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全面建设要保有与问题同行的斗争精神

2020-06-29 06:57
政工学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官兵隐患解决问题

白 鸽 高 远

当前,部队新质作战力量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师旅团单位在建设发展中面临着更多的新问题新挑战。树立与问题同行的斗争精神,就是引导官兵在认清差距不足的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将问题转化为发展建设的定力、正规秩序的引力、发挥实效的活力、提升素质的潜力,这样才能在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建设标准、夯实发展根基。

一、正确认识问题才能找准问题根源

单位在推进工作任务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保有与问题同行的斗争精神,摒除“问题即错误”的消极思想,努力在认清差距、剖析根源、研究对策上下功夫,是抓好单位全面建设的根本途径。

问题反映出政治站位不够高。站位的高低,影响着人的视野。如果党员干部政治站位不高、大局意识不强,对上级方针政策理解得就不会深刻,很难作出利于单位长远发展的计划和决定。如果党员干部不能跳出个人主义、本位主义的“小圈子”,过分计较个人、小单位或分部门的利益,就会使官兵干事创业热情降低,单位建设矛盾问题频发。

问题反映出能力素质不够强。能力素质是预防问题发生的基础,当前军事训练任务准备、实战化课目训练成为常态,部队战斗力建设标准不断提高。如果各级党组织面临新任务新挑战,不及时转变思想观念、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弱化,不能够科学统筹发展、绕中心抓建设的能力断档,不善于应对复杂局面、处理特情固安全的能力缺失,就会从根本上增大安全风险,制约单位的平稳发展。

问题反映出制度执行不够严。制度规定的建立是部队长期发展中总结完善的成果,矛盾问题的产生并不代表制度过时,更多的还是因为在落实执行上变了形、走了样。有的基层单位缺乏从严管理意识,单位主官不敢管、不想管,使制度浮在空中、落在表面;官兵纪律意识淡薄,遇事忘法,常在红线边缘徘徊。表面上看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都很齐全,实则是为各类隐患问题糊上了一层“保护屏障”。

问题反映出风气建设不够纯。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正风反腐工作稳步推进,已经取得明显成效。而有的党员却仍然理想信念动摇,习惯于搞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精神缺“钙”严重;有的单位对搞“小圈子”“小集体”的行为缺乏斗争精神,致使基层风气不纯、内部关系不正;有的单位怕出训练事故,以降低训练难度来保证安全,导致战斗力生成受阻、练兵打仗热情受压。这些做法表面上看保住了一时的“和气”、守住了一时的“安全”,实则为单位全面建设埋下了问题隐患。

二、努力将问题转化为单位全面建设的“动能”

面对无经验可借鉴的新问题新挑战,保有与问题同行的斗争精神,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让问题成为单位夯基、试金、砺刃的宝贵财富,成为官兵成长进步的大课堂、教科书,就能在加速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促进单位发展。

将问题转化为单位长足发展的“定力”。问题的出现,隐含着单位发展短板,准确地指向了工作的症结。科学运用理论研究解决问题,不断凝聚官兵智慧,让问题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单位发展建设的“软实力”,就能稳固单位建设发展的“定力”。一是要对理论素养提出更高要求。政治站位和大局意识的高低与理论素养密不可分,政治理论过硬,就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冷静思考,作出科学决策。要认真组织官兵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用原原本本、讨论辨析、结合实际等学习方式,在对理论道理学深悟透的同时,充分引导官兵认清自身差距不足,逐渐走出对单位建设问题的认识误区。二是要对解决办法形成更深思考。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将理论运用实践,能够凝聚共识、集中智慧、合力攻坚,提高各级党组织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常态化组织官兵进行问题讨论,引导官兵将理论结合实际展开思考,确保官兵保持对问题常思常省、对隐患深挖细剖的积极态度,使官兵在思想碰撞中提高思维层次,自觉摒除对单位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思想。三是与问题斗争要保持更强恒心。问题解决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长期研究和实践得来的成果。问题的解决过程必然遇到阻力,致使预想成效没能如期达成。这就要求党委充分发挥“火车头”作用,坚持对部队的坚强领导,出现分歧和问题时要敢于统一思想,敢于狠抓落实,敢于强攻硬攻,用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保证问题的高质量高效率解决,全面带动单位的发展进步。

