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社会礼物馈赠形式及其文化涵义

2020-06-24 10:55海妮玛提·叶尔包利
锦绣·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哈萨克

摘 要:礼物交换研究一直以来是人类学界关注的热点,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礼物馈赠现象见于世界各地。然而,不同民族所采取的形式则根据其文化母体的不同而不同。哈萨克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在其悠久的游牧生涯中创造出了很多本民族的文化及习俗,不管是日常生活还是各项人生仪式,礼物馈赠与交换始终与他们相伴相随,成为了他们文化和生活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哈萨克社会中的非仪式化馈赠及仪式化馈赠作为中心点,通过论述哈萨克部落社会不同情境下的礼物馈赠习俗并分析其背后所表征的文化涵义。

关键词:礼物馈赠;哈萨克;阿吾勒;游牧生计

Abstract:The study of gift exchange has always been a hot topic in the anthropological community.As a social phenomenon,the phenomenon of gift giving is seen all over the world.However,the forms taken by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vary according to their cultural mothers.As a member of the Chinese nation family,the Kazakhs have created many national cultures and customs during their long nomadic career.No matter daily life or various life rituals,gifts and exchanges are always with them.Beca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ir culture and customs.Therefore,this article takes the non-ritualized gifts and ritualized gifts in Kazakh society as the center point,and discusses the gift-giving customs in the different contexts of Kazakh tribal society and analyzes the cultural meanings behind it.

Key words:gift giving;Kazakhstan;Awul;nomadic livelihoods

一、哈萨克社会非仪式性場合中的礼物馈赠

(一)迁徙路上的食物分享——“耶如勒克”

“耶如勒克”在哈萨克社会中特指“乔迁”之礼,这是一种古老的食品馈赠习俗。因哈萨克人自古以来就是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他们会随着季节的变更,在四季牧场之间转场迁徙。哈萨克人转场都是以“阿吾勒”为单位进行的。“阿吾勒”是哈萨克游牧社会内部最基本的生产单位。每当到了转场的季节时,所有人家都会忙于转场的准备事宜,但有时候个别人家会因为一些事情没有及时处理完而延迟转场的时间,这时一个“阿吾勒”的其他人家不会等他们,他们依然会按照原先拟定的时间共同出发,等到留在原地的人家处理好事情赶上前面出发的“阿吾勒”时,他们的邻居便会给他们端来食物作为“耶如勒克”之礼。当哈萨克人在看到别的人家迁徙转场途中路经自己的毡房时,都会主动的询问他们的来处并拿来饮品和食物送给路经的客人。如果是晚上,还会热情的邀请客人留宿在家中,第二天还会精心的喂养好客人的马匹,热情的送行。

(二)见面时的情谊——“阔热木德克”

“阔热木德克”在哈萨克语被译为“见面礼”,“阔热木德克”在哈萨克语里被翻译为“见面礼”。在过去物资匮乏的哈萨克社会中,倘若一个人得到了一个新的物品或者是其他人所没有的物品,例如某个人得到了一顶精美的毡房、矫健的骏马或者是屋子里新添了家用电器,他将有权利会向第一个看到这个物品人索要礼物,或者是在他带着这件新物品回到自己“阿吾勒”里向大家去展示自己所得到的新物品时,他可以向看到这件新物品的亲好朋索要“阔热木德克”,被索要“阔热木德克”的人是不能拒绝他的要求,必须尽力的去满足他的要求。

当然,向别人索要“阔热木德克”的缘由不能是自己得到了一件价值过小的东西,以开玩笑的形式向对方提出自己想要“阔热木德克”的想法,这时对方便会慷慨的拿出“阔热木德克”赠礼。这就意味着在哈萨克社会里,如果一个人能向另一个人索要“阔热木德克”,那么这两个人一定是关系亲近,明白彼此心意的,他们意在通过“阔热木德克”赠礼的这种方式更加拉近自己与对方的关系。因此,关系不是那么好的两个人之间也会形成某种他不会向我索要“阔热木德克”,我也无需给他赠送“阔热木德克”的默契。

(三)报喜者的回馈——“取以其”

“取以其”在哈萨克语里大致为“恭喜”之意,它是哈萨克馈赠习俗中另一种具体的形式,这种礼物交换形式主要发生于各种可喜可贺的场合当中,它所针对的是首先得到某个得到一个令人高兴的好消息时,包喜讯的这个人将有权向发生喜讯的主人索要礼品,这种索要的礼品就被称作是“取以其”。还有一种情形是某个人自己身上发生了好的事情,他将这个喜讯告诉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时,也可以问他们索要“取以其”。

