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0-06-22 10:01郭铭富易桂林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交易额测度样本

何 新 吴 芬 唐 菁 郭铭富 易桂林 陈 晨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 重庆 400067)

1 引言

在国家政策方针指导下,各农村地区电子商务水平均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实际上由于部分地区的资源条件、基础设施、经济环境等还不完善,使得当地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因此,要加强此类地区的电子商务发展力度,而在工作中为了避免盲目性,应通过水平测度方法了解具体差异表现及其影响因素,从而确立发展方向。

2 测度基础

2.1 测度指标。目前研究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度的方法为OECD,应用该方法时需要先对测度目标进行基础假设,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主要有三个,即就绪度、应用度、影响度,三个指标分别代表一个阶段,用于描述电子商务在各阶段中的状况。

2.1.1 就绪度。对应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期阶段,在该阶段当中主要开展基础工作,例如设施建设、人工组织、方案设计等[1]。该指标是实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该指标表现不佳,则说明农村电子商务难以开展,可见该指标的影响程度较大,但综合来看,其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影响并不绝对,无法作为唯一指标来运用。

2.1.2 应用度。对应电子商务发展中期阶段,可用于判断农村电子商务的运营状况,该阶段当中商户与用户之间会发生交易,而交易的频率就将决定电子商务应用度数值高低,数值越高,则交易越多,说明该地区经济收益良好,否则相反[2]。

2.1.3 影响度。对应电子商务发展后期阶段,可用于判断电子商务用户对商户的满意度,即电子商务商户向用户提供服务,其服务水平会决定用户体验,用户体验好则满意度高,否则相反。同时在电子商务地区发展影响力上,其是否可以通过自身发展影响周边人群心理,使更多人关注、重视或投入电子商务发展中,也是影响度的内涵[3]。

2.2 指标影响因子。结合上述三大指标,对各指标数值造成影响的因子有很多,这些影响因子也要列入测度范围内。本文通过前人研究了解到,就绪度影响因子主要包括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农村物流设施、农村交通情况;应用度影响因子主要包括农村电子商务企业数量、电子商务交易额、农村网民网络购物使用率;影响度影响因子主要包括农村电子商务资源开发、电子商务就业指数、农民电子商务认知程度。下面将对各指标与自身影响因子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

2.2.1 就绪度与影响因子的关系。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代表了农村网络覆盖范围,而电子商务作为以网络为基础形成的商业模式,在网络覆盖范围不足的条件下很难发挥作用,因此在发展初期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应当做好网络覆盖、网络普及工作,此时代表农村电子商务基础完善,就绪度数值较高。电子商务的交易流程分为两个阶段,即线上交易与线下物流运输,其中线下物流运输就需要农村物流设施来支撑,同样是构建电子商务的基础因子,农村物流设施良好,则说明物流发达,可以支撑交易运作;若农村物流设施表现不佳,则出现相反情况。可见该因子会影响就绪度数值[4]。农村电子商务的物流运输需要通过交通设施来实现,若农村地区交通不发达,则代表物流运输难度较大。

2.2.2 应用度与影响因子的关系。农村电子商务企业数量代表了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程度,即如果企业较多,则代表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平台应用较活跃,应用度数值提升;电子商务交易额决定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经济收益,而交易额取决于用户应用频率,因此交易额越大则代表用户应用频率越高,影响了应用度数值;农村网民网络购物使用率即为上述用户应用频率,该因子同样影响应用度数值。

2.2.3 影响度与影响因子的关系。在电子商务发展初期,在影响度较低的条件下,大部分资源会因为农民的观望态度而难以进入电子商务领域,但随着影响度增长,农民会发现电子商务带来的利益,随之会配合电子商务发展,将资源投入进电子商务中,这一现象代表农村电子商务资源开发程度逐渐加深[5];电子商务就业指数是指电子商务产业就业岗位数量、从业人员数量,两者数量上的增长取决于电子商务的影响度,即影响度越低则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投入其中,否则相反;农民电子商务认知程度代表农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水平,即认知程度越高的农民,在从事电子商务工作中更游刃有余,这一基础上影响度越高,更能引起农民对电子商务的重视度,连带使认知程度增长[6]。

