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中学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思考

2020-06-24 10:55尼玛
锦绣·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农村

尼玛

摘 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使小学生受益终生。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所形成思想和行为将会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当前我国很多农村寄宿制中学的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令人担忧,不但在生活学习上遇到各种困扰,还表现出不文明、打架斗殴等现象,对此需要有效的解决。具体来说,要健全各类管理制度,注重发挥班主任教师的榜样指导力量,加强行为常规训练,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引领学生们要积极向上,从而促进农村寄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中学;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

引言

为了我国基础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在部分城市、地区出现了一批寄宿制中学,它能使学生有更多时间在学校学习,而且由于学校规模大,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在中考后进入中学继续读书。对于寄宿制的中学学校,学生远离父母、有很多不适应,例如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变、人际关系的疏远、学习任务的加重以及竞争压力过大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寄宿制中学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将會产生深远的影响。

1 健全各类管理制度,规范日常行为习惯

寄宿制学校中学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还需要学生对各类管理制度进行健全,特别是在学生日常行为这一方面更是要着重完善,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养成较为良好的生活态度以及学习态度,促使学生日常行为得以规范,最大程度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完善且科学的规章管理制度,能够更好地规范学生行为习惯,让学生行为习惯意识得到提升,长期以往下去学生主观能动性也就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且还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调整与管理[1]。为此,寄宿制学校可以积极完善《学生行为规范》《学生日常守则》《宿舍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而班级则可以结合班级实际来制定出相应的卫生值日制度,以此来进一步规范学生行为习惯,真正让其在学校养成较为良好的行为习惯,真正做到上课认真听课、保护公共卫生环境、文明待人、节约粮食等行为习惯。

2 发挥班主任教师的榜样指导力量,以身作则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教师要想将学生造成什么样的人,其自身也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之所以会如此说,是因为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对象之一,也是最为直观的模范和榜样,其行为举止会直接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尤其是长时间与家人分离的寄宿制中学生而言,其更加容易受到教师影响。为此,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创新与实践,还应该要加强师德教育,让教师在养成教育过程中展示出较为良好的人生态度以及生活热情,这样学生就能够从中受到感染,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以及行为举止,从而也就能够有效地实现养成教育的创新与实践[2]。总之,农村中学班主任教师本身一定要发挥出自身榜样指导作用,通过以身作则的示范带头作用让学生能够养成较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说,教师在校期间决不抽烟、对于校内地上垃圾主动捡拾等,通过这种耳濡目染的方式来让学生受到感染,进而也就能够真正实现养成教育的创新与落实。

3 做好行为常规训练,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好的行为习惯是一种无意识的日常行为规律,往往通过对某种行为的不断重复而获得,因此,养成好习惯需要不断地重复良好的行为。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在校的时间较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重点在学校,学校可通过周会、班会、文娱体育活动、社会调查、小发明创造等活动的开展,在群体性活动中培养其与他人合作共事、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由于农村寄宿制学生很多都是留守儿童,他们长期缺少父母在身边的关爱,难免会存在孤僻、极端等情绪,所以群体性活动的开展可以引导他们的心态变得更加开朗和阳光[3]。学校可通过讲事实、摆道理的方式,邀请成功人士现身说法或学生自我体验,进一步强化训练、反复强调,逐步提高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家庭、学校、社会每位成员,都有教育学生的责任,要严格要求学生,对他们身上存在的细小问题或毛病要坚决指出,并要求其尽快改正。

4 通过校园文化引领学生们要积极向上

每学期关于素质教育的学校专题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的范围尽量宽大深入,主题鲜明,细化内容设计。例如学校各处的宣传栏是德育渗透的“排头兵”和窗口。再如校园文化艺术节是每个学校学生的重大节日,这时候他们可以尽情玩耍,积极表现,赛出佳绩,这是他们期待已久的释放压力的一场盛会,也是他们彰显个人魅力的美妙时刻。校园文化艺术节在全校范围内让学生整体参与,场面很大气,活动内容设计全面,就会全方位地搅动学生的激情、活力、彰显力及凝聚力等[4]。再如班级文化建设的要求应该简洁明了,素雅洁净,学习主要场所的主题鲜明,装饰适当,班级格言雅致,健康积极向上。宿舍文化建设首先应该强调卫生第一,其次突出生活气息,讲究格调雅致。劳动能力方面,鉴于学校特殊的空旷优势,有大片闲置的田地,适当在周末安排一些体力活动,对田地种植的种类、类型、范围可适当要求,到收获季节进行适当评比。既培养了他们勤劳的习惯、情趣、竞争意识,也美化了校园,符合寄宿制中学的学习和生活特点。与此同时,校园文化自身渗透着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科学知识,学生在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中,通过不同思维的不断碰撞,在寻找个人与集体、社会的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整合自己的思想与价值体系,从而逐步深入地认识社会、认识人生。

结语

综上所述,养成教育对于农村中学寄宿制学生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而要想真正实现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创新与实践,则需要提高认识、有效的手段来真正将养成教育落到实处,以此来进一步帮助学生养成较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朱福学,俞典全,李兴武.薄弱中学住宿生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6(03):101.

[2]钟成宝.农村寄宿制中学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7(05):52.

[3]蒙春竹.农村中学留守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初探[J].吉林教育,2018(02):76.

[4]魏晋海.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浅析[J].发展,2017(01):117.

猜你喜欢
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刍议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的几个转变
浅议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意义
游戏角色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作用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