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悬起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灸量规律分析❋

2020-06-28 10:24张浛芮李应昆涂海燕夏世林赵国友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穴施施灸关元

张浛芮,李应昆,涂海燕,夏世林,王 宇,赵国友

(1.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成都 611130;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都 610072;3.四川大学,成都 610065)

原发性痛经常见于少女和育龄期妇女,典型症状为月经期间小腹的重痛、抽痛和跳痛,伴或不伴有呕吐、恶心、腹泻、疲劳、发热、头痛、失眠、腰骶痛等症状[1]。其中育龄期妇女原发性痛经的发病率达45%~52%,少女高达64%,对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悬起灸是中医传统艾灸疗法,因治疗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副作用小、依从性高等优势,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3]。关于悬起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在国内外的系统评价中已得到认同[4]。相关研究认为,其机制主要是基于热效应、辐射效应和艾叶的共同作用[5]。随着艾灸应用的国际化发展,引发了国内外对灸量标准性的思考[6]。本研究旨在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对悬起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施灸腧穴、腧穴数目、每次施灸时间、每穴施灸时间、施灸介入时间(经前天数)、疗程天数及疗程数进行统计分析,初步探讨悬起灸灸量的量化规律,为推广艾灸的国际化应用作铺垫和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与检索

检索数据库包括中文数据库和外文数据库。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外文数据库包括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外文文献检索都采用主题词检索与自由词检索相结合的方法,主要中文检索词为“艾灸”“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原发性痛经”“痛经”,主要英文检索词为 “moxibustion”“primary dysmenorrhea”“dysmenorrhea”。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也将会被检索,检索时限为1998年1月至2018年3月。

1.2 研究标准

1.2.1 纳入标准 研究对象:原发性痛经患者种族、轻重不限;干预措施:悬起灸包括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单独或结合其他干预措施;研究设计:临床研究文献,包括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的临床对照试验、成组病例分析;文献类型: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各级学位论文和学术会议类文章。

1.2.2 排除标准 个案、验案报道、名家经验类文章;动物实验类文章;文摘、综述类文章;主要干预措施为热敏灸的文章;未明确描述研究对象的文章;未明确描述施灸穴位、每次施灸时间或每穴施灸时间、施灸介入时间(经前天数)、疗程天数及疗程数的文章;重复发表的文章。

1.3 文献筛选与数据

提取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产生分歧时由第3名研究者协商解决,必要时联系作者咨询文献未提及的数据指标。通过Microsoft Excel 2010 建立数据库,提取内容主要包括作者、出版年份、施灸方式、腧穴、腧穴数目、每次施灸时间或者每穴施灸时间、施灸介入时间、疗程天数及疗程数。

1.4 统计学方法

根据建立的EXCEL数据库,导入“IBM SPSS 20.0”软件。对腧穴数目、每次施灸时间或每穴施灸时间、施灸介入时间、疗程天数及疗程数进行频次统计。分别对腧穴和腧穴数目、施灸介入时间、疗程天数及疗程数相关联后进行描述性统计,推断、分析其临床意义。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外文数据库共检索到相关文献 2176篇。经过NoteExpress排除重复文章后阅读题目、摘要及全文,最终纳入125篇文献,其中3篇英文文献均为温和灸,122篇中文文献中温和灸115篇,雀啄灸4篇,改良型雀啄灸1篇,回旋灸2篇。

2.2 施灸穴位数目分布

腧穴数目频次由高至低排序前五位依次是1个腧穴(频次39,支持度31.2%)、2个腧穴(频次29,支持度23.2%)、3个腧穴(频次28,支持度22.7%)、4个腧穴(频次13,支持度10.4%)、5个腧穴(频次7,支持度5.6%)。

2.3 每次施灸时间分布

每次施灸时间频次由高至低排序前五位依次是30 min/次(频次44,支持度35.2%)、15 min/次(频次13,支持度10.4%)、10 min/次(频次5,支持度4.0%)、20 min/次(频次4,支持度3.2%)、40 min/次(频次3,支持度2.4%)。

2.4 每穴施灸时间分布

每穴施灸时间频次由高至低排序前五位依次是10 min/穴(频次23,支持度18.4%)、15 min/穴(频次11,支持度8.8%)、30 min/穴(频次8,支持度6.4%)、5 min/穴(频次7,支持度5.6%)、20 min/穴(频次5,支持度4.0%)。

2.5 施灸介入时间(经前天数)分布

施灸介入时间(经前天数)频次由高至低排序前五位依次是月经来潮前5 d开始施灸(频次40,支持度32.0%)、月经来潮前7 d开始施灸(频次38,支持度30.4%)、月经来潮前3 d开始施灸(频次26,支持度20.8%)、月经来潮时开始施灸(频次5,支持度4.0%)、月经来潮前2 d开始施灸(频次2,支持度1.6%)。

2.6 单位疗程施灸次数分布

单位疗程施灸次数由高至低排序前五位依次是5次/个疗程(频次36,支持度28.8%)、7次/个疗程(频次30,支持度24.0%)、3次/个疗程(频次21,支持度16.8%)、10次/个疗程(频次15,支持度12.0%)、6次/个疗程(频次8,支持度6.4%)。

