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新工业战略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启示

2020-06-21 15:28房毓菲
中国经贸导刊 2020年14期
关键词:欧盟数字化转型制造业

摘 要: 欧盟大力推动社会数字化转型,将工业转型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行动,《欧盟新工业战略》以数据应用、贸易环境、低碳转型、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为具体战略举措,并重点提出借助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数据资源利用等手段提升工业竞争力,强化关键工业领域的自主权,对我国数字经济时代的制造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欧盟 制造业 数字化转型

歐盟委员会于2020年3月发布了面向2030年的《欧盟新工业战略》,与《欧盟数据战略》《人工智能白皮书》共同构成欧盟“数字化转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盟新工业战略》旨在推动欧盟工业在气候中立和数字化的双重转型中保持领先,意图抢占数字化工业主导地位、提升全球数字竞争力、释放数字经济潜力,以应对全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战略提出,绿色、循环、数字化是工业转型的关键驱动因素,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行动计划,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背景下,强调借助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等手段提高欧盟工业竞争力和战略自主性至关重要,值得深入思考。

一、《欧盟新工业战略》的主要战略举措[HTSS]

战略提出三个关键目标:一是在2050年前成为全球首个气候中立的地区;二是利用其单一市场的影响力和规模,取得举足轻重的国际话语权,并制定全球标准;三是利用数字技术改变工业模式,塑造数字未来。为实现上述目标,欧盟提出几方面具体战略举措。

首先是构建更加深入和数字化的单一市场。由各成员国与欧盟委员会组成联合工作组,确保单一市场规则的实施与执行,促进单一市场的融合,增强欧盟工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发展欧盟数据经济而执行《欧盟数据战略》相关行动,在特定领域启动“欧盟数据空间”。通过《数字服务法》更新并加强数字服务单一市场的法律框架。制定知识产权行动计划,打击知识产权侵权。

其次是维护全球贸易的公平竞争环境。充分利用贸易保护机制,加强外国参与欧盟公共采购和投资的准入审查。推动欧洲经济共同体关税同盟加强海关管制,立法允许在边境实施全数字化通关。推动世界贸易组织强化关于工业补贴的全球规则,持续推进《国际采购规则》等措施。

第三是支持企业脱碳转型和发展低碳能源。投资1000亿欧元帮助能源密集型地区完成现代化和脱碳化转型。启用《欧盟数据战略》中提出的“欧盟能源数据空间”,充分挖掘能源数据潜力。大力支持智能交通。强化泛欧能源网络监管,发展离岸可再生能源,启动跨部门的“智慧行业整合战略”,确保以有竞争力的价格有效利用电力、天然气、液体燃料、清洁氢等低碳能源。

第四是构建循环经济以提升工业竞争力。通过推行可持续产品政策框架确立所有产品的可持续性原则,进而提高欧盟工业的竞争力。该行动优先考虑影响力高的产品群体,将提出通用充电器倡议、电子循环倡议、电池的可持续性要求以及纺织品的新标准。

第五是通过技术创新引导产业转型。将前沿科学和深层次技术视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以物理世界、数字世界和生物世界融合发展推动工业革新。政策制定从规避风险转向容忍失败,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进行创新和成果转化,以此应对中美两国企业在全球研发支出中所占份额连续五年上升的趋势。此外,欧盟还将开展面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技能培训和投融资支持。

二、欧盟着重强调提升工业竞争力和战略自主性[HTSS]

在全球竞争激烈、地缘政治态势复杂、保护主义抬头、贸易关系紧张等大背景下,欧盟将工业转型上升到了主权层面,认为必须保持高度的工业竞争力和战略自主性,核心是减少关键原材料、关键技术、食品药品、基础设施、安全等战略领域对外国的依赖,相关战略考虑对我国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首先是强化战略性数字基础设施。欧盟提出战略性数字基础设施是保障数字化转型、安全和技术主权的关键,将在未来10年内部署一个基于量子密钥的安全通信基础设施,以保护欧盟及其成员国的关键数字资产。为了抢抓未来数字服务和工业数据浪潮中的领先地位,欧盟除了继续推进5G通信和5G网络安全外,还特别强调要领跑6G网络。

