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

2020-06-23 09:32张忠
读与写·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核心素养

张忠

摘要:现如今,教育在逐渐改革,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对学生的多方面素养的培养更加重视,其中最核心的教学理念是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根据课本进行教学,也要把学生带入真正的实际生活中,利用现代发达的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的兴趣,同时,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探索意识与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综合发展,使学生在面对社会时有较强的能力。本文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的教学模式与高效课堂建立进行有效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6-0019-01

1.初中道德与法治对培养学生过程中的重要价值

一个人最基本的是他的道德,道德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相较于法律而言是一种软性的监督和规则。道德与法律的相互组建,才形成了一个和谐有序又不失人情味的社会。初中生作为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建立还是处于一个懵懂状态,对相关的法律制度尚且不了解,人格的建立也不完善,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良性的引导与教学,通过教学道德与法治,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这个社会是如何在一种有序的规则下运作的,其中又混合着人类的道德。引导青少年建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完善青少年道德人格的构建,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额价值观,这是现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所需要做到的。道德与法治这一门学科是从人文社会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每一个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不可缺少的教育,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帮助学生认知世界运转的规律与规则,以及一个法治社会的形成是需要人们遵守哪些法律,帮助学生远离违法犯罪,形成一个良好的道德价值观,促使学生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人才。

2.教师需要在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过程中采取的有效策略

2.1 为学生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一个容易叛逆的时期,他们正处于一个对外界信息需求强烈,容易放纵自我的阶段,同时道德与法治的内容相对比较枯燥,偏向理论性,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厌烦心理,也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对现有的教学情况进行创新。首先是教师要对这门课有热情,而不是照本宣科的讲解知识,如果教师本身对教学积极性不高,那么这种负面情绪也会传染给学生。但是教师如果以高度的热情去面对教学,从情感上感染学生,那么从心理上,学生对道德与法治也不会容易起逆反心理。教师可以通过现有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课堂,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教学情景。例如,教师在上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诚实守信》一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与计算机,将枯燥的文字转换成更具有传染力的视频动画,音乐等,通过播放相关诚实守信的教学视频,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对诚实守信的认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同时加强教学内容的巩固记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

2.2 通过组建合作学习小组,为高效课堂建立基础。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中的主体,由教师为学生讲解知识,但是在现如今新课改的背景下,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接受与吸收,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主通过合作探究,创新发现来学习知识。学生应该是课堂中的主动学习者,教师则是在课堂中作为引导者,辅助者。因此,作为教师,在整个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氛围,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之中,然后再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倡建立合作学习小组,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进来,让学生开展头脑风暴,积极思考讨论,最终得出结果。这样学生首先会有一个自我满足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出的知识果实,更能是学生加深记忆,其次是通过团队合作讨论,积极分享自我的思考,促使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成长。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和《善于法律》中,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小组,给每一个小组分配问题和任务,最后让学生上台演讲分享小组讨论结果,使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

2.3 将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使学生知行合一。

道德与法治这一门学科注重学生的价值观的正确建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不可照本宣科,或者只注意对学生的考试成绩,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的存在目的是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知行合一,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实际的情景,加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深刻认识,使学生走进一个更贴切生活的教學课堂,引领学生走进一个全新的学习境界中,促使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维护国家利益》一章中,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播放七十周年阅兵仪式的视频,帮助学生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自己本身与国家之间的联系纽带,为学生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使学生成为一个关心国家发展,对祖国的建设有帮助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水宜.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

[2] 邢斌.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核心素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1+1”微群阅读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