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A-co-SMA)作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可行性研究

2020-06-24 08:45惠生艳
山东化工 2020年10期
关键词:转折点电导共聚物

徐 洋,惠生艳,杨 珊

(渭南师范学院 化学与材料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表面活性剂同时带有亲水和疏水基团,这种两亲性分子能在水-空气界面上定向排列,引起水的表面张力显著降低[1]。表面活性剂被广泛应用于科研和生产的各个领域,例如:皮革制造、石油工业、农业、建材、环保、食品、化妆品、生物医学等[2]。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相对分子质量103~106)大多数无毒或低毒,有较好的研究和应用前景[3-5]。合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中两亲性无规共聚物的制备相对简单[4]。本文以丙烯酸(AA)和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SMA)为单体制备无规共聚物P(AA-co-SMA),探讨其作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可行性。共聚物结构用红外(IR)光谱法表征,单体投料比对聚合物临界胶束浓度(CMC)和表面张力的影响用电导法和表面张力法研究。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AA,分析纯,济南世纪通达化工公司;SMA,分析纯,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公司;无水乙醇,分析纯,天津天力化学试剂公司;偶氮二异丁腈(AIBN),分析纯,上海山浦化工公司;纯水,室温下表面张力72.8 mN/m、电导率1.2 μS/cm。

超声波清洗器,KH-100E,昆山禾创超声仪器公司;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DF-101S,巩义予华仪器公司;红外光谱仪,Tensor II,德国Bruker;表面张力仪,DCAT11,德国DataPhysics;电导率仪:DDS-307,上海仪电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2 聚合物制备

在10 mL的离心管中依次加入1.0 mL的AA、一定量SMA(单体AA质量的5%、10%、15%、20%和25%)、单体总质量2%的AIBN及一定量无水乙醇(单体浓度0.35 g/mL),混匀后60 ℃聚合24 h,得到透明、粘稠的聚合物溶液。倾出聚合物溶液至烧杯中,搅拌下加入一定量无水乙醇,静置1 h后倒出上清液,收集沉淀并于室温真空干燥,得到白色固体聚合物。将5种投料比的P(AA-co-SMA)依次记作PAS-5、PAS-10、PAS-15、PAS-20和PAS-25。

1.3 IR测试

单体AA、SMA和聚合物P(AA-co-SMA)的红外(IR)光谱用衰减全反射(ATR)法测试,波数4000~600 cm-1,扫描16次。

1.4 临界胶束浓度测定

称取5种投料比的P(AA-co-SMA)聚合物并配制一系列浓度的溶液,用电导法和表面张力法分别测试其CMC。电导法:用电导率仪测试溶液的电导率(σ),作σ-浓度(C)曲线求CMC。表面张力法:参考文献[6]方法测试溶液的表面张力(γ),作γ-C曲线求CMC。

2 结果与讨论

2.1 结构分析

单体AA、SMA和共聚物P(AA-co-SMA)的IR谱图如图1所示。对比SDBS谱库中AA和SMA的IR谱图[7]可知,共聚物P(AA-co-SMA)的IR谱图与两种单体的皆有较大差异,且未见烯烃特征峰出现(ν(=CH)峰3100~3000 cm-1,ν(C=C)峰1680~1620 cm-1[8]),这表明共聚物制备成功。对共聚物的IR谱图中各吸收峰归属如下[8]:2958 cm-1为νas(CH3),2928 cm-1为νas(CH2),2856 cm-1为νs(CH2),1706 cm-1为ν(C=O),1452 cm-1为CH3和CH2的变形振动δ(CH),1247 cm-1为AA链段上ν(C-O),1170和1043 cm-1为SMA链段上νas(C-O-C)和νs(C-O-C),805 cm-1为共聚物主链上C-CH2-C结构中CH2的面内摇摆。对比图1c和1d可知,随着SMA投料量的增加,2958、2928、2856 cm-1三峰的强度明显增大,1247、805 cm-1两峰略有增大,这是由SMA的疏水烷基长链引起的。

图1 单体AA、SMA和聚合物P(AA-co-SMA)的ATR-IR谱图

2.2 临界胶束浓度

2.2.1 电导法

图2 不同投料比P(AA-co-SMA)的电导率-浓度曲线

室温下,不同投料比P(AA-co-SMA)的电导率-浓度关系曲线见图2。由图可见,随着C增大,5种聚合物的σ-C曲线均有两个明显的转折点:第一转折点在~0.01 g/L处,第二转折点在~0.1 g/L处,之后σ基本不变。结合溶液的溶解状态可知,第一转折点应为聚合物的CMC,第二转折点应为聚合物最大溶解浓度。由于P(AA-co-SMA)上AA单元带有可电离的侧基-COOH,故该聚合物为聚电解质,其在水溶液中可电离出H+而成为带-COO-的聚阴离子,二者皆为导电粒子。在CMC之前,随着C增大,体系中导电粒子数目逐渐增多,故而σ逐渐增大;随着C增大到CMC,聚阴离子开始聚集成胶束,由于胶束的尺寸比聚阴离子大得多,其迁移速率大大降低,导致σ-C曲线出现第一转折点;在CMC之后,胶束逐渐增多,受限于导电粒子的迁移速率,σ-C曲线的斜率远小于CMC之前;当体系中胶束数量饱和时,σ-C曲线出现第二转折点,随后体系中聚合物不再溶解,导电粒子不再增多,σ基本不变。综上,5种投料比的P(AA-co-SMA)的CMC为~0.01 g/L,溶解度为0.09~1.1 g/L,二参数值皆较小,且随投料比的变化也很小。

2.2.2 表面张力法

图3 不同投料比P(AA-co-SMA)的表面张力-浓度曲线

室温下,不同投料比P(AA-co-SMA)的表面张力-浓度关系曲线见图3。由图可见,随着C增大,5种聚合物的γ〗均减小,γ〗-C曲线上有两个明显的转折点,对应的C与电导法结果一致,之后γ〗不再减小。结合电导法确认,第一转折点为CMC,第二转折点为溶解度。因P(AA-co-SMA)同时具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故而能够溶于水、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从图3中可见,尽管5种P(AA-co-SMA)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且CMC较小,但对表面张力的降低能力均很小,CMC时γ〗最低为71.9 mN/m,溶解度时γ〗最低也才70.6 mN/m。由此可见,SMA单元对聚合物的疏水性贡献很大,使其水溶性较差、在气/液界面上铺展困难,故而CMC较小、对水的表面张力降低能力较差。与小分子表面活性剂CMC时的γ〗值[6]比较,P(AA-co-SMA)的表面活性太差,不适宜作为表面活性剂。

3 结论

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成功制备了5种投料比的无规共聚物P(AA-co-SMA),通过电导法和表面张力法测得5种聚合物的CMC为~0.01 g/L、溶解度为~0.1 g/L,然而聚合物对水的表面张力的降低能力太差,不能作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猜你喜欢
转折点电导共聚物
超声脉冲电导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基于IEC标准的电阻表(阻抗表)和电导表的技术要求研究
余有画说
青春的一场告别仪式
我国中等收入陷阱解构:收入分配与库兹涅茨转折点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型不可逆示温材料的研究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超声电导仪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研究
不同β晶型成核剂对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的改性
EPDM接枝共聚物对MXD6/PA6/EPDM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聚乙二醇嵌段长碳链二酸共聚物的合成与酶降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