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疫情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2020-06-21 15:08安榜
中文信息 2020年5期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新冠疫情

安榜

中图分类号:D41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5-0-01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线。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各高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号召,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线上授课,近三千万大学生被迫在家学习生活。在国内疫情环境逐渐向好,社会各界提倡复工复产的“后疫情时代”,作为思想政治辅导员,更要利用这个特殊时期,针对学生所体现出的心理特点,积极思考、主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一、“后疫情时代”的界定

截止目前,笔者没有找到国内有相关文献对“后疫情时代”这个名词有权威的定义。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全新的历史分界线:新冠疫情前时代和新冠疫情后时代》认为疫情的发生改变了整个世界,现在没有什么事情比疫情更重要,我们现在进入了新冠疫情后时代。本文顺应该学者的思路,将“后疫情时代”界定为从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开始至今。

二、及时跟进大学生思想状态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高校大学生,大多为95后、00后大学生,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离不开网络,网络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在疫情的不同阶段,学生的心态也在悄悄发生变化。疫情初期,由于缺乏相关社会经验和认知背景,学生往往表现出对问题不够重视或侥幸心理;随着疫情的蔓延,大部分学生又体现出茫然无措甚至恐慌的心理特点;到疫情大规模爆发时,个体的行动范围受到限制,每天面对大量的负面信息,往往会出现焦虑甚至是愤怒等情绪;到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后,学生群体体现出更多的是对自身或具体事件的担忧。抗击疫情的不同发展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侧重点也不同,必须有针对性,分步骤、分阶段的进行。

三、“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的“忧”

对学业的担忧。疫情期间,传统的以面授为主的授课模式被强行更改为线上授课。“刷课”、“线上作业”成为近三千万大学生居家学习的主要内容,“除了吃三餐的时间都在学习,但课还是刷不完”成了学生上网课的最大感触。上网课的弊端也因学生的自律性差和任课教师无法实时掌控到学生的上课效果而被曝漏出来。学生一方面缺乏自律性,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上网课流于形式。网络授课平台不能满足任课教师随时感知、检验学生的专注力和学习进程的需求,从而无法保障网课效果。

对于今年的毕业生来说,突来的疫情打断了他们原本的计划。就业市场遭受疫情冲击,就业大环境不景气;考研面试的时间和方式不确定了;其他就业形式均受到了影响。居家隔离的生活方式使毕业生们无法外出进行实习、找工作,未来发展的方向不清晰了。

家庭关系的忧。漫长的自我居家隔离生活,使得家长和学生人际交际距离缩短,生活空间交集增加,难免会出现矛盾。如果沟通不及时,处理方式不当更会激化矛盾,很容易造成家庭关系的紧张,家庭生活的不和谐。

心理问题的忧。外在环境、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突然改变很可能会引发负面情绪,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经多因素杂合继而引发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例如对人际交往的恐惧、对个体现状的担心,对外在事物认知产生偏差而造成的困扰等。

四、解“忧”的思考

1.突出家校生三主体,构建政治教育“云”链条

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家庭、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建以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学生家长和学生组织(干部)为主体的网络思政工作队伍。借助互联网资源,依靠学校官方网站、微信和微博等平台,及时发布学校有关通知要求,及时回应学生的关切,保障学生的知情权。在保障思想政治工作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将教育工作前移,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通过线上平台构建家校联络网,依托家庭单位,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改善家庭关系。

2.加强一线人员自身建设,强化其正面引导作用

思想政治辅导员作为学生意识形态的中坚力量,疫情期间对其政治敏感性和研判能力要求更高。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应广泛吸纳高校专业课教师加入,充分利用互联网网络实时传播、无缝衔接的特点,主动学习、主动研究、主动实践。不但要在日常工作中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上好形势政策课,更要借助特殊时期开展好“灾难教育”,真正把新冠疫情的“危”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利用好灾情这个特殊教材,加强价值引领,把爱国教育、理想信念、科学素养、敬畏意识、道德责任等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

3.依托网络资源,提供精准化服务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平台的优势,以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及钉钉群等网络平台为重要阵地,及时在学生群体中开展科学知识普及,生命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控知识以及身心健康等知识。通过深入挖掘“身边人、身边事” ,结合各阶段学生特点,以身边人、身边事为素材,在线制作适应学生接受习惯和特点、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作品,诸如网络视频、萌态化网络语言等,发挥出网络育人功能,让思政教育更有实效。

疫情防控期间,对大学生开展线上心理咨询服务,既要“点对面”传递特殊时期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大学生做好个人心理调适;又要“点对点”地解答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特别是对学业困难、受疫情影响家庭的学生,要主动联系、主动关心,帮助他们做好心理调适和疏导。鼓励毕业生理性认识自己,积极调整心态、扩宽就业范围和渠道,重新定位就业意向区域和岗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业帮扶、就业指导、生活服务等方面工作,引导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砥砺品格、 建功立业。

综上所述,在新冠疫情防控这一特殊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确保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不动摇;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出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和价值;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运用好新媒体,将网络的特点和学生的成长规律相结合,善于利用重大事件节点,找准切入口,将其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只有做到上述几方面的有机融合,才能将习总书记的话落地实施,真正做到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谢守成,高尚.网络语言的流行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11期.

[2]李小玲,王建新.重大疫情防控工作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思想理论教育,2020年04期.

猜你喜欢
后疫情时代新冠疫情
战疫情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