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工作的路径研究

2020-06-23 04:07王博
决策探索 2020年12期
关键词:实践育人

王博

【摘要】新时代志愿服务实现了高速发展,高校大学生作为志愿服务的重要主体,对推动志愿服务事业有序健康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从公共治理理论的视角,就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工作进行探讨研究,分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志愿组织;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以社会服务、社会援助、社会和谐为主题的社会活动迅猛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幾年,随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次数的增加和品质的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工作也有了相应的发展,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本文通过相关调查和研究,对当前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和改进方案,以寻求一种比较适合中国国情和高校具体情况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模式。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与运行机制不规范

1.志愿服务组织的培训制度不系统、不规范。志愿者报名之后没有接受完整正规的系统培训,多数是大致了解工作内容后便进行志愿服务,导致志愿服务不到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并不是单一机械地执行任务,更多的需要志愿者具备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抗挫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这就需要举办规范而系统的培训对他们加以指导。大学生志愿者没有经历完整系统的培训,会导致其工作责任感缺失以及工作效率低下。

2.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制度不健全。我国开展高校志愿服务已有数十年之久,并在组织形式方面和运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存在重任务达标,轻视组织建设、文化建设情况,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教育培训制度、评价考核制度和奖励激励制度缺失,从而制约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壮大和志愿服务质量的提升。

3.现行的管理模式制约了志愿者的自主选择权。我国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大都采取自上而下的动员模式,这种模式有其优越性,如资源集中、动员到位、响应迅捷等,但在组织管理上缺乏自下而上的反馈与沟通机制,从而削弱了志愿者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志愿服务激励形式单一,激励机制建设不到位

大多数志愿服务组织对志愿者的激励方式重精神奖励而忽视物质奖励。虽然志愿者不以物质报酬为行动目的,但对志愿者进行物质奖励会使其获得认同感和满足感。目前志愿工作激励形式单一,导致志愿者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很多大学生在刚刚参加志愿服务工作时热情高涨、乐于奉献,但随着志愿服务次数的增多,能坚持下来的志愿者少之又少。

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工作的对策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更需要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高尚的思想政治素养、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敢于创新创业的拼搏精神。开展大学生志愿活动应遵循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发展规律、高等人才培养的规律,更应当尊重志愿者自身发展规律及志愿服务组织的工作运行规律,充分调动大学生的自愿性、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

(一)建立规范有序的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机制

规范有序的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机制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有效的志愿者招募措施、科学的教育培训体系、规范有效的组织管理模式,构建大学生志愿组织健康发展的路径,开拓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素质与能力的发展空间。

1.实施有效的志愿者招募措施。科学招募志愿者,组建拥有共同工作目标的志愿队伍,是志愿服务组织完成任务的根本保障。可以通过市场细分、角色划分以及参与主动意愿等环节来实现招募工作的有的放矢。吸收才华横溢的志愿者是志愿服务组织的优势之一。志愿者的招募需遵循以下两点:一是用目标的构架和弹性的工作方式吸引志愿者,二是根据志愿者的个人兴趣、个性特征等,使志愿者各显其能、各尽其才。

2.建立科学的教育培训体系。教育培训内容应包括:第一,志愿服务的基本常识,包括志愿服务起源、中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历史沿革、发展趋势、志愿服务组织的服务宗旨和发展理念等。第二,志愿精神与理想信念的强化与维系。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不以获取物质报酬为目的,是没有物质报酬的行为,志愿服务靠的是理想信念的支撑和维系。对于志愿者志愿精神的不断强化是志愿服务组织教育培训的重要工作,只有不断强化志愿者的志愿精神,志愿服务活动才能够拥有坚定的执行者。第三,志愿服务的基本技能培训。志愿者是参加公益服务的主体,而服务需要具备相关技能,志愿服务组织应常态化开展相应的技能培训,使志愿者提升自身的外语能力、公关能力、行政能力等。

