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2020-06-27 14:11熊金丽
教育界·上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初中教育情感教育道德与法治

熊金丽

【摘要】法律和道德是约束人的外在行为和内在情感的两个要素,社会要想稳定发展,道德和法律是缺一不可的。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基于此,文本从情感教育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相结合的意义入手,探讨了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希望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

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也更加便利。初中生的身心都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正是产生道德观念分歧的时候,也是非常容易出现叛逆性格和不良行为的重要时期。比如,有的初中生法律意识淡薄,因脾气暴躁引起打架的情况也较为常见,情节严重者甚至可能触犯刑法。道德与法治作为中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可以使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然而,由于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不合理,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仍然不理想,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提升缓慢。因此,作为新时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将情感教育和道德与法治教学结合起来,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感染力,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情感教育和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的意义

简而言之,情感教育就是指通过情感交流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法治社会,掌握一些道德法律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行为和思想,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有重要作用。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最终目标并非知识教育,而是素质和品德教育。然而,由于部分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认识不够全面,在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认识不足,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多鼓励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特别是可以将情感教育和道德与法治教学结合起来,让教学更富有人情味,为学生打造更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其中,进而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面临的难题

1.应试教育的思想给教师带来很大的束缚

不论是小学阶段、初中阶段,还是高中阶段,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成绩都非常重视,有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进入好的学校而煞费苦心,而且有很多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也以成绩为主,考核学生能力的方法就是考试,因此,学校也将大部分课时安排给了语文、数学等重要学科,而对学生在学习之外的其他方面的发展却很少关注。即使近年来素质教育在不断推进,但仍有不少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虽然对提高學生的道德素养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成绩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学校通常给道德与法治课程安排的教学时间较少。从这个角度来看,应试教育思想是阻碍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

2.情感教育得不到重视

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理论性较强,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能按照传统的方式讲授理论知识,而应该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知识,还可以让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活跃,减少学生的枯燥感和畏惧感。然而,大部分教师并未认识到这一点,“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仍然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大行其道,同时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学生即便知道自己的某些思想、行为是不恰当的,但他们认识不到究竟在哪些方面做错了,也不能反思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实际上,缺乏情感教育是很难培养出知识和素质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的。

3.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引起学生兴趣

有的道德与法治教师认为时间紧、任务重,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比较随意,讲授式是常用的,即教师只是向学生灌输教材中的知识。长此以往,势必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也会逐渐降低。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也是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初中阶段情感教育和道德与法治教学结合的方法

1.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缺乏情感和人文关怀,是传统课堂教学的特点之一。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想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就需要在教学中倾注自己的情感,为学生构建一个温情的、富有人情味的课堂。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知识通常是比较枯燥和呆板的,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应该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此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例如,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法治在我们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与法治有关的小视频,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道德与法治在维护社会治安和稳定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让其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再如,在讲解与亲情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些与此相关的视频,如一个准爸爸正在产房外焦急地等待,当他听到孩子的哭声时,激动地跳了起来;孩子第一次去幼儿园,父母在幼儿园大门外迟迟不愿离去,怕孩子不能适应幼儿园而哭闹;孩子生病时,父母焦急地抱着孩子跑到医院,满头大汗……这些视频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付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同时教育学生要有感恩之心。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这样的教学比传统的口头讲解更灵活、更生动,也更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情感教育要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会使课堂变得枯燥和空洞,使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情感所在。而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案例,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知识,进而使他们更好地端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讲解案例时,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自主交流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例如,在讲解有关“友谊”的话题时,由于现在的初中生大多已经开始接触互联网,因此教师可以以“网络交友”作为教学的出发点,给学生讲述某个初中生网上交友的案例,让学生思考并评价一下这名初中生的做法是否正确。网络交友是很多初中生接触过的事情,他们会感到这个案例与自己的实际情况非常接近或相似,因此会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而且能积极投入交流中。因此,用实际案例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可以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进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

3.注重对学生的科学评价

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而全面的评价,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时让教师对学生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一直以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都以成绩为主,而忽视了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日常表现。因此,教师应该转变评价方法,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注重科学、全面和多元化,要摒弃以往的唯成绩论,将学生的道德素质也作为评价的一部分。开展教学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这不是唯一目的,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同样重要,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渐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把学生的成绩和日常表现结合起来对其进行评价,这样才能真正将道德法治教育纳入日常教学中。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主要途径,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将情感教育融入教学活动中,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苏慧.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探究[J].名师在线,2019(24):63-64.

牟宗兰.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文理导航(上旬),2018(01):85.

吴锦红.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9(16):52-53.

何世伟.论初中政治课堂情感教育的渗透[C].2012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2012.

姜雪.以生为本  创建高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J].名师在线,2018(02):39-40.

猜你喜欢
初中教育情感教育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