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艺术的发生学探析

2020-06-21 02:39黄煜婷王诗琪刘溢蒙徐士雯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9期
关键词:奴隶制艺术设计美学

黄煜婷 王诗琪 刘溢蒙 徐士雯

【摘 要】中国古代美学是在先秦时期奠定的。尤其是儒、道两家,彼此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影响中国美学几千年。毫不夸张的说,后世各种美学思想都可以追溯至先秦,他们都是在儒道两家美学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历史语境来扩充、深化、和发展的。晋南北朝是因为此时的艺术发展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峰,形成了很多的艺术理论,但是他们依然是在儒道两家的基础上形成的。

【关键词】古代艺术;美学

中国古代的社会发展经历了原始氏族社会——早期奴隶社会——后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四个阶段。他们是依据什么来发展的呢?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的变革基本上都是生产力发生了改变,引起生产关系以及社会结构发生变化,这个时候容易引起社会动荡,但是有一个现象,就是社會越动荡,思想越活越,大的思想家他们存在的时期,都是社会动荡时期,至少我们中国是这样的。

这四个阶段,其中原始氏族时期人们的关系是最相亲相爱的,而且这种相亲相爱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而不是社会法律基础上的,是最自然的。这种遗风继承到早期的奴隶社会之中就形成了宗族制度,大行周礼,具有原始的民主和人道精神。所以在周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是政治关系还有血缘关系,伦理道德,长幼尊卑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高准则,即使今天,这样的关系依然存在于我们的家庭、社会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个时候人们会制造铁器使用铁器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发生了改变,贫富差距出现了。甚至出现了贵者贫而贱者富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大量出现,原先宗族制度中等级制度发生了变化,有些人不择手段争权夺利,开始出现战争,这段时期就是战国时期,早期的奴隶制社会瓦解,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实现了从早期奴隶制社会向后期奴隶制社会的过渡。后期奴隶制的特点就是冲破了宗法制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关系不在受宗族关系束缚,这其实是一种解放,反应在思想上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最具有思想价值的就是儒、道两家。

先秦时期的艺术和美学是密不可分的,美学思想的发展一般离不开艺术实践。对先秦美学产生了最直接也最重要影响的艺术是什么呢?就是音乐,音乐是各门艺术的源泉,先秦的美学思想同音乐理论是分不开的。当时的音乐跟我们今天的音乐还不一样,不是用来欣赏的,而是具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的。在原始社会中,音乐同祭祀、庆功等活动密不可分,祭祀祖先是当时社会最被重视的活动,这项活动对人的生存有着重大的意义,所以跟祭祀相关的音乐也受到高度的重视。根据吕氏春秋记载,当时人们已经会用土木丝竹等材料来制作乐器了,后来用青铜编钟作为主要乐器,一个编钟组多达六十四件,音域宽广,十二律俱全,甚至有的还能表现半音阶,与我们现代音乐的乐律非常接近。这样的大型编钟在祭祀等活动上演奏,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庄严、隆重、肃穆的效果,这些效果也构成了当时人的审美感受,具备了独特的审美特征,但是它的主要功能还是社会性的。

除了音乐以外,对先秦美学产生直接影响的艺术是诗。诗还有音乐、舞蹈,在古代是三位一体的。这涉及到人的审美感觉,我们现代人的审美感觉都是片面的、被分化的,在以前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都是融合在一个艺术形式里的。我们今天的艺术也都是被分化的艺术。在古代,诗歌尤其是抒情诗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了,现在都被保存在诗经中,大家没事可以拿来看看,去品味一番。诗不仅是用来抒情的,还有历史文献的作业,用来记事,孔子对诗是非常重视的,孔子认为,一个人,不学诗,无以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到了战国后期,在南方有产生了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非常具有艺术性,充满了绮丽幻想,刘勰在《文心雕龙》里用八个字来形容楚辞,就是“惊采绝艳,难于并能”,极大的抒发了人们的思想情感。

除了乐和诗再就是造型艺术,也可以称视觉艺术,我们摄影就属于造型艺术。但是在当时的造型艺术中主要是建筑和帛画,周帛画,还有就是青铜器,尤其是殷周青铜器所呈现的狞历、崇高之美,战国青铜器所呈现的轻盈、飞动的美,非常具有中华民族特色。但是在当时,造型艺术是非常被轻视的,因为在当时,青铜器的制造被视为是工匠们的事,属于技术层面,所以不被重视。这是先秦时期的艺术。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影响最广泛,最深远的也就儒家和道家,首先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包括孔子、孟子、荀子和周易等美学思想都是属于儒家学派的。我们一个个看,先说孔子。想理解孔子的美学思想,首先先要了解孔子的思想基础,孔子的思想基础就是仁。孔子的美学就是从他的仁学出发去考察和论述审美和文艺的。孔子为什么强调仁,因为在孔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氏族社会没落,社会制度混乱,多有犯上作乱的事情发生。孔子认为原始氏族社会中以血缘为基础的社会关系是最和谐的,人们彼此相亲相爱,这种相亲相爱并不是因为外在的法律所规定,而是人们因为血缘关系发自内心的,他认为这样的社会状态是最理想的。这是原始氏族和早期奴隶制社会所具有的人道、博爱精神。但是进入到后期奴隶制社会以后,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所以孔子强调仁,希望回到以前的状态,孔子游说,宣扬仁学,希望能够唤起人们的亲子之爱,以仁释礼,恢复周礼。这是孔子美学的基础。

参考文献:

[1]20世纪西方艺术批评文选[M]. 河北美术出版社,沈语冰,2018

[2]艺术学经典文献导读书系[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沈语冰,2010

[3]1985年以来国际当代艺术理论[M].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英)科库尔,2009

作者简介:

黄煜婷(2000.5),女,山东省烟台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8级视觉传达专业;

王诗琪(2001.9~),女,河北省邢台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9级环境设计专业;

刘溢蒙(2001.6~),女,河北省保定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9级环境设计专业;

徐士雯(2000.2~),女,河北省邯郸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9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奴隶制艺术设计美学
印花派对
纯白美学
压迫、复仇与融合
书封与现代艺术
解析美国黑人母权制家庭的成因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
毛塔奴隶竟支持奴隶制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