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联合耳穴压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疗效观察

2020-06-23 09:28刘莲李梦雪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耳穴温针灸失眠

刘莲 李梦雪

摘要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耳穴压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疗效。方法: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失眠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联合耳穴压丸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睡眠状况评分及血清学检查,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3.3%,对照组7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睡眠状况总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浆5-HT和GABA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耳穴压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疗效显著。

关键词 脑卒中;失眠;温针灸;耳穴

Effect of Warming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Auricular Acupoint Pressure Pill on Insomnia of Spleen Deficiency in Ischemic Stroke Cente

LIU Lian,LI Mengxu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hai University,Xi′ning 810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warm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auricular point pressure pill on insomnia of spleen deficiency in ischemic stroke center.Methods: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19,60 patients with stroke insomnia who were outpatient and hospitalized in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hai university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ral medicine,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warm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auricular point pressure pill.Sleep status score and serological examination were perform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2 groups.Results:The total efficiency of clinical efficacy was 93.3%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70%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total efficiency comparison of 2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treatment,the total scores of sleep conditions in the 2 groups were compared with pre-treatment,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Both plasma 5-HT and GABA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2 groups,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Warm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auricular point pressure pill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insomnia of spleen deficiency in ischemic stroke center.

Keywords Stroke; Insomnia; Warming Acupuncture; Auricular Points

中图分类号:R256.23;245.32+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0.04.018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意外事件,已成为我国第2位死亡的原因[1],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而脑卒中后将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失眠是其中发病率较高的并发症之一,占脑卒中患者的59.7%[2],失眠在古代文献中又称为“不寐”“目不明”“不得眠”,其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寐[3]。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身心健康。该病主要与心、肝、脾、肾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温针灸联合耳穴压丸治疗方法,观察辨证为心脾两虚型的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失眠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0.7±11.6)岁;对照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59.9±11.0)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制定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4]。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2012年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不寐”的诊断标准拟定[5]:1)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难寐,重者彻夜不眠。2)常伴有头痛,头昏,健忘,心悸,多梦等症。3)各系统和实验室检查均未发现异常。

1.2.3 中医证候学诊断标准 心脾两虚证:多梦易醒,或朦胧不实,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不华。舌淡,苔薄,脉细弱[5]。

1.3 纳入标准 1)经CT或MRI等影像学明确诊断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2)符合失眠的中医诊断标准和症候学诊断标准;3)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晓且同意参与临床研究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 1)有神志障碍或精神障碍的中风患者;2)伴有严重心肺疾病的中风患者或伴有严重吞咽障碍、失语等不能正常交流的中风患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口服阿普唑仑,睡前1片,1次/d,2周为1个疗程。

1.5.2 观察组 温针灸加耳穴压丸。针刺取穴以百会、神庭、印堂、足三里、三阴交、内关、神门为主穴。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采用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的华佗牌毫针,取0.3 mm×40 mm的1.5寸。毫针直刺,采取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给予内关和三阴交温针灸治疗,采用衡水丰帆医疗器械商贸有限公司生产的野生蕲艾条,将每条艾条分成2 cm长的小段,放置于内关和三阴交穴位的针柄上,治疗时间30 min,1次/d,治疗后给予耳穴压丸,选取脑、心、脾、神门穴,采用河北贺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王不留行籽耳穴贴,每穴贴1个,共治疗2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入组当天及治疗后抽取各组患者静脉血3 mL,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5-HT和GABA的含量。采用匹兹堡睡眠量表,总分范围为0~21分,得分越高说睡眠质量越严重。

1.7 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疗效标准[6]。临床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 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显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增加不足3 h;无效:治疗后无明显改善或反而加重。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数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指标比较 治疗后2组总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5-HT与GABA含量的比较治疗后,2组血浆5-HT与GABA含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血浆5-HT与GABA含量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3 结论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匹兹堡睡眠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血浆5-HT和血浆GABA的含量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观察组治疗后比对照组治疗后疗效显著,得出结论温针灸联合耳穴压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疗效显著。

4 讨论

失眠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长期睡眠不足将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中医学中脑卒中后失眠属于“中风”“不寐”的范畴,中医认为该病主要分为5个症型,分别如下: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胆气虚、痰热内扰、肝郁化火。而脑卒中后失眠主要是由于肝气郁结,气血失和,心失所养,阴阳失调,阴虚不能纳阳,阳盛不能入阴导致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心脾两虚症型最多见。本研究应用温针灸及耳穴压丸治疗失眠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百会穴,位居巅顶,归属督脉,督脉“入络脑”,有醒脑开窍,升提阳气之功,是宁心调神之要穴,为治疗失眠的首选穴;印堂穴能通调十二经脉之气,可宁心安神、调神益智;神门穴,手少阴心经原穴,具有养心安神要穴的作用;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穴位,可以调理全身气血运行,又因为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相表里,故足三里可以调理脾胃,改善脑卒中后患者气血阴阳俱虚的情况;三阴交,是肝脾肾三阴经交会穴,可以调补肝肾、健脾益气,治疗神经系统多种疾病;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穴位,该穴位主治肝火过盛导致的情志疾病,可以疏解患者的情绪,而往往心脾两虚患者会出现优思过度的情况,思虑过度导致肝气郁结,故可以配合太冲穴疏肝解郁。艾灸的作用明确,吴小丽[7]文章指出艾灸具有芳香温通经脉、行气活血开窍、调和脏腑阴阳的作用,同时能够改善大脑血流动力学、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结构、调节精神情绪。故通过针刺加艾灸的方法达到调和阴阳、调节脏腑的作用,多项研究明针灸对异常的生物节律有良好的调节作用,针灸治疗失眠的机制和作用,在于具有宁心安神,调和阴阳,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的作用,耳穴压丸取脑、心、神门、脾具有调节脏腑营养气血的作用,通过捏压粘贴在耳穴上的王不留行籽等产生缓慢持续的刺激且可以通过延刺激时间以弥补刺激强度的不足,从而达到平衡阴阳,宁心安神,改善睡眠的作用。由于西药治疗失眠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及成瘾性,温针灸及耳穴压丸治疗可以调理全身气血运行,不存在成瘾性,故具有一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李成英,朱海平,王国香.压灸百会穴对脑卒中后失眠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2017,16(4)39-41.

[2]张莺,李星凌,房连强,等.PSQI量表评价五行音乐结合耳穴贴压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疗效[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8):3063-6065.

[3]刘永锋,马晓明,闫兵,等.针刺配合艾灸百会穴治疗中风后失眠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3):270-272.

[4]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34(3):184-186.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34.

[6]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08-216.

[7]吴小丽,陈捷.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9)63-65.

猜你喜欢
耳穴温针灸失眠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耳穴压豆功效多
温针灸配合肩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帅焘运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失眠150例临床观察
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推切刀治疗狭窄性腱鞘炎35例疗效观察
管遵信耳郭视诊诊断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