3 样本设立

结合上述两个部分,可以展开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度工作,但鉴于不同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不同,无法将其一概而论,在实际工作当中应当先选

择样本。本文将以某农村地区为例,对其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进行测度。

该样本地区当前电子商务产业共涉及17 个县区,相比发展初期,两年内增加了3 个。以2018 季度数值为基础,其在上半年(共6 个月)所有地区总体收入达到了500 亿元左右,其中有近32%来自农村电子商务产业,较去年同比增长25%;网络消费总额200 亿元,同比增长30%。由此可见,样本地区电子商务发展态势良好,整体呈现上涨趋势。

3.1 因子分析。以上述三项指标作为变量因子,指标各影响因子作为独立固定因子,该方法主要以“原有变量之间应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为基本原理,对后者进行评估可反映出前者信息。依照上述思路进行测度,采用SPSS19.0 软件开展KMO、Bartlett 检验工作。首先进行KMO 统计量取值,一般取值范围在0~1,其中如果所有变量因子的简单相关系数平方和大于偏相关系数平方总和,则代表KMO 无限向1 靠拢,说明两个因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强度越高,且原有变量做因子分析的适度越强。其次Bartlett 检验主要以原有相关系数矩阵为基础,矩阵单位阵为H0,当单位阵无法接入样本原假设,则可以开始因子分析,相反则无法进行因子分析。通过计算,确认KMO 值为0.537,Bartlett 检验Sig=0.00,表明样本数据的适度较高,可以开展因子分析。

3.2 样本测度。样本地区电子商务覆盖的17 个县区当中有14 个建立时间较早,其余3 个是新增产业。在这一基础上展开样本测度工作,测度方法如下。

首先建立因子得分系数矩阵,采用回归法对三个变量因子的得分函数进行计算,随后将计算结果中的公因子整合,形成各变量因子的线性组合,由此得出因子就绪度、应用度、影响度三个公因子得分方法,见公式(1)、(2)、(3)。

三式中F1、F2、F3 分别代表就绪度、应用度、影响度。

变量因子 公因子 因子值就绪度F1应用度F2影响度F3农村互联网普及率X1农村物流设施X2农村交通情况X3农村电子商务企业数X4电子商务交易额X5村网民网络购物使用率X6农村电子商务资源开发X7电子商务就业指数X8农民电子商务认知程度X9 0.224 0.239 0.134 0.0004 0.037 0.072 0.038 0.037 0.055

其次,将17 个县区按顺序进行编号,且分为前14、后3 两个部分。通过测度得知,案例中就绪度因子得分最高的是1~5 号县区,5 个地区的网络普及率占所有县区的27.3%、农村物流设施占比30.5%、农村交通情况良好。应用度因子得分最高的是14、16、17 号县区,3 个地区的企业数量分别为103、144、145;地区电子商务交易额分别为188.4 亿元、33.6 亿元、2 000 万元,三者占总数的5.95%;农村网民网络购物使用率分别为72%、61%、55%。影响度因子得分最高的是6、7、9 号县区,3 个地区当前农村电子商务资源开发数据分别为67%、66%、71%;电子商务就业指数分别为51%、47%、39%;农民电子商务认知程度良好,分别有92%、87%、89%的农民都具备良好的电子商务产业经营水平,网络基本操作完整。其余地区(8、10、11、12、13、15)在三个因子上的表现同样不可忽视,只是均弱于上述各地区。

综上17 个县区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度结果可见,整体上该地区的影响度表现最优,因其农民电子商务认知程度较高;次之为就绪度,该指标中的三个公因子水平良好,代表电子商务产业在案例地区有着良好的基础;最后为应用度,从最直观的电子商务交易额上来看,三个公因子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代表电子商务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由此结果可知,该地区电子商务后续发展应当侧重于交易额发展,但也不能忽视其两个指标的影响。

