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特点探析

2020-06-27 14:07刘纯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采访技巧民生新闻

刘纯

摘    要:民生新闻采访是记者以敏锐的观察力主动猎取社会生活中的典型问题,经询问、倾听和记录,并就问题寻找原因及解决方案的采编过程。采访是新闻报导收集素材关键环节,需要记者从人际交互心理视角去探索社会生活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选取的新闻事件一定是民众普遍关心的。从受众心理上来看,民生新闻采访应采取民众易接纳的提问,才能获取具有新闻价值的创作素材。论文以民生新闻采访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记者对民生问题的应具备的认知和采访技巧,以供业内同仁借鉴。

关键词:民生新闻;采访技巧;人际互动

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是习近平同志2016年2月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提出的要求。2018年,由珠江晚报记者陈新年、廖明山共同创作的《创造港珠澳大桥的“极致”》获得第28届中国新闻奖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类一等奖。这是一件篇幅不长,全文仅914字,但主题宏大、立意高远、视角独特,语言平易精炼,细节真实丰富,有高度、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佳作。

一、题材重大,视角独特

主题报道是大众传媒基于对新闻事实的客观准确报道实现宣传意图的报道形式。这种报道集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于一体,既能集中体现党和政府的工作思路和宣传旨归,又能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从而实现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议题设置目的。好的主题报道不仅应具有重大、典型意义,也应是公众欲知、未知、应知的信息。

《创造港珠澳大桥的“极致”》这一报道紧扣时代脉搏,具备全局观念,对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具有积极的宣传引导作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与两地经贸金融合作发展论坛上强调,要加强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粤港澳经济发展合作。他指出,港珠澳大桥是连接粤港澳三地的超大型交通基础设施,也是举世瞩目的重大基建工程。大桥的建设,不仅是香港、澳门和珠三角地区应对危机、拉动投资、提振人心的措施,而且将进一步密切香港与澳门之间、港澳与珠三角地区之间,进而与广大内地之间的联系。这对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7年5月2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最终接头”成功安装。几天后记者进入了伶仃洋水下近50米深的海底隧道现场进行采访,并结合中央出台相关政策,及时策划推出该作品,与时代大局相呼应。这是新闻报道时宜性的一种体现,也体现了作品主创人员的新闻敏感和察实情、说实话的良好职业素养。

从新闻业务角度审视,《创造港珠澳大桥的“极致”》切入角度独特,以二次“精调”这一细节为报道中心,反映港珠澳地区经济建设的大主题。

在大桥海底隧道“最终接头”的海量报道中,这条消息另辟蹊径,以记者现场穿越海底隧道的最新事实为由头,引出“二次精调”,这一鲜为人知而又惊心动魄的创举。这一点的促成离不开采写记者极强的新闻敏感和新闻发现力。

两位记者在5月2日的采访中得知关键性控制工程“最终接头”被建设者们二次“精调”,即将对接精度由15公分缩小到毫米级后,立即找到项目总工程师林鸣以及现场的多位建设者深入采访,还原“精调”的全过程。采访中,他们还挖掘到林鸣收到了昔日方案否定者的荷兰工程师贺电:“你们的最终接头施工方案,是对世界沉管隧道技术的重大贡献”。

于是,记者围绕“追求极致”和“勇于担当”的大国工匠精神,用消息的形式,以现场穿越海底隧道的最新事实为由头,引出了最终接头二次“精调”的斗智斗勇过程和令人惊叹的成绩。在全国各大媒体关于大桥的海量报道中,独家报道了这一鲜为人知而又惊心动魄的伟大创举。

二、采访深入,用事实说话

这篇作品之所以能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离不开记者成熟的采写能力。本文既能使读者感受到记者积极深入一线的采访作风,又让读者读出了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们敬业、严谨、果断的大国工匠精神,了解超级工程建设的伟大成就和重大意义。

报道呈现了港珠澳大橋岛隧项目总指挥林鸣、止水带供应商荷兰特瑞堡公司工程师乔尔等关键人物的关键言语,采集了隧道沉管总长度、混凝土预制管节数等具体数据。同时,通过生动叙述二次“精调”的过程,诠释了什么叫真正的工匠精神,什么是国之底蕴,采访扎实,极具说服力。

本报道的“用事实说话”则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用直接引语说话。西方记者把直接引语称为“新闻写作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在这篇不足千字的报道里出现了六处直接引语,例如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总指挥林鸣在完成连续34小时的二次“精调”后笑着说:“这就是我想要的结果”。再如荷兰特瑞堡公司工程师乔尔感慨:“在我参与的15座沉管隧道建设中,港珠澳大桥是最棒的,没有之一”。这些朴实直接的话语既有“镜头感”,又富有说服力。