将问题转化为正规部队秩序的“动力”。部队管理出现问题,往往因为制度落实不严格,致使隐患累积、事故频发。面对矛盾问题、隐患苗头,积极树立隐患意识、红线意识、责任意识,以积极的心态预防预测,查清漏洞,就能有效避免事故问题的发生。一是用问题树立隐患意识。面对单位内部的管理隐患与不良现象,决不可养成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坏习惯,而要引导官兵敢于提出批评,善于剖析原因。特别是要认真学习管理制度法规,对照法规条令找问题原因,找解决方案,找隐患漏洞。看到官兵违反条令条例、规章制度的行为,要积极预见问题隐患,及时采取制止措施,不断巩固完善制度的落实。二是用问题倒逼红线意识。面对各类违纪通报、各种违反条令条例的倾向性问题,不论发生在哪个单位,决不能通报完毕就束之高阁。各级党组织必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用扎实负责的心态教育官兵,用血淋淋的教训划清红线,树立起红线意识,才能让官兵对违反纪律望而生畏,有效维护纪律制度权威。三是用问题倒查责任意识。在单位发展建设中,有的党员热衷当老好人,对难协调的问题不表态,对不良现象搞下不为例,对原则问题搞退避三舍,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问题的发展。因此,要树立斗争精神,充分发挥组织生活制度的优势作用,面对不良作风敢于追责问责,敢于批评错误,敢于黑脸碰硬,对官兵存在不履职、不尽责的行为敢于坚决反对和打击,通过问题倒查官兵责任意识,促使官兵树立积极履职尽责的良好心态。

将问题转化为发挥工作实效的“引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如果解决问题仅仅追求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就很难对单位的发展建设产生深远影响。只有本着务实标准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工作实效,才能让团队更凝聚,让理念更超前,让官兵更暖心。一是把解决问题与正风气、凝士气相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官兵克服困难的过程,也是促进单位凝聚力的过程。当前,有的单位内部关系庸俗化,表面一团和气,而真正遇到问题又丧失原则。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展现着党员干部的忠诚与担当,必须把正风气、凝士气放在首位,坚持在研究问题时多开务实的会、多讲务实的话、多做务实的事、多研究务实的办法,摒弃推诿扯皮、虚无缥缈的不良作风,着力在讲原则中找统一、在强团结中促合力、在正风气中凝士气。二是把解决问题与能打仗、打胜仗相结合。当前我军正处于改革发展和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干部任用、兵力编组、战法创新等亟需对接新的战斗力标准。政治工作能否紧贴备战打仗,使“生命线”延伸到“作战一线”,是必须重视的问题。各级骨干要带头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政治干部要带头学军事、学指挥、学科技,带头进入战场、进入角色、进入情况,通过实战练谋略、练指挥、练应变,用实战标准研判问题,以打仗需要完善机制,靠实训实战固化成果,扎实有效地提高部队战斗力建设水平。三是把解决问题与想实招、干实事相结合。面对单位发展建设中的官兵诉求,特别是官兵面临的个人需求与家庭困难问题,即便相关的政策制度还有待更新完善,仍然要保持不等不靠、想实招干实事的积极心态,及时问清缘由、深入剖析、积极协调,真心诚意地为官兵想办法、出点子、找对策,把官兵反映强烈的个人发展、子女入学、住房建设、涉法服务等事项办好、办实、办到位,让收获成效前于矛盾爆发,树立起政治工作的强大公信力。

将问题转化为能力素质提升的“潜力”。问题是历练官兵的好机会,更是官兵成长进步的“大课堂”。培养与问题同行的斗争精神,要将问题看成能力提升的“催化剂”、超越自我的“垫脚石”。一是让问题成为理论学习的“实践课”。党内重大事项必须集体研究决定,同时针对单位发展问题找对策,也不仅仅是党委书记的责任,更是每名党委委员必须担起的责任义务。一个个现实的单位建设问题,正是提高官兵理论素养的最佳“课堂”。在平时工作中,努力引导官兵站在单位建设大局的角度思考问题,不仅能够提升官兵思维广度,促进决策落实,更能在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中提高官兵的理论素养。二是让问题成为学习进步的“思考题”。机关各部门是执行党委决策的“左膀右臂”,机关业务不过硬,工作标准就落不实,就会使决策断档,让制度走空。机关干部业务能力生疏、工作节奏混乱、沟通协调不畅等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更是需要反复思考、反复实践才能履职尽责的前提条件。基层单位也同样如此,官兵要想在岗位上扎根建功,就必须着眼日常业务,在创新与实践中取得进步,在处理问题中灵活思考,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由上至下有序推进、滴水不漏。三是让问题成为成长历练的“答题卷”。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而“风雨”源于问题,只有敢于接受急难问题的历练,才能激发自身的能力魄力。各级党组织在打造过硬骨干队伍时,不但要着力培养官兵的业务水平,更要用主战场、第一线、最前沿的实践锻炼来培养官兵的责任与担当,使他们在处理复杂关系、解决困难问题中锤炼过硬品格。

猜你喜欢
官兵隐患解决问题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画图”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面对面沟通交流 实打实解决问题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