2.7 疗程数分布

疗程数由高至低排序前四位依次是3个疗程(频次114,支持度91.2%)、2个疗程(频次6,支持度4.8%)、4个疗程(频次4,支持度3.2%)、5个疗程(频次1,支持度0.8%)。

2.8 穴位数目与穴位

图1示,分别对不同腧穴数目的纳入文献选穴进行统计,结果显示腧穴数目为1的穴位排序前三位依次是关元、三阴交、神阙;腧穴数目为2的穴位前三位依次是关元、三阴交,关元、神阙,关元、次髎;腧穴数目为3的腧穴前三位依次是关元、三阴交、神阙,关元、曲骨、天枢,关元、三阴交、气海。

图1 腧穴数与腧穴分布图

2.9 施灸介入时间(经前天数)、疗程天数与疗程数

图2示,对纳入文献中施灸介入时间(经前天数)、疗程天数及疗程数三者相关联后进行统计,排序前五位的施灸介入时间(经前天数)、疗程天数与疗程数依次是经前5 d介入~5 d/1个疗程~3个疗程、经前7 d介入~7 d/1个疗程~3个疗程、经前7 d介入~10 d/1个疗程~3个疗程、经前3 d介入~3 d/1个疗程~3个疗程、经前5 d介入~3 d/1疗程~3个疗程。

图2 施灸介入时间、疗程天数与疗程数分布图

3 讨论

早在《本草从新》[7]中记载:“艾叶苦辛……能回垂绝之元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中医传统艾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历史悠久,疗效确切[8]。《扁鹊心书》[9]中提到“大病灸百壮……小病不过三五七壮”。艾灸治疗量即灸量,与疗程、每次灸治时间、选穴多寡、所用灸法等密切相关[10]。适宜的灸量是影响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并非灸量越大疗效越好[11]。从古至今,灸量的使用一直被历代医家所重视,但目前临床研究对于灸量描述不尽如人意。故本研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悬起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灸量规律,现具体讨论如下。

3.1 施灸穴位及穴位数目

纳入文献中多数研究选用1~3个腧穴进行艾灸治疗,灸穴频次最高的依次是关元,关元、三阴交,关元、三阴交、神阙。《针灸聚英》[12]曰:“百症俞穴,再三用心”,可见灸穴个数和腧穴选择对医者的重要性。其中关元位于任脉之上,又为足三阴、任脉之会,神阙、三阴交为足三阴之交会穴,诸穴俱为阴经之要穴,具有温阳补肾、培元固本、调补冲任之效,但三者及其配伍的优效性仍需进一步探索。

3.2 每次施灸时间或每穴施灸时间

《医宗金鉴》[13]云:“凡灸诸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纳入研究中,选用每次施灸时间30 min的使用频次超过40次,支持率达35.2%,远超其他施灸时间。汪军[14]等对不同艾灸时间治疗原发性痛经进行临床比较,认为艾灸灸治时间与原发性痛经疗效呈正相关,30 min能取得比较理想的疗效。每穴施灸时间频次前三的为10、15和30 min,根据数据挖掘结果来看,具体每穴施灸时间与施灸腧穴数目也有一定关系。但因为本次纳入文献样本较少,缺乏更深入的关联性分析依据。

3.3 施灸介入时间、单位疗程施灸次数以及疗程数

本研究显示,于经前7/5/3 d开始施灸的频次排序较高,对施灸介入时间、单位疗程施灸次数以及疗程数三者进行关联分析后发现,从经前5 d开始灸至月经来潮时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的文献最多。但目前研究对艾灸不同时间点介入治疗原发性痛经认识不一。李沛[15]等认为,经期第1天是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良好介入时间。张梅[16]通过不同介入时机对痛经大鼠进行艾灸治疗后认为,不同介入时机的镇痛效应未见明显差异,望后续同仁在大样本随机临床试验等基础上深入研究。所有研究中纳入疗程数分别为2、3、4、5个疗程,其中3个疗程频次达114,支持率达91.2%。

《素问·骨空论篇》中提到“以年为壮数”作为灸量的标准之一。由纳入文献来看,目前临床研究对于灸量的具体操作仍存在较大的主观意愿,施灸的量和操作手法多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由施术医生自己酌定,具体操作差异较大,尚缺乏相应刺激因素的临床标准。而灸量是取得灸效的重要因素,但本研究由于纳入文献的数量较少,数据挖掘结果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灸量操作的准确性和标准性研究仍需后续同仁在之后的研究中加强,共同建立中医传统医疗的量化标准。

猜你喜欢
穴施施灸关元
橡胶林氮肥穴施下的氨挥发和氮淋洗损失
玉米行间滚轮式穴施排肥器设计与试验
中暑
红茄基肥全层施用与穴施的增产效果
根区穴施生物炭对烤烟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艾灸后那些奇怪的反应
夏秋之交 灸关元壮阳气
艾灸的烟气对人有害吗?
自灸“足三里”延年又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