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口译焦虑研究综述

2020-06-24 12:14苏根英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苏根英

(吉首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总体而言,外语学习焦虑研究呈现两个趋势:一是将外语学习焦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解释分析,研究焦虑与被试的整体表现、焦虑与影响外语学习的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二是研究听、说、读、写、译各项具体语言技能中的外语学习焦虑,如听力焦虑、阅读焦虑、说话焦虑和写作焦虑等。本文考查国内关于口译译员或学员焦虑现象的研究,尝试总结当前国内研究要点,发现当前研究不足,预测将来研究方向。

一、统计与分析

本文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依据,以主题为“口译焦虑”“交替传译+焦虑”“口译+心理因素”“口译+压力”为检索项,检索到期刊论文82篇,经过人工筛选,选出有效期刊论文75篇,论文发表时间分布见图1。

图1显示了2004年至2018年间有关口译焦虑的论文发表数量。由此可见2004年至2010年期间为口译焦虑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初期,此间研究进展缓慢。2011年至2013年这三年为研究的高峰期,研究成果较丰硕。后期研究热度回落,到近三年又渐渐回暖,可以预见接下来的研究会进一步发展。

口译焦虑研究比较重要的学者是康志峰,他的9篇关于口译焦虑的论文占全部检索文献的10.8%。共现网络显示的重要关键词有口译焦虑、口译过程、口译教学等。

回顾国内关于口译焦虑的研究,总体来说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研究要点。

二、口译焦虑量表的研制

作为一种特定情境与技能的外语焦虑,口译焦虑的相关测量研究常采用一般焦虑量表或外语学习焦虑量表,如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艾森克人格问卷(EPI)的焦虑分量表、外语课堂焦虑量表等。但是由于口译的即时性、多任务性等特点,需要专门的口译焦虑量表来更准确地测量口译中的焦虑[1](58)。

康志峰在博士论文中依据Gile(1995)的认知负荷模型理论、Cassady和 Johnson(2002)的测试焦虑模型等,设计了听焦虑量表和译焦虑量表[2](259-264),但是这两个量表缺少信度和效度检验,且主要针对口译考试焦虑。鉴于此,董燕萍等设计了针对口译一般焦虑的口译焦虑量表[1](58-61),并通过了信度和效度检验。量表主要围绕三个维度来测量口译焦虑:口译的艰巨性、服务性以及口译的一般自信。邓媛等则具体针对交替传译的实践特点,开发了交替传译认知加工焦虑量表,并通过构造分析和效度检验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测[3](451-462)。此研究考察口译认知加工的全过程,认为交传中存在听焦虑、记焦虑和译焦虑三个构造因子,这三种焦虑分别体现在口译认知加工中的接收屏障、存储过滤以及转换障碍上。由此可见,以上三个量表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康志峰重点关注口译考试过程中的焦虑,董燕萍等考察口译中的一般焦虑,而邓媛等则考察口译认知加工过程中的焦虑。三者呈从具体到一般、从外在表现到本质内涵的发展途径。

口译焦虑量表的研制是测量口译焦虑的基础,必须重视。今后的研究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重点,选择上述量表或自行研发口译焦虑量表。例如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商务英语口译有着“英语与商务”“知识与技能”“商务与文化”等多重维度,同时由于其即时性、多任务性和专业性,更容易激发学生译员的焦虑情绪[4](18-19),因此可以研发商务英语口译焦虑量表。

三、口译焦虑形成因素

口译焦虑的形成原因是研究重点之一。上述口译焦虑量表中的各因子或维度可以理解为口译焦虑形成的部分因素。除此之外,学者还分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口译焦虑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更细致的划分。

从宏观角度来看,康志峰将口译焦虑动因分为言外因素(包括心理因素、认知因素、环境因素等)和言内因素(包括口音、信息量、语速等因素),口译初学者,言内因素引起焦虑的比率达到80%—100%[5](82-83)。

从微观角度来看,王晓露则探究口译工作压力的来源,根据口译工作的职业特性,口译压力主要来自于会议主题的专业性、源语语篇的难度以及口译的工作方式(如同传、远程口译等)[6](20)。孟建国、康志峰从微观角度考查了口译焦虑中的听焦虑,认为听焦虑主要来自于听觉音辨的差异性(如同音异义词或近音异义词的混淆造成的音辨差错)、词汇的匮乏性、听音模式的惰连性(即听觉注意产生惰性)、注意力的分散性、听觉认知技能的非娴熟性以及信息的多样性和延展性等[7](82-85)。

关于专门英语口译焦虑,苏根英在《商务英语口译教学中学生译员的课堂焦虑研究》一文中[4](19),将焦虑原因归为语言、技术和心理三个因素,认为商务英语本身的特性、口译认知的复杂性以及对口译的错误认识等都会造成学生在商务英语口译课堂中的焦虑情绪。

四、口译焦虑的影响效应

在口译与焦虑的关系方面,可以根据口译与焦虑的方向性大致分两类,一是口译的一些特性引起焦虑,二是焦虑影响口译表现。口译引起焦虑在前面关于口译焦虑的成因中已有涉及,此部分重点关注口译焦虑对口译效果的影响。

