即外在的、功能的和内涵的。

(一)外在的设计:形体构造的提取与凝练。这种衍生方式是以塑造青铜器形象为目的,通过直接应用青铜器本身的造型特点来开发文创衍生品。因为人是视觉型动物,所以产品的外形特征是最容易让人接受到信息的。并且由于青铜器的装饰造型具有高度的形象识别性,透过形象的传达亦可直接获取大众对青铜器文化的认同感。虽然青铜器的装饰造型繁缛复杂,但始终遵循着规则与秩序,并非杂乱无章。青铜器视觉形态中所具有的平面装饰性、立体符号性的特点以及其物质载体中虚实对比、和谐统一的视觉形态为其在文创衍生品设计中的视觉转化提供了可能性[7]。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青铜器文创衍生品——四羊方尊纸艺灯,如图1,该设计对四羊方尊的装饰造型进行了现代化设计处理,首先将四羊方尊的整体造型进行提炼,使其更加简洁,但又保持鲜明而又独特的审美特征。其次将据有凹凸感的卷云纹、细雷纹、云纹等多种纹饰进行平面化处理,在开发过程中经过精致建模,将整体造型和纹饰成E匕例缩小后绘制在单面印刷透光特种纸上面,如图2,使其更具有一种现代感和抽象感。在色彩方面为高度还原青铜器审美特征,选取了青灰色的纸。消费者在进行百分百手工拼装和黏合的过程即可还原四羊方尊的形制,如图3,这一拼装的过程除了可以使大众更为了解四羊方尊,感受其器型之优雅和纹饰之精美之外,还为日常生活增添了艺术、益智、休闲的氛围,更在产品的制造,包装和运输上节省了成本。拼装结束后插上常见的USB底部借口即可点亮,如图4,青灰色的透光特种纸在灯光的映衬下,传达出历史的怀旧感和模糊感,为纸雕注入了灵魂。这一实用价值也为这件古老的青铜器重新定位,使其再次焕发生机。整个文创衍生品的形态完整,功能实用,源于对四羊方尊这一青铜器的精确解读,在青铜向纸质的材质转化过程中,准确提炼了其形态特点和纹饰分布,呈现出简约而不简单,古朴又略带时尚的审美特征。这件文创衍生品已经由线上线下商店走进大众生活,是青铜器装饰造型之美转化为文创衍生品的成功范例。

此外,在文创衍生品的设计中透过择取青铜器的某一种或几种图像符号而开发的占多数。被择取的图像符号是所属青铜器代表性的元素,认知度较高,与青铜器之间具有高度的连结性。透过对这一图像符号以视觉美感化的独特呈现和解读,可以让大众从中了解所属青铜器独特的文化内涵,扩大自身文化艺术涵养。例如国家博物馆推出的另一款大盂鼎光阴之载香盒,如图5。这一文创衍生品是将青铜器大盂鼎中的铭文作为图像元素进行提取,镂空雕刻在竹质的香盒表面,如图6。因为铭文这一青铜器的装饰造型元素具有文字识别和图形装饰的双重属性,可作为香盒表面的装饰图案,使文创衍生品中的青铜器元素得到强化,并显示出一种象形结体的文字符号之美。铭文作为古代书法的开端字形古朴,燃香的过程中烟从铭文的字形中袅袅散开,使古老的青铜器铭文与焚香这一充满国风的行为相结合,传递出一种怀旧情感,并为生活带来了丝丝禅意。

(二)功能的设计:使用功能的转换与应用。此种衍生方式并不是简单地在文创衍生品上直接拷贝或套用图像符号,而是在认识和了解青铜器地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再挖掘,使青铜器藏品和文创衍生品在功能、使用方式等方面进行对接。使用功能的转换与应用是行为水平的设计关注的重点。优秀的行为水平的设计注重产品的功能、性能、操作体验。相对于外形或图像符号的直接提取来说,这种使用功能的结合上让青铜器文化基因的传达更具有实际意义。例如这款青铜编钟的文创衍生品——编钟音响,如图7。这款音响的外形设计针对青铜编钟删繁就简,摒弃了原始复杂的装饰元素,在造型上提炼和简化青铜编钟的形制,将其外形转折处理得更加圆润轻便,让编钟的造型趋于简明,如图8。设计中改变了青铜编钟坚硬的特质,采用铝合金的材质,使用木质的支撑框架还原编钟的悬挂使用方式。这种材质的转嫁和结构的模仿在复原青铜编钟的基础上更使其符合现代产品功能性的需求,如图9。这件文创衍生品的设计重点在于找到了编钟的乐曲演奏功能和音响的音乐播放功能上的契合点。这一巧思将古代青铜器编钟的独特形制和礼乐文化基因经由视觉转化,使其在新时代的生活中传情达意。当现代感的音乐从这款编钟音响中流淌而出,古今文化便有了连结与交融,对于青铜器文化的了解从视觉、触觉扩展到听觉范畴,为大众对于青铜编钟的解读营造了新的语境。

