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吉林镇薛家小学:墨香浸校园,书道育少年

2020-06-27 14:04邵小龙陈宏波虞夏骏
中国德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碑帖书法家书写

邵小龙 陈宏波 虞夏骏

坐落在书法名家沙孟海故乡的宁波市古林镇薛家小学,秉承“育儒者之智,奠人生之基”的办学理念,历经十余载的研究、实践、打磨,如今形成了以仁爱、厚学、体健、和美为育人目标的校本书法教育体系,通过文化浸润、课程建设、活动拓展等途径,健全书法育德的特色培育机制,助力学生道德成长。

一、文化浸润,翰墨飘香

学校为弘扬书法艺术,推进书法特色学校建设,在“水墨浸润”理念的引领下,积极改善校内人文环境,通过特色建筑、教室陈设,设置书法学习情境,全力打造书道育人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时时处处可以品书法、学书法、练书法,感受传统文化、沉淀人生智慧。

走入薛家小学,一眼便可看到由书法家倾情撰写的“健美”二字,希冀每个进入薛家小学的学生都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都能崇尚体美、心美、行美,不懈追求美、创造美,实现自我价值。校园深处,彰显我校书法气息的石书卷、水墨兰亭、书法室等特色建筑,使学生随处都可以感受到浓郁的书法文化气息。室外标志性建筑水墨兰亭的地面和亭外书法台均由特殊青砖铺成,为学生蘸水练字提供方便。学校每条走廊的墙壁上都有一块小的练习专区,学生们可随时随地研习书法、交流技艺。室内古典和现代两种风格的书法教室,可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书法长廊常年展示着在读学生的作品,历年优秀书法作品则藏于学校的书法陈列室中,供学生随时品鉴、汲取精髓。

课余时间,不论是室外的水墨兰亭,还是室内的书法教室,亦或介于两者之间的书法长廊,总会挤满了练习书法的学生。在古林镇薛家小学,书法已深入师生的日常,学生的身、心、智、趣均得到了长足发展。

二、墨香课程,全面发展

书法作为中圉特色的文化艺术,是中华文化比较有代表性的人文标识。2008年以来,学校将书法教育作为办學特色,创设墨香校本课程,按学段、书写工具设置课程内容,自编书法研习的基础教材和拓展教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一)教材编制系列化

学校编制的系列校本教材,有帮助学生夯实基本功的《写字练习册(基本笔画)》和《写字练习册(偏旁部首)》基础教材,也有帮助学生了解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历代著名碑帖解读》《100个书法家故事》拓展教材。

《写字练习册(基本笔画)》和《写字练习册(偏旁部首)》是学校书法练习的基础教材。这套教材一是用于低年级学生书法课,让学生从汉字的基本笔画开始学习和练习,旨在让学生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二是用于中高年级学生每天的午自修的巩崮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对书法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选择这套教材的相应内容进行练习,不断掌握、巩固书写的基本技能。

现存碑帖大多为古时的祭文、书札、碑文、铭记等,其内容和表达方式都与现代生活相去甚远,加上其中的异体字、古体字等种种原因,致使学生面对传统碑帖时往往难求甚解,对其文本内容不知所云的现象十分普遍。为此,学校组织各科老师根据自身优势,集体编写《历代著名碑帖解读》校本教材,帮助学生在临习碑帖时,理解碑帖内容、了解碑帖中人物的事迹,让中华民族的正能量感染我们的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00个书法家故事》是学校按朝代和年代划分,收集的100例著名书法家典故。凡入选作品,其作者必然是敢于推陈出新、德才兼备的人。秦汉时期有程邈创新性地将篆书简化演变为隶书,革故鼎新;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代书圣王羲之苦练书法,废寝忘食;隋唐时期有柳公权以笔为谏,巧妙督促唐穆宗;明清时期有祝允明不畏权势,诗书戏权贵;近代有王雪樵以笔为犁,苦练不辍。《100个书法家故事》帮助学生在学习书法的同时,感悟书法家优秀的道德品质和勤学苦练的精神。