其次是加强战略性关键技术的研发。欧盟面向工业的未来发展,将支持机器人、微电子、高性能计算、数据云基础设施、区块链、量子技术、光学、工业生物技术、生物医学、纳米技术、制药、新材料等先进技术的研发,为工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第三是探索航天、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的融合。为保障战略主权,欧盟将促进民用工业、航天和国防工业之间的协同,有效配置资源和技术,打造规模经济。利用欧盟国防基金对整个国防工业价值链投资,促进跨境合作,支持包括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在内的民用工业企业进入供应链,以强化欧盟的国防工业能力。

第四是减少对工业原材料进口的依赖性。目前欧盟许多工业原材料依赖于从国外采购,到2050年,对原材料的需求预计将翻一番。随着全球竞争愈发激烈,提高工业原材料供应安全至关重要。欧盟将在电池、可再生能源、制药、航天、国防、数字应用等领域实施关键原材料行动计划,通过原材料的回收利用和二次使用减少对外依赖性,同时将努力扩大原材料国际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多样化采购渠道保障原材料供应。

第五是保障医疗产品和药品的供应。欧盟认为,当前情况下医疗产品和药品的供应对安全自治尤为重要,因此将从欧盟公共卫生安全角度推动制药战略,重点关注医疗产品和药品供应的可得性、可负担性、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三、欧盟新工业战略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启示[HTSS]

首先是数字赋能,加快“新基建”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抓住“新基建”窗口期,通过布局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为实时数据采集与监控、工业AR/VR、柔性生产线、云化机器人、网络协同制造等应用场景的落地创造条件,推动制造业整体向智能化、柔性化、服务化、高端化转型升级,借助网络、算法、数字设备加速流程再造、提升生产效率、激发生产力。深入挖掘数据价值,面向产需互动和价值增值,通过数据串联起产业链上下游和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形成智能制造“生态圈”,促进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的变革,实现从“传统工业大国”向“数字化工业高地”转型。

其次是多点发力,构建具有整体竞争力的闭环产业链。一方面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培育有技术优势和资金基础的大中型企业,形成与大型竞争对手较量的能力,以较高水平参与到国际产业竞争中;另一方面强化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发挥其创新进程快、技术能力专的特点,用“隐形冠军”产品占领细分市场。充分发挥各类工业主体的优势和潜力,用好市场规模优势,由多样的市场主体共同构成覆盖材料生产、制造加工、流通、服务、研发等环节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增强在各个工业环节的市场风险抵抗力,提高产业链整体竞争优势。

第三是多管齐下,掌握工业技术主权和自主能力。一是加快攻克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在工业数据采集、建模与仿真、企业级管理决策、自主可控信息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突破创新,持续促进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新兴前沿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研究与探索。二是突破对传感器、高精度仪器仪表、智能控制系统等制造业智能化核心部件和工业软件的研发,打破国外对部分高端产品的市场垄断。三是做好稀有气体、新兴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工业原材料的战略储备,在能源、航天、国防、食品、药品等关键领域降低原材料对进口的依赖,面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风险等不稳定因素,降低供应中断的风险。

第四是防患未然,积极抵制其他国家的不正当竞争。警惕其他经济体将我国视为数字经济发展竞争对手,开展针对性、对抗性的战略部署及结盟合作。坚持自由、开放的国际市场原则,加强和扩大多边主义,抵御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积极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在智能制造服务业等领域建立互惠互利的国际战略合作和贸易往来。积极参与和主导智能制造新技术、新产品的国际标准制定,推进自主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争取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主动权。

参考文献:

[1] European Commission.Commission Communication: A New Industrial Strategy for Europe [EB/OL].https://ec.europa.eu/info/sites/info/files/communication-eu-industrial-strategy-march-2020_en.pdf, 2020-03-10.

[2] European Commission.A new Industrial Strategy for a green and digital Europe [EB/OL].https://ec.europa.eu/commission/presscorner/detail/en/fs_20_425, 2020-03-10.

(房毓菲,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

猜你喜欢
欧盟数字化转型制造业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欧盟钢材反倾销对酒钢(集团)公司出口影响的调查
探究反倾销措施中的价格承诺
英国退出欧盟对市场的冲击效应研究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我国出版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与对策
传统杂志的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发展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