(三)内涵的设计:意境内涵的解读与诠释。这一衍生方式属于对青铜器内在意涵更深层次的解读,是以青铜器的历史文化意涵为象征意义而开发的艺术衍生品,它受到个人文化、教育、经历、认同等的影响,注重对青铜器文化元素的意境内涵的解读与诠释。这一衍生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在深入探究青铜器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意涵的同时,一定要足够细致,找到其与现实生活中密切的结合点,可辅之以对青铜器符号创意加值与创作背景的说明。这样的青铜器文创衍生品即使在大众不熟知文化符号象征意涵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在使用过程中接受青铜器文化的沉浸体验从而轻松的获得理解。相较于前两种衍生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产生的文创衍生品具有较高附加价值。例如笔者设计的一款以铭文为创意的U盘,如图10。整个文创衍生品的创意点在于将青铜器上的铭文元素进行提取和平面化处理,铭文作为一种古代的记录性文字,古朴圆润的笔画以及疏密有致的排列为其视觉转化为平面装饰提供了审美依据,其符号化的形态即有文的记叙性,又有图的识别性,作为装饰则具有一种朴实无华的简约之美。如图11。外形的设计源于青铜器自身质感,选用铜材质经过高温着色使表面呈现黑色,造型的边缘经过刻意的磨损,呈现出凹凸不平的状态,具有一种特别的触感。均衡统一的白色铭文装饰与黑色不规则的铜质外形形成鲜明对比,充满一种时尚感。此外U盘宛如青铜碎片的大小更加符合日常的使用和携带,如图12。整个文创衍生品融合了“物的载体”与“意的表达”,其设计不仅考量于铭文作为青铜器装饰造型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更依托于青铜器铭文的文化内涵,它封存的是当时的历史回忆,而U盘与其有着异曲同工的特点,即存储当代人的生产生活信息。将铭文的记录功能与U盘的储存功能这两个古今行为相结合,在赋予文创衍生品新的文化符号象征内涵的同时,也为大众在学习和办公的过程中增添了古朴与艺术的体验。

结论

青铜器作为华夏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意识的凝炼和崇尚礼教思维的象征。结合青铜器文化元素的文创衍生品设计是设计领域的有效尝试,在这一过程中,青铜器艺术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除了衍生出更多的创意产品之外,还拓宽了创意产业的道路。从青铜器到其文创衍生品设计的视觉转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使原本冷酷而又坚硬的青铜器转化为既服务于人们生活又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文化教育的现代产品。青铜器的文化基因多维度展现了历史大变革时期所形成的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以及当时社会的物质文化和政治制度,通过对青铜器文创衍生品设计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魅力,提高当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设计竞争力。.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9RW05)。参考文献

[1]龙楚怡,吴卫殷墟妇好鹗尊艺术特征及其文化内涵探析[J]设计,2015(06):113-115

[2]张琦春秋战国青铜器装饰造型及其当代应用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9

[3]周淑静青铜器文创产品创新策略分析[D]山西大学,2019

[4]郭君商周青铜器纹饰的宗教意识[J]设计,2012(10):54-55

[5]牛镭夏周商的青铜器美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

[6]李致钦中国古代美学史稿(四)第二编奴隶社会的青铜器文化和美学思想的产生第一章社会生产的分工和审美意识的发展[J]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03):30-36

[7]吴丹商代青铜礼器装饰纹样的视觉价值[J]设计,2015(22):118-119

图片来源

圖1-6天猫中国国家博物馆旗舰店

图7-9站酷

猜你喜欢
青铜器
青铜器的养护修复分析
动物园里有青铜?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青铜器辨伪概论
后母戊鼎:沉淀在岁月里的青铜器
青铜器收藏何时见天日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
新世纪以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入藏商周青铜器集粹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