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不良行为成因及心理干预探究

2020-06-27 14:10黄育军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64期

黄育军

【摘要】小学生不良行为是班主任工作较为棘手的问题,例如,偷窃行为,日渐成为学校、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从小学生不良行为中的偷窃现象发生的心理表现、原因以及正确干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在实践中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偷窃心理;原因;正确干预

小学生偷窃问题是小学生不良行为的主要问题,也是班主任工作中常遇到的棘手问题,有些老师经常采用一些虚张声势的方法,如吓唬:“不交出来,后果自负”;“使诈”:我已经知道是谁,老实交待;甚至出现老师自身或发动学生去翻学生的书包;还有许多老师苦口婆心地讲道理,讲述偷的危害,讲被偷人的生气着急,但这些方法毫没作用,不但找不到凶手,还容易伤害学生自尊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对于部分伴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若处理不当还容易误入歧途,酿成终身遗憾。

对小学生的偷窃行为,我们既要遵循“尊重”“保护”学生的原则,又要在思想上根除恶习,引导回归正途。为此,我们必须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了解并分析其偷窃心理与动机,运用恰当的策略,防患于未然。

一、小学生不良行为心理表现

小学生的心智还处于比较单纯和幼稚的阶段,其偷窃心理与成人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如下:

(一)占便宜的心理

这类学生偷拿钱财,主要是占便宜的心理在作怪。在他们的认知里,占到便宜是有本领的一种表现,这些学生的家长可能也有爱占小便宜的习惯,并将占了便宜作为一种炫耀,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的意识形成。在这种思想的长期影响下,学生养成了占便宜的习惯,并没意识到这是一种“偷”的不良行为。

(二)报复心理

这类学生偷拿人家财物,是出于报复心理,总觉得自己不能吃亏,如,打架输了,受到别人的批评或指责,别人说了自己不喜欢的话等,这时想到偷拿钱物填补自己吃亏的心理。甚至还有学生用栽赃的办法去发泄内心的不满,自己拿了钱物,并制造假象让同学怀疑某个同学,以此满足内心的报复心理。他们的目的不在钱物,而是制造对他人心理的伤害,“我拿了你的书,把它扔掉;我偷了你的本子,把它撕烂”。我不想要这些东西,我想要的是:让你难受。

(三)胆小、害怕心理

这种学生偷拿钱物,是被迫无奈的。比如,五年级有个学生受到高年级学生的威胁,每天要给高年级学生五元钱,不给就要挨打,更不能告诉家长和老师。因为胆小和害怕也不敢告诉家长和老师,只好自己想办法从家里拿。在家里拿不到(父母不可能每天给钱),而高年级学生又催逼甚急的无奈情况下,就会心生邪念,铤而走险,把目标转移到“拿”同学的钱物。

(四)嫉妒心理

嫉妒是心灵的“肿瘤”,见不得别人好,一看到谁超过自己,心理不平衡,通过偷对方的钱物满足自己嫉妒的心理。曾经班上有个学生经常丢东西,后来调查发现是另外一个女学生做的,仔细询问原因发现:丢东西的同学家里经济条件非常好,且聪明乐观,经常送东西给其他同学,偷东西的女同学家里条件差,平时寡言没什么朋友。

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凡事有因果,有“果”必有“因”,而这个“因”又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是事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小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这是“内因”。我们发现家庭和睦的家庭培养的孩子心态阳光,积极向上,而家庭不和、单亲或者问题家庭的小孩产生的心理问题比较多。

孩子原本是一张白纸,父母的言行举止,决定着孩子的发展。现实教育中我们发现,长期溺爱、放纵或疏于管理,是造成小学生不良行為的一大因素。很多偷窃者都是觉得偷钱无所谓,被父母发现了也不会怎么样,家长最多只是不痛不痒的批评,对孩子来说无济于事;还有些偷窃者认为,自己“拿”的是家中的钱财,这与家长无暇顾及,甚至在家中随意放置钱物,没有给孩子进行钱物管理的教育有关;甚至有些孩子还会结交社会上的大朋友,沾染不良习气,家长未能及时制止;还有些家长“重分数轻品格教育”;更有品行不端的家长,对孩子的偷窃等不良行为,不但不加以指责,还千方百计袒护。这些都是导致学生形成偷窃习惯的家庭因素。