二、哈萨克社会非仪式性场合中的礼物馈赠

“每一个个体总是共时性或历时性地被置于其社会之群体。为从一个群体过渡到另一个群体以便与其他个体结合,该个体必须从生至死,始终参与各种仪式。”2在哈萨克社会里,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到长大为人,经历了出生礼——摇篮礼——走路礼——割礼(男孩)/耳环礼(女孩)——婚礼——葬礼等一系列的过渡仪式。在这些仪式里,礼物的赠予与交换始终是相伴相随的,它承载着社会生活中多种文化的复杂信息,伴随着人们的交往活动默默体现着它的存在价值与文化价值。接下来笔者主要就哈萨克社会中生育馈赠、成人礼馈赠及婚礼馈赠作出相关论述。

(一)摇蓝礼——哈萨克社会生育馈赠

在哈萨克原始社会,人丁的兴旺是直接关系到部落社会的生死存亡,因此,哈萨克格外的重视新生儿的诞生,一般都会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三天或者第七天后举行摇篮礼。哈萨克族摇篮礼的一般不会太大,主要邀请一些“阿吾勒”内辈德高望重的哈萨克族老年妇女、女性亲朋好友和街坊邻居前来参加。前来参加的一些年纪较大的中老年妇女要将“恰秀”撒在孩子的摇篮上,“恰秀”在哈萨克语里是“抛撒”的意思,抛撒“恰秀”其实就类似于汉族婚礼上向新郎新娘抛撒谷物、豆类等粮食作物的仪式,只不过哈萨克人抛撒的是糖果等喜品。所有前来参加摇篮礼人都要争着去抢喜品,特别是那些跟随长辈一起应邀的孩子们,意为沾沾主人家的喜气,分享主人家的喜悦。客人们还会带来布匹衣料、茶叶、糖果、奶制品、面制品、成衣、漂亮的纽扣、串珠以及猫头鹰的羽毛等礼物,他们进门以后,一边喊着新生儿的名字,一边向屋里的女主人交上自己带来的礼物,看着孩子,祝福孩子能够长命百岁。

接着,这位老年妇女会用加了盐的温水来给孩子洗澡,家里如果有肥皂就用肥皂。加盐是因为这样能让孩子皮肤的愈合能力变强,皮肤能够变得更为光滑。洗完澡再将孩子的身体擦拭干净,然后用羊尾油抹在孩子的身体上,羊尾油是哈萨克人最好的润肤露,抹了羊尾油孩子的皮肤不容易皲裂。孩子降生后的四十天都要如此洗澡。接下来这位老妇在把孩子放进摇篮之前,要轻轻地去拉扯孩子的四肢后,这样做是为了孩子能够长得结结实实,然后婴儿会穿上她的“脐带妈妈”送来的特制的衣服——“衣特杰衣叠”。“衣特”在哈萨克语里是“狗”的意思,而“杰衣叠”则是“衬衫、衣服之意”。“狗衬衫”在做法上不算太讲究,但在选料上一定要用最柔软的布料缝合而成,颜色一般为纯白色的,领子呈大“v”形,象征着孩子未来人生道路畅通无阻。尺码上一般都是做成宽宽大大的,为了防止膈到孩子的皮肤,针脚一般都是缝合在外面。“狗衬衫”是脐带妈妈送给孩子的第一件比较正式的礼物。

(二)割礼——哈萨克社会成人礼馈赠

割礼是哈萨克族男孩在5—7岁间举行的一种礼仪,割礼即割除阴茎的包皮。哈萨克族对割礼非常讲究,看作是仅次于婚礼的一一件大喜事,男孩的父母要宰羊宰马,设宴招待来宾。割礼前,受礼男孩的被褥要换成新的,房间打扫干净,除去尘土污垢,并给男孩穿上新衣服、头上和两肩插上猫头鹰的羽毛,腰间绑上白布带,骑上备有精致马鞍的小马驹,由一个人牵着去走亲串友,每到一家就大声叫主人的名字,通知他们参加自己的割礼,除了糖果、奶制品、面制品及布匹花毡等一般性礼物之外,前来的亲属们要根据自家经济情况给男孩赠送山羊羔、绵羊羔、牛犊、马驹等幼畜,或毛巾、布料、猫头鹰羽毛等礼物,还要在男孩的身上挂一根布条,等孩子回到家后身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布条,这一习俗在哈萨克族民间至今流传。哈萨克族割礼仪式一般在春秋季的单月举行,割礼那天,小孩的父母要把亲属送的各种东西挂在毡房四周,展示给参加割礼的人们,给孩子赠送的小马驹必须在一边耳朵打上特别的记号,这匹马驹长大后,便称作“割礼马”,参加割礼仪式的人们要一一向孩子表达祝福,而孩子的母亲在手术结束前,不能呆在家里。一切准备好以后,割礼正式开始。割礼一般由在这方面富有经验的男性长者施行,等到整个割礼仪式结束后,孩子的父母要给这位长者送礼物,表示感谢。

