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的就医体验

2020-06-22 13:17褚永荣
老友 2020年6期
关键词:遗愿中华祖国

褚永荣

有句话叫:“有病上医院”,但在1949年以前,老百姓有几人能上医院治病呢?

我老家在浙西山区建德市寿昌镇,1949年以前是县城所在地。战争时期有一家医治伤兵的临时诊所,后改为县卫生所,共有医疗人员6人,可治疗一些常见疾病、做外伤缝合等小手术。

限于当时的生活和医疗条件,老百姓“小病拖,大病磨,请不到医生请巫婆”,人们的平均寿命不到35岁。

1948年,我爷爷得了肺脓肿,尽管找了些草药服用,但于事无补,3个月后便离开了人世,年仅40岁。听说,我爷爷一副书生模样,小时候仅读了一年私塾。他从小非常爱好文学,文章写得不错。

我父亲生于1921年,因家庭贫困,没有上过学堂。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性的扫盲运动在农村和城市大规模展开。父亲进了夜校学习,凭着一股子钻劲,文化知识掌握得较为扎实,先在商店当会计,后来做了经理。

我父亲50岁时也得了肺脓肿,住进了寿昌镇医院。那时缺医少药,医生开了红霉素,医院却没有药,后来好不容易才在外地找到。治愈后,父亲联想到去世的爷爷,对祖国医疗事业的进步由衷地感叹。为了回报社会,他勤奋工作,当选为县人大代表。父亲退休后,到老年大学学习,并担任社区老年协会会长,用心用情为居民服务,终年90岁。

2013年6月,我被确诊为淋巴癌晚期。爷爷和父亲得的是肺脓肿,而我得的是绝症,万幸的是医疗条件今非昔比。

我在上海化疗时用了先进的靶向治疗,我相信医疗技术能够创造奇迹,并没有太多悲观失望。回忆往事时,我联想到了爷爷的遗愿和我几十年未圆的作家梦。于是,我边治病边创作古诗词,2015年我创作的两首词在《中华辞赋》杂志上发表。

正当我努力在圆梦征途跋涉的时候,2016年7月,我再次病倒,双脚发麻,不能行走,不得不去上海做了脊椎手术。可是,我没有因此在文学创作道路上止步。由于有良好的医疗条件,我很快出院,并尝试创作各种文体,向报刊积极投稿。2017年以来,我在《人民日报·讽刺与幽默》《中华诗词》等报刊发表了许多文学作品,获得了十几个征文奖项,先后加入了中华诗词学会、中国小说学会。

一个人的命运和时代背景息息相关。换句话说,没有先进的医疗技术,就没有今天的我,我更不可能实现文学创作的梦想。

倘若爷爷和父亲泉下有知,一定会为我的境遇感到欣慰,也一定会为我国医学技术迅猛发展而感到骄傲。实际上,我的求医经历只是祖国医疗事业日新月异发展的缩影。

我母亲已95岁高龄了,还和以前一樣吃斋念佛。不过,她以前祈祷的是全家无病无灾,衣食无忧;现在念叨的是子孙奋发向上,报效祖国。父亲,您知道吗?您的孙女芬芬已从温州医科大学毕业,遵从您的遗愿,从事医疗工作,回馈和报答社会。

爷爷、父亲,请你们放心,我会努力发挥余生的光和热,继续讴歌伟大的新时代。你们的子孙后代,也一定会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责编/江南

猜你喜欢
遗愿中华祖国
祖国祖国我爱您
意聊
对祖国唱出爱
我兄我弟生死一线承让爱:“遗愿”苟且余生晴朗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亚历山大大帝的遗言
遗愿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