4 影响因素分析

结合上述可见,该样本地区需要侧重于交易额发展,同时维护其他两个指标现状,就这一点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找准相关的影响因素,了解各因素的影响,以此为方向来设定方案。通过本文研究得知,对交易额产生影响的因素为专业人才匮乏、商务化标准程度低、统筹协调发展不足;对应用度、影响度现状存在影响的因素为服务水平、政府扶持政策变化[7]。

4.1 交易额影响因素

4.1.1 专业人才匮乏。虽然该地区电子商务就业指数良好,但深度来看大多数就业岗位均为基层岗位,对从业人员专业水平要求不高,因此从专业角度来看,该地区电子商务发展存在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专业人才匮乏,代表企业创新力输出不足,使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难以提升,久而久之会逐渐被用户抛弃,随之交易额大幅下降。

4.1.2 商务标准化程度低。在理论上现代电子商务早已形成了标准化模式,而农村地区受限于专业水平不足等因素,企业组建较为随意,因此标准化程度较低,这会导致企业运作难度增大,同时因为农户大多为分散作业,在物流服务中难以形成高效率运输渠道,且很多农户不重视产品质量,使得产品参差不齐,不利于用户体验,影响了交易额。

4.1.3 统筹协调发展不足。从该地区当前农业发展情况来看,其农产资源在产量上无法控制,使得资源统筹难度增大,且在资源供给协调工作中,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说明其统筹协调发展不足,而这一点也导致其交易额增长受限,同时该地区很多农户虽然重视电子商务发展,但经营理念较为传统,大多数农户认为低成本、高售价的农作物最具利润,因此会大力种植此类农作物,而其他农作物则无人种植,这是造成供不应求现象的主要原因。

4.2 应用度、影响度影响因素

4.2.1 服务水平方面。任何企业要获得用户青睐就应当给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服务水平较低则会引起用户反感[8],使得企业市场竞争力不足。根据上述交易额影响因素来看,部分地区存在服务水平不佳的现象,因此,应当提升服务水平,维护、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4.2.2 政府扶持政策方面。由于农村地区原本经济水平较低,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很难组建电子商务企业,所以就需要政府通过政策、资金等来扶持,但政府的资金有限,通常情况下不可能将扶持资金均分给所有电子商务企业,只能从中挑选发展潜力良好的企业来进行扶持。而调查地区因为服务水平不足、部分企业发展潜力较低,导致政府转移扶持目标,加速了企业的衰败速度。综上,调查地区当前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应用度、影响度表现虽然良好,但在预测趋势上将持续下跌。

5 发展措施

针对上述分析,本文将提出两项应对策略,即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弥补专业人才的不足,成立专项部门,引领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

5.1 培养农村专业人才。培养农村地区专业人才,可以消除上述交易额影响因素中的专业人才匮乏、商务化标准程度低的问题。院校是人才输出的重要场所,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可以将企业作为人才实训地点来开展培养工作,同时也可以解决农村地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匮乏问题,此举有利于双方,值得借鉴。

5.2 成立专项部门。成立专项部门可以消除统筹协调发展不足方面的问题,且有利于维护应用度、影响度的作用。专项部门主要工作在于不断结合实际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发展中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对策来引领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始终将发展维持在正确、向上的轨道上,由此实现改善目的[9]。

5.3 提升农村网民电子商务的意识。加强农民的素质训练,提升农民的电子商务意识,农民具有电子商务专业技术对电子商务进农村起着关键的作用[10]。农民是农村电子商务参与的主体,加强他们的参与意愿,帮助他们成长,才能使农村电子商务更好更快更长远地发展。

6 结语

本文主要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度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首先针对测度部分阐述了基础与方法,并选取样本,对样本地区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评估,结果显示样本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整体趋势良好,但局部存在问题,且有下滑趋势,因此需要进行改善。其次针对案例现状分析了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且阐述了各原因的影响表现。最终围绕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实现改善。

猜你喜欢
交易额测度样本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Rn上的测度双K-框架
平面上两个数字集生成的一类Moran测度的谱性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我国要素价格扭曲程度的测度
规划·样本
几何概型中的测度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去年全国农产品网络交易额超1000亿元
“官员写作”的四个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