(二)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小学生思想单纯、幼稚,受周围环境和社会不良与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极大。小学生对社会上一些奢靡、浪费、浮躁等事物缺乏辨别能力,甚至会模仿影视作品的某些偷盗手法或是大肆挥霍的做派。还有些小学生被社会上的一些人灌输了不良思想,如,追求享乐、好逸恶劳;爱慕虚荣、互相攀比;讲吃讲穿、铺张浪费等。此时,没有自制力的小学生往往无法抵住诱惑,当父母给的零花钱无法满足欲望时,就容易滋生偏门心理,最终发展成偷窃行为。

三、对小学生的不良行为,要早发现、早干预和正确对待

对于偷窃等不良行为,如果我们能针对小学生偷窥心理,并采取相应的方法,及早发现,及时纠正,就定能转化成功。

(一)家校合作

父母的教育对孩子影响至深,孩子有偷窃行为,与父母未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密不可分。家长对孩子的偷窃行为持放纵和置之不理的态度,实际上是纵容了学生的这种行为,学生会有恃无恐;如果家长粗暴地打骂学生,则会导致孩子产生逆反行心理和对抗情绪,偷窃行为愈演愈烈,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为此,我们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发现孩子不正常的行为举止时,要及时向家长反馈。一旦发现孩子有偷窃行为时,要协同家长,寻找根源,共商对策。改变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

1.培养学生的金钱观和理财观

小学生还未形成成熟的金钱观念,更没有清晰的理财观,为此,家长和老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理财教育,告知金钱来之不易的同时,父母要把家中日常合理的消费行为、理财行为告知学生,让学生懂得“眼中有钱”“心里想钱”。更为重要的是要帮助孩子正确对待钱财,合理运用金钱,从小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观念,培养价值观、道德观和责任感,从而培养他们自觉抵制诱惑的能力。

2.帮助学生建立“主权意识”

很多独生子女,在家中经常不能区分“你的、我的”,而将自己喜欢的东西随意拿走,总认为家中的所有东西可以随意拿。究其根源是,平时对孩子过于娇惯,没有培养孩子整理归置物品的习惯,也没有培养孩子对自己物品的“主权意识”。对此,家长在家设置家长和孩子的不同领域,制定好领域规则,对方领域互不侵犯,不可随意动对对方的东西。如此,孩子既可以建立起对自己物品的主权意识,又能学会尊重他人,并保护自己的权利。如果孩子不整理自己的东西,如丢掉了东西,则可以设置小惩罚,以此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学校,教师制定东西安置和带回来的规则,如明确地规定什么时候带什么东西,带来的东西放在何处,丢了东西该找谁报备和或报案;自己丢了东西由个人负责,被偷了东西则找班干部或班主任报备;班里指定班干部负责提醒大家带东西应遵循哪些规矩,如此,丢失钱物的现象就会降低,发生偷窃行为的机会也会减少。

(二)让学生了解不良行为的后果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偷窃行为的严重性,还应让学生了解偷窃行为的后果。要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案例分析、故事分享等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切身认识到偷窃是一种损害他人利益的错误行为,以此提高学生判断是非和自我克制的能力。对偷窃行为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再要求学生们坚决反对偷窃行为,对已经发生的偷窃行为进行反思教育,将“拿”来的东西还回去,如若无法追回的,则要求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进行损失赔偿。

(三)尊重、保護是原则,信任是基础

现实生活中,当学生有不良行为时,我们不能简单给他们贴上“小偷”“问题少年”等标签。因为大部分学生的偷窃行为具有偶发性,是在他们对偷窃行为的严重性缺乏认识的前提下发生的。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坚持“尊重”“保护”原则,在信任的基础上去了解偷窃原因,才能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寻找最合适的策略应对。

当然,小学生不良行为的背后其实不仅仅是简单的“偷”东西,这其中蕴含了许多复杂的心理问题,需要我们要有耐心、爱心和恒心去真正的走入他们的内心,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寻找到问题的根源,通过学校、老师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合作,完善对他们的品德与品格教育,从源头上杜绝这种不良行为心理的滋生,从根本上阻止不良行为的发生,一起努力营造健康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王晓春.问题学生诊疗手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