(三)婚礼——两个家族部落间的礼物交换过程

哈萨克人缔结婚姻要经历说亲——定亲——准备彩礼——送彩礼——出嫁仪式——迎亲仪式等一系列重要环节,其中礼物始终伴随着各项仪式的始末,担任着哈萨克人婚礼婚礼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在传统的哈萨克婚礼中,礼物交换主要体现于男女双方彩礼与嫁妆交换、用于各项仪式的特定礼物(包括用来款待客人的宴席)、婚礼双方与宾客间的礼物交换以及双方亲人所送的“帮礼”这四类。

①男女双方彩礼与嫁妆交换:男方的彩礼主要是牲畜和送给女方结婚用的各类生活用品,包括挂毯、帐幔、被垫、花毡以及新娘四季的衣服等。在男方彩礼中,牲畜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哈萨克族过去曾经有过“哈棱马勒”的婚俗,意为“很多牲畜”的意思,“哈棱”在哈萨克语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多”的意思;第二种是“未过门的媳妇”的意思。而“马勒”被译为“牲畜”的意思。这是因为哈萨克族人习惯将牲畜作为礼物送给别人,特别是结婚时送给女方的彩礼,因此过去常用“哈棱马勒”来称呼彩礼。据史书记载,人们共同认同的彩礼标准大致是这样的:最多的给女方77匹三岁骒马,中等的要送女方47匹三岁骒马,最少的也得是17匹三岁的骒马。《史记》记载:“乌孙以千匹马聘汉女,汉遣女江都翁主”。公元前16世纪初的哈萨克汗国首领哈斯木汗曾说过:“我是草原的人,财物礼物一无所有,最有价值的就是马群,最好的食物就是马肉,最可口的饮料就是马奶,我最主要的消遣就是检阅我的马群”。可见牲畜对于哈萨克人的日常生活是不可缺少的。现如今,哈萨克“哈棱马勒”的彩礼习俗已经不再盛行,这种高额的送彩礼习俗经过时间的沉淀已经有所改变,它的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具有其阶段性和历史性。从过去借钱也要凑足较多的彩礼慢慢的转化为只要结婚的双方能够幸福美满,彩礼的多少都是可以通过协商来解决的,但牲畜依然是必备的礼品之一。

女方准备的嫁妆一般都是自己缝制的衣服、鞋子、花毡、被子、枕头,就连平時站房里面放针线的收纳袋都是女孩一针一线为自己织出来的,不仅女孩要为自己准备嫁妆,她们的父母也会帮她准备一份有意义的嫁妆,只不过富人会准备的多一点,奢侈一点。

②用于各项仪式中的特定礼物:在哈萨克婚礼中,每一个仪式环节可能都伴随着一种或多种形式的礼物馈赠行为。例如在最初的说亲环节里,当女方长辈初次见到新郎的时候,男方的嫂嫂、姐夫、婶婶会问女方索要初见新郎的“见面礼”,通常女方都会送钱、首饰给他们。这都是根据男方家里的经济条件所决定的。赠送的“见面礼”礼品将会由这些收礼的亲人自己去分配。说亲时赠送“见面礼”,既是对这些亲人引见新娘的酬劳与答谢,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女方娘家人对于男方以及这桩婚事的认可。订婚环节里女方要给男方家的客人吃一盆用煮熟的羊尾巴油、羊肝子混合而成的食品。她们会将羊肝放入沸水里面煮一次便拿出来,然后混着软绵绵的羊尾巴油端上来。这种食品在哈萨克语里被称作是“马衣包热”(油肝子的意思),在哈萨克文的“肝”的叫法与“弟弟、亲人”的叫法是一模一样的。吃了“马衣包热”就预示着这两家人从此刻起就是一家人了。在传统的哈萨克婚礼过程中,诸如此类的礼物馈赠行为数不胜数,它们对某项仪式的完整程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这些具体的环节,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更为鲜活的哈萨克民俗史。