3.建立规范有效的组织管理模式。专业人才配比、项目的管理、信息化应用、认证与记录管理等方面都影响着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水平。建立规范有效的组织管理模式可以极大地促进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壮大,应从以下方面规范组织管理。

第一,构建合理的人员配备,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负责人应该具备相应的志愿服务技能和较高的知识储备,能够合理预判志愿服务项目设计中潜在的风险和预期成果。要根据志愿服务行动、各个岗位的要求及组织成员所具备的素质和特点,为志愿者匹配合适的岗位。

第二,加强志愿服务项目的规范化管理。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需立足现有资源,做好资源的合理调配工作。项目实施前充分开展社会调研,了解发现志愿服务的新动态新领域;项目策划要坚持以实现大学生志愿者能力提升、受助群体需求得到最大满足为目的,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做好事故处理预案,切实维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项目结束时,要及时做好总结,吸取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组织管理的反馈机制。

第三,建设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网络管理平台,提高志愿服务的运行效能。利用网络构建发展平台是新时代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加强管理的必然要求,志愿服务组织社会影响力的扩大、项目的创新、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借助网络来宣传。借助网络管理平台,可以构建志愿服务联动机制,明确责任目标,实现志愿服务项目的有效管理,以及全国大学生志愿者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二)建立健全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激励机制

大学生志愿者常常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无法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与尊重、长期的个人成就感与尊重感的缺失。因此,应根据不同志愿者的需求、偏好,为其提供多渠道的学习培训机会,增加志愿者對行动结果的预期价值判断。

1.建立良好的荣誉型激励机制。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是获得自我价值的需要。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应根据志愿者服务时间的长短、服务表现的好坏与影响力大小进行考评,选出一定比例的志愿者和志愿团队予以表彰,如“优秀志愿服务个人奖”“最佳志愿服务团队奖”等,使志愿者获得心理回报。这种荣誉激励的实际效果远远高于任何一种物质回报。

2.建立协同合作型激励机制。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行动以共同目标为价值导向,大学生只有积极协同与良好的配合才能出色完成志愿服务组织所制定的工作任务。从绩效总量上来看,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成员之间协同产生的绩效远远大于成员个体绩效的总和,因此,建立健全协同合作型激励机制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强化大学生志愿者在提高工作能力的同时,也将组织目标内化为个人追求,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优势,和团队成员形成互补。

3.建立社会回报式激励机制。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很多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初衷是基于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希望自己的劳动价值能够被社会所认可,因此要不断增加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活动的机会,不仅包括参与组织的管理,而且还包括积极参与组织的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同时,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应与社会机构合作,给大学生志愿者创造更多参与志愿服务的有利条件和机会。

三﹑结语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在管理和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志愿者的利己主义动机,人员招募、培训工作不得当,组织激励与评估机制不健全,行政命令颇重、管理理念与方式方法落后等。因此,只有转变管理理念、改变管理模式,才能使得我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健康有序地发展。

综上所述,高校志愿服务组织要适应互联网与信息时代带来的众多挑战,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建立志愿者服务的长效机制,促进志愿者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新亮.中国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

[2]张祖平,闫加伟.志愿服务组织管理精选案例汇编[M].人民出版社,2016.

[3]中国志愿服务发展面临的四大问题[EB/OL].http://www.gdvr.cn/Showartxxk.asp?Art_id=35.

[4]梁绿琦.青年志愿服务与公民意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5]王民众,狄涛.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

[6]陈晶环.青年志愿服务对社会管理创新的意义[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

[7]赵弘.志愿服务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探索与长效机制研究[J].素质教育特色与创新,2011.

[8]共青团中央.中国社区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2014.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

猜你喜欢
实践育人
实践育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必由之路
以“耕读会”为依托探索实践育人新思路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培养模式创新探索
研究生实践育人工作的思考和探索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构建大学生党员服务社会长效机制
高校共青团“四维一体”实践育人体系的研究与建构
服务性学习视角下应用型高校实践育人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