(二)书法教学规范化

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就让学生接触并了解书法文化,重视学生的书写态度,把为人处世的原则落实到一笔一画上,开设以铅笔为书写工具的书法课程,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体会起、行、收的运笔感觉,养成提笔就是练字的书写习惯。“双姿”教学作为新生入学的第一课,为学生开肩了良好的书法学习之门。教师首先示范提笔的“双姿”:身坐正,脚放平,保持眼睛与书本距离约为一尺,朐前与课桌距离约为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约为一寸。端正的坐姿,会向大脑发出一个积极的信号,使学生在面对学习任务时能够认真对待,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学习效率会更高。

三年级以后,开设以中性笔和毛笔为书写工具的书法课程。用中性笔书写正楷字,可以让学生的行文整齐并有一定速度,告诉学生做作业也是练习书法的过程,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学习用毛笔书写楷书,旨在让学生掌握一门传统技能。

到了五年级,开设以钢笔和毛笔为书写工具的书法课程,学生用钢笔进行日常书写、用毛笔临摹楷书经典碑帖,从中感受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不同的美,学习其独特的演变简史,体悟书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三、多彩活动,共同提高

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合力,同频共振。学校以水墨书香为纽带,开展丰富多彩的家校社活动,增强了家校社之间的联系,让学校、家庭、社会充分发挥育人所长,同向助力学生成长。

(一)亲子书法练习

多年下来,学校已经有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要求——学生每天放学回家要教家长学习与书法相关的知识。学生可以指导家长欣赏碑文,也可以教家长临摹字帖,还可以给家长讲述书法家的故事。教授家长的过程,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也有助于他们提高书法实践能力。每天崮定的亲子书法练习时问,学生会将他们在学校的所听、所感、所获与家长进行分享,融洽了亲子关系。

(二)社区书法讲堂

学校与海曙区书法家协会结成了共建单位,协会的书法家每月都会到书法讲堂,指导我们的书法教育教学工作。学生、教师、家长及其他社区的书法爱好者都可以到书法讲堂来学习,也可以成为讲堂里的老师。书法讲堂不仅有专家定期讲授书法专业知识、指导书法创作,还有教师讲授中国传统文化,家长分享学习心得,学生讲述书法故事,参与人员交流心得感悟。书法讲堂的开设,吸引了许多新人,使书法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增强了大家学习书法、传承文化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三)老年大学授课

走出校门到老年大学的三尺讲台上,学生摇身一变成了爷爷奶奶们的小老师,为爷爷奶奶讲解书法知识,讲述书法故事,指导他们学习书法。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书法素养,并且学有所用,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教爷爷奶奶学书法的活动,既丰富了他们的老年生活,给他们带去了无限乐趣,也使学生乐在其中,传承了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可谓一举多得。

(四)线上活动成果展

在水墨文化的浸染下,学校尝试利用新媒体制作书法微课,让学生在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均可获得学习和练习书法的机会。

学校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设了书法教习和展示栏目。“识字课堂”栏目,以语文老师录音为主,辅以文字说明,将语文课本上的生字作为案例,详细讲授其书写步骤与要点,让学生在学习生字的同时,习得书写要领。“书法课堂”栏目,由学校提供专业的书法视频教程,将书法创作中不同字体的书写要领制成完整视频,供学生免费在线学习。“优秀作业展”与“小小书法家”是学校专为学生开设的书法优秀作品展示平台,让学生接受更多老师、同学和家长的点评,鼓励学生精进技艺,进一步提升学生书法水平。

六年的书法学习,学校教师在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中,都会关注学生书写的笔法、字法、章法,将书道育人思想贯穿教学始终。教师以身示范,教育学生为人要正直、处事要公正、学习要认真,让学生在实践中体悟字如其人的内涵。六年的培养,学生不仅学到了一门特长,更习得了为人处事态度,实现了墨岙少年的蜕变。

【邵小龙,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薛家小学校长;陈宏波,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薛家小学教科室主任;虞夏骏,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陈静文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一般课题“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墨香浸润教育实践研究”(2018SC072)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碑帖书法家书写
别去碰它
李金亮 身处闹市,竟收藏了600多件古籍碑帖
书写要点(十)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碑帖 亿元时代
养成书写好习惯
小小书法家
书写春天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