③婚礼双方与宾客间的礼物交换:在哈萨克婚礼举办的一系列环节中,女方的正式婚礼为出嫁仪式,男方正式婚礼则是迎亲仪式,哈萨克语被称为“克也勒恩吐苏如托衣”,意为“迎娶媳妇的仪式”。在正式婚礼这天,婚礼双方都要从自己家族里悉心挑选几个妇女负责收礼、还礼与礼品记载事宜。这些妇女一定是这家人特别信任的人,不仅要与双方家长为至亲的关系,还得是家族里手脚麻利、熟知亲属网络关系并在这方面颇有经验的人。在哈萨克社会,送礼——收礼——还礼的事宜一般都会交由家里的女性负责,男人是绝对不会参与的。女人们通常会一手夹着花毡或者地毯、一手提着大包小包,领着家里的孩子走向结婚的人家。她们的包里一般放着几匹布,还会用布包裹着面食,奶制品、糖果及茶叶,有些人也会送上红包。负责收礼的妇女们一边要和到来的客人们行礼,接过他们的礼物,做好礼单的记录工作。还要提前把还礼的物品给客人装好,以防把客人的礼物给搞混。还礼一般也是花毡、地毯、糖果、奶制品、面制品、布匹等物品。

④双方亲人所送的“帮礼”:劳动量交换和劳动时间交换的差别也适用于礼物经济。劳动时间通常被当作礼物给出,它产生了在将来的某一时间还回劳动礼物的义务。哈萨克婚礼仪式繁杂,单靠一户家庭的力量是不可能顺利完成的,从定亲到完婚一系列仪式里,亲人所付出的劳务是不可缺少的,他们要负责帮助结婚的人家招待亲家、宰羊宰牛、洗碗做饭、端茶倒水、清点彩礼或者嫁妆及布置婚礼场面等事宜。

三、结语与讨论

在上述哈萨克社会礼物赠送及交换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体现其独特文化的方面。这些都是他们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为了满足群体的生活需要所创造和传承的生活文化,这些独特的文化向我们展示了哈萨克族极富魅力的迷人世界,它们既是传统的,又是不断变异的,是新生的,也是活态的。他们在特定的时代中不断的形成、传承、扩大然后演变着。即使是在现代化的今天,他们依然在改变的同时传承着一些古老的习俗习惯,这些古老习俗正是哈萨克族绚烂多彩的传统文化之体现,它们与其他各个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及行为特征,反映着这个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

参考文献

[1]马塞尔·莫斯(法)著,汲吉古译.礼物一一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 [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2]萨林斯著,张经纬、郑少雄、张帆译.石器时代经济学 [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10

[3]C·A·格雷戈里.礼物与商品〔M].姚继德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4]阎云祥.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M].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彭兆荣.饮食人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6]陈祥军.阿尔泰山游牧者——生态环境与本土知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7]苏北海.哈萨克族文化史 [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89.

[8]阿诺尔德·范热内普:过渡礼仪.张举文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丛刊编辑组.巴里坤哈萨克族风俗习惯.[M].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第1版

[10]热合木江·沙吾提,编.哈萨克族传统习俗文化[M].奎屯:伊犁人民出版社,2009.

[11]贾合甫·米尔扎汗.哈萨克族历史与民俗[M].烏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12]贾合甫·米尔扎汗.哈萨克族文化大观[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

[13]贾合甫·米尔扎汗.哈萨克族.新疆美术摄影室.1996

[14]何星亮.新疆民族传统社会与文化[M] .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

[15]帕提曼.哈萨克族民俗文化——暨哈萨克族研究资料索引(1879-2005).民族出版社

注释:

[1]阿诺尔德·范热内普:《过渡礼仪》,张举文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73页

作者简介:

海妮玛提·叶尔包利(1994—),女,哈萨克族,新疆哈密人,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17级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文化与文化遗产保护。

猜你喜欢
哈萨克
新疆哈萨克族民间音乐资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利用研究
哈萨克族马烙印文化研究
双语教育中哈萨克文化传承与建设研究
来自北疆牧区生活的全景描摹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传承人培养模式探究
与生灵共舞
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文化发展与传承问题
哈萨克民族传统熟食品的热寒属性探讨
对哈萨克高中生汉语听力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