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背景下农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困难与出路

2020-06-21 15:08万光景
中文信息 2020年5期
关键词: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困难

万光景

摘 要: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环境下,为了取得脱贫的全面胜利,针对我国农村的扶贫工作则主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思想作为指导纲领。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进一步明确了目前农村脱贫扶贫工作的目标。本文将立足脱贫攻坚背景,对目前农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的困难与出路展开分析。

关键词:脱贫攻坚 农村 精准扶贫 困难

中图分类号:F3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5-00-01

贫困问题不仅困扰着全球各个国家与地区,也是人类历史发展中无法逾越的鸿沟。虽然我国的扶贫脱贫工作一直都有开展,但是农村地区仍有大量贫困人口急需脱贫,因此脱贫攻坚战依旧在继续,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工作同样艰巨。2020年作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为了兑現这一承诺,党和国家在农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力求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然而,在当前的农村精准扶贫工作当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影响脱贫攻坚效果,笔者便结合工作实践对此展开分析,并提出一定的出路建议。

一、脱贫攻坚背景下农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困难

1.经济恶性循环

农业经济属于典型的“弱势”经济,而且在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经济恶性循环的态势,原因在于精准扶贫与脱贫工作中产业扶贫效果不佳,许多农产品的商业附加值极低,致使特色农产品卖不上价钱,也走不出山区。此外,农民收入低,受专业培训少,所以在农业管理方面水平不高,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自然偏弱,再加上社会保证供给的不足以及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投入过多,所以会始终陷入贫困怪圈,出现代际传递。

2.文化素质偏低

当前农村地区的常居人口逐渐呈现老龄化态势,“空心化”现象非常严重,再加上整体收入较低、教育资源无法跟上,导致下一代的受教育水平难以提升,也就阻断了通过自我学习去提升技能而实现脱贫的道路。许多农村贫困人口甚至没有读完初中便辍学,其后代也或多或少因为经济原因而无法得到教育保障,导致文化素质整体偏低。而当前政府方面有许多金融扶贫、电商扶贫等好政策,也会因为贫困户自身文化素质跟不上,而难以体现出这些项目在扶贫工作中的优越性。

3.精准扶贫实施有待细化与强化

精准扶贫与脱贫的相关政策落实之所以在部分农村贫困地区无法取得良好效果,原因在于落实不够细化。具体分析可知,不同地区有着比较严重的“各自为政”情况,许多规定的硬性指标不够完善、政策标准停留在指导层面,导致很多政策难以落实到贫困户身上;精准识别方法不科学,甚至出现名额分配不均的现象,部分贫困户没有得到名额而非贫困户却分到名额,造成精准扶贫不够“精准”;扶贫工作太过平均主义,资源利用精准度不够,许多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没有精准分析与定位,因此即使得到了补助也难以脱贫致富。

二、脱贫攻坚背景下农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出路

1.发挥多元主体作用,推动产业精准扶贫

政府作为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主体,在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中下拨财政款项与制定利好政策是必不可少的,但单纯依靠政府工作很难让农村贫困人口快速脱贫,所以还需要发挥多元主体作用,引入慈善机构、基金组织等社会团体,通过扶贫资金筹措途径的拓展以及辅以更专业的激励保障机制,提高精准扶贫脱贫工作实效。同时,还应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开拓网络募捐系统,以线上线下渠道的融合去展开捐赠活动,号召更多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形成“一对一”“一对多”的结对帮扶。特别是部分极度贫困地区,可通过捐赠衣物、学习用品的方式,为贫困人口缩减日常开支。

除此之外,政府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还要发挥资金保障作用,确保资源利用价值得到最大化发挥,实现扶贫与脱贫的“精准”。值得注意的是,完全依靠救助是无法从根本上脱贫的,所以政府应当在工作中结合农村的资源优势去展开招商引资,以产业扶贫去影响更多民众,为贫困户带来农业生产方面的技能,在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均有经济产出,不仅能够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也能最大限度开发农村本土资源及劳动力。

2.加大教育力度,提高文化素质

在现代社会,教育程度往往与经济收入成正比,所以本着“扶贫先扶智”的理念,应当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力度,彻底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一方面需要让农村贫困人群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加大针对贫困家庭的技能教育、职业教育;另一方面要保证贫困家庭下一代不再因贫失学,让贫困孩子享有同等教育机会,通过放开助学贷款的措施去保证贫困学生接受更完善教育。此外,还要以创造就业岗位为核心,对农村贫困人员展开技能培训,除了要培育新型农民、职业农民以外,还应结合人员特点去展开针对性培训,如针对有一定知识基础的贫困人员展开电商、手工艺等方面的培训,促使其可以利用自身知识去获得工作岗位。

3.完善工作细节,因地制宜扶贫

为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能够高效且精确的落实,则要设立统一的工作标准与建立信息化工作平台,对贫困人员实行动态化管理以及精准化识别,也对扶贫工作人员采取标准化的考核,通过加强监督与完善工作细节,构建起更加透明、公开的网络机制。在对贫困人口的识别中,不能以收入作为唯一标准,要构建起以收入、消费、医疗、教育等多维度于一体的标准,保证短期帮扶措施与长效扶贫机制的共存。同时,针对不同地区要结合具体特点而采取相异的扶贫方针,比如生态资源好的地区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经济,资源相对贫瘠的地区则可发展劳务经济。

结语

综上所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重点在于用精准的方式手段,确保国家下拨的扶贫资金与政策能够发挥最大效用,所以相关扶贫工作人员一定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去保证该项工作得到落实。在当前脱贫攻坚背景下,为了打赢这一具有深远社会意义的“战役”,实现乡村振兴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一定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找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积极且深入的探究新的工作路径,从而提高农村扶贫脱贫工作实效。

参考文献

[1]刘兴萍.新时代背景下精准扶贫新思维探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38(10):70-73.

[2]章文光.决胜脱贫攻坚背景下的“六个精准”实践分析[J].人民论坛,2019,(21):54-55.

[3]马媛媛.脱贫攻坚背景下农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困难与出路[J].农业经济,2019,(06):82-83.

猜你喜欢
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困难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选择困难症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天柱县整合涉农资金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