用数据材料说话。新闻中的数据信息一方面有助于增强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形象性、趣味性。另一方面,关键的数据信息还能为报道形成简单的叙述主线,将报道的新闻价值体现出来。例如文中“4日晚8时43分,执着的大桥建设者经过34小时的奋战,将‘最终接头的线形偏差成功缩小到东侧0.8毫米、西侧2.5毫米”一段,就具体地记录下了“精调”的用时、修改量等,强调了“精调”难度之大,也突出了建设者们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用典型事实说话。本新闻报道中,第二段的有关港珠澳大桥的背景材料就是典型的事实。该段介绍了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工程的基本情况和重大技术首创。背景性的典型事实不是作为文章主要内容出现的,而是起补充、说明或进行比较作用。本文对港珠澳大桥基础事实的使用十分有分寸,既不牵强附会,也不喧宾夺主,其笔墨篇幅用的精当。

三、字字珠玑,细节生动

新闻消息要写出精品,就要注重“快、实、新、短”的特点,即文章要简短、快速、客观、生动、有阅读冲击力。同时,由于消息篇幅短小,有限篇幅内还需展示大国工匠精神的宏大主题,如果用力过猛,只要有几句话不着边际的官话、空话、套话,内容就显得空洞,整条消息就废了。因此记者在采写这条消息的时候,巧妙地用故事和细节取胜,实实在在,不议论铺陈。

细节是一种细微的、容易被忽略掉,却能影响整个新闻作品质量的事实。优秀新闻作品的力量来自作品中展示的那些明确的、具体的、真实的细节。细节是优秀新闻作品的亮点,将读者与作品的距离缩小,“一个好的细节胜过千言万语”。

采写《创造港珠澳大桥的“极致”》时,记者将许多“精调”过程中的细节融入其中,如“在10多位外国专家和99名媒体记者的见证下,在28米深的海水中实现成功安装,南北向线形偏差控制在正负15厘米的标准范围内,实现了‘日出起吊、日落止水、滴水不漏”一段,即对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水中安装的场景的概括。记者通过物象陈列,勾勒画境,描绘景象,充分调动起文字的感官性,喚起读者的身临其境之感。

四、篇幅短小,结构完整

中国新闻奖对参评作品的篇幅与字数都有具体的要求 :文字消息在千字以内。艾丰有一个很形象的说法,他认为人们在形容难读懂的作品时,往往用“难啃”这个词,要使新闻作品可读性强,就要把“啃”变成“吃”,变成“嚼”。新闻作品“碎”才好嚼,如何打“碎”作品呢?要做到短段落、多分段。

消息《创造港珠澳大桥的“极致”》共914字,分9段,每段平均下来不足102字,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新闻作品。报道不夸大、不渲染,从记者的旁观者视角讲故事,逐步阐述了什么叫真正的工匠精神,什么是国之底蕴。全文层次分明,简洁明快。

该作品从整体上看,结构完整。

首先,标题醒目、明了。主标题“创造港珠澳大桥的‘极致”,直指报道中心——港珠澳大桥,“极致”一词则连接着副标题“世界最长海底隧道‘最终接头,二次‘精调实现毫米级偏差”,用词准确而富有深意。

其次,导语概括力极强,叙述简明。在“得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冒号后面,都是记者自己概括的内容。高度概括下,本文的重点亮点都在导语处清晰显现。同时,导语中的直接引语,即建设者们说的“我们没留遗憾”,很有现场感,为大题材增添了小细节,提高了消息的可读性。

第2段至第8段是本消息的主体部分,即港珠澳大桥进行二次“精调”的全过程。消息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对新闻事件进行详细解释,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要用充分的事实表现主题。在本报道中,记者用典型的事例、简洁明了的文字,多角度、多层次地呈现了二次“精调”从讨论、决定到实施的全过程,使报道有故事、有现场、有细节,充满了正能量,大桥建设者们极强的“工匠精神”也跃然纸上。

五、结论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本文结尾的写法也颇有特色——欲擒故纵,欲扬先抑。记者运用侧面烘托手法,先写荷兰工程师乔尔原轻视中国,笑称“中国企业不会走路就想跑”,而在“精调”成功后,又观念大改,赞中国建设者的最终接头施工方案是对世界沉管隧道技术的重大贡献,使得结尾转出别意,宕开警策,给读者“言虽尽而意无穷”的体验。

参考文献:

[1]郭小良.《新闻报道接地气,重大主题有温度》[J].《青年记者》.2015年2月上;

[2]张小琴.《优秀广播新闻创作谈》[J],《新媒体研究》.2015年第12期;

[3]艾丰.《新闻语言的具体特点》[J],《新闻与写作》.2011年第3期;

猜你喜欢
采访技巧民生新闻
如何有效运用采访技巧来提高电视新闻采访质量
新闻采访中的采访技巧运用分析
一位新华社记者谈调查性报道的采访突破技巧
电视媒体交通事故报道的现状与创新
探究新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的发展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基于新闻采访特征分析的采访技巧探讨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