通常的观点是焦虑与口译表现负相关,即口译焦虑作为一个整体变量负面影响口译表现,焦虑程度越高,口译效果越差。邓媛、朱建平考查了口译认知加工焦虑与口译策略之间的关系[8](107-112),他们将口译认知加工焦虑分为听、记、译焦虑三个因子,发现学生译员的总认知加工焦虑与口译策略能力呈显著负相关,并且相关程度高达-0.78(P<0.01),其中译焦虑的相关程度最高。焦虑对认知加工的源语理解阶段和译语加工阶段的认知策略都产生影响。焦虑状态下,分析推理认知策略、记忆和演讲相关策略的使用值下降明显,但是部分修正补偿性认知策略,如有意拖延译语时间或干脆放弃部分信息等策略则显著上升。 此外,董燕萍、蔡任栋[9](80-82)和吴昊[10](109)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口译焦虑与口译绩效显著负相关。

与其他研究者将口译焦虑作为一个整体变量不同的是,康志峰摈弃了焦虑整体论,认为焦虑有级度之分[5](83-85)、[11](20-21)、[12](79-80)。 康志峰认为口译焦虑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度,中焦虑对口译操作产生促进效应,高焦虑和低焦虑则对整个口译过程有负面影响。具体而言,高焦虑和低焦虑都会干扰信息记忆过程,并导致记忆、再现、转换等方面的不正常现象。中焦虑则“起着促进作用,因为适度的焦虑能够激活控制语言区域的脑细胞”[5](85),从而使大脑神经处于中等兴奋模态。

龚龙生的研究综合了口译焦虑的方向性[13](41),认为一方面口译的源语因素以及对口译译员的精力和体能的高要求会引起焦虑;另一方面焦虑、压力会对口译译员产生生理、情绪、行为方式和认知等四个方面的负面影响。所以口译焦虑和口译错误容易引起“雪球效应”,形成“压力—错误—压力的恶性循环”。

五、应对口译焦虑的措施

鉴于口译活动能显著引起焦虑,而口译焦虑与口译绩效显著负相关,如何减少口译焦虑成为研究要点之一。

(一)口译现场的应对措施

许明武、左洪芬探讨了口译译员在口译现场可以采取的“减压策略”[14](78-81),如采用译语添补、重复、延长策略使思考时间延长,采用询问、变通、纠错策略使思考内容简化,从而达到减压效果。

(二)口译教学中的应对措施

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减少和应对口译焦虑是口译教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听焦虑是口译焦虑的一个因子,也是花亮、戴惠萍的研究内容[15](177-180)。 他们在研究如何减轻口译学生的听力焦虑时,将学生分为分区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进行对照实验。分区教学即将语音室划分为互动区、自由区和放松区三个区域,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区域。互动区为主动参与讨论的同学就坐区;自由区为希望老师提问,但是不愿主动参与的同学就坐区;放松区为不喜欢老师提问区域。分区教学的目的是创造相对宽松的课堂环境,减缓学生在听力活动中的焦虑。研究结果显示分区教学组学生的听力焦虑水平显著低于传统教学组,听力理解成绩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

康志峰、邱东林则关注口译焦虑中的译焦虑[16](81-84)。他们建议在口译教学中采取“AA+EA”策略,AA是指交传中对个体的焦虑关注和焦虑调节,EA则指兴奋关注和兴奋调节。焦虑关注指的是关注到焦虑情绪的个体;焦虑调节是对高焦虑和低焦虑的调节,目的是降低高焦虑学生的焦虑情绪和提高低焦虑学生的自我关注和调节。兴奋关注指的是关注到兴奋情绪的个体;兴奋调节指的是“对交传个体高度兴奋和低度兴奋情绪的管理以及调节作用”[16](81)。实验表明AA+EA策略对提高口译效果有显著作用。

六、国内口译焦虑研究的不足

(一)理论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较少

总体来看,我国关于口译焦虑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以理论研究为主,主要涉及对口译焦虑的成因、表现和应对措施的思考。实证研究相对较少,且还处于研制口译焦虑量表阶段。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看到更多实证研究,能研制出权威的口译焦虑量表,并在实验中不断地验证不同场合下的口译焦虑情况,发现切实减轻口译焦虑的措施,同时对新的教学环境下(如多媒体、网络教学等)的口译焦虑开展对比研究和实证研究。

(二)单一学科研究较多,交叉学科研究较少

当前研究主要领域是口译教学和测试学,较少涉及认知科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如果能从交叉学科角度研究口译焦虑,会有更多的启发和发现,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看到更多的学科融合和借鉴。

(三)学生译员研究较多,职业译员研究较少

由于研究者主要是高校教师,同时由于口译的职业特点和职业译员的稀缺性,学生译员成为最理想也是最普遍的研究对象。但是对于口译焦虑而言,关于职业译员的焦虑研究必不可少,职业译员的焦虑状况与学生译员的焦虑水平的对比,应对焦虑所使用的不同口译策略等,都可以成为研究重点,也能够给学生译员的口译焦虑研究带来新思路和新启发。

本文在对国内口译焦虑研究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当前口译焦虑研究的几个要点,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口译焦虑是影响口译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口译焦虑,尤其是口译教学中学生译员的焦虑,有利于针对具体的情况采用对应的教学策略,减少焦虑现象,提高口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