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步青云”的创作感悟

2020-06-29 03:23郭加桂
山东陶瓷 2020年2期
关键词:壶口壶把壶盖

郭加桂

图1 平步青云

宏大的社会环境下,人是一个十分渺小的个体,人的种种行为方式构成了社会整体,同时社会的运行又反馈到一个个独立的人。在艺术领域这一点也同样适用,只不过从事艺术创作者的人相对于整个社会人口数来说依旧属于极少数,所以社会之于艺术的影响要反馈的更为深刻,而艺术创作者也以此作为自身的使命,争相创作具有社会性,能够代表本身所处时代的艺术作品。创作主题与造型之间的关系,必然要考虑到社会以及时代的因素。

1 当代紫砂主题与造型的变革

传统紫砂壶有着自身的风格特色,就是看起来更“古”,这种特点一方面为紫砂壶的造型披上了古典文化的外衣,使其在意境的延伸上更具优势,但是传统紫砂造型天然的与现代生活有所冲突,而伴随着当代社会文化的高速变化,一些新颖的题材不断涌现,为传统紫砂壶艺开拓了一种全新的造型语言。这些形体上的改变更加为当代人所熟悉并理解,同时这类塑造又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紫砂壶的工艺文化特点,处于一种显著的过渡状态。

从各种全新造型不断出现并为人所接受的现实状况来看,当代紫砂主题与造型的变革已然正在进行,全新的紫砂壶造型将不再完全依赖自古传承下来的古典轮廓,而是一种全新的,更为简单易懂的现代形体语言。图1“平步青云”就是以此种理念制作而成的,天空化作抽象易懂的太阳和云雾,将形体叠加后产生的律动融合在紫砂壶自身的结构之中,从而塑造出了全新的形体形成逻辑。

2 “平步青云”的造型制作

壶的造型采用全手工成形方法,同过去的圆形器的成形方法一样,将泥条打成泥片,围拢镶接成身筒。形体变化主要集中在壶肩以及口盖之间的衔接处理,在壶肩的塑造上带有显著的压身筒成形的痕迹,实际上这一道圈线并非采用传统的压身筒法来制作,而是叠加了口盖的制作方法,将原本用于制作壶口盖的制作方法来进行壶肩的塑造,如同制作了双重的壶口,制作第一块满片封口以后将生坯静置一段时间,待脂泥干透满片牢固之后,测量好距离将满片裁切,其切口即壶口,这一步骤的关键点在于对坯体整体的湿度控制,以及壶肩口之间的距离把控,壶肩不宜过宽,宽则口小,亦不宜过窄,要根据壶身的高度来判断这一距离,壶高则口要适当缩小,壶扁则壶口要适当放大,壶肩与壶盖之间的层次合适,才会显的和谐有序,其形体语言才能够说得通。

正因为壶肩线与壶盖的大小同壶身高度相应变化,所以壶钮倘若直接镶接于壶盖上就会显得比例失序,在“平步青云”上,为了凸显出层层向上的层次感,壶钮之下置钮座,其大小变化,可以根据壶盖与壶肩之间的对应比例关系适当的放大缩小,在钮座之上的壶钮则可以适当的跳出这种层层向上的形体变化,以圆形珠钮本身适应壶盖的大小,这样一来钮盖之间显得大小合宜,且上下形体递进的变化亦更通畅。整个身筒从壶身开始,壶肩圈线、壶口圈线、钮座圈线如同一层层云团塑造的阶梯,最终到达圆形壶钮,让其高居于青云之上。当使用茶壶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提盖的动作,这一含义也就顺着这一动作,清晰明了。

3 壶流和壶把的搭配

“平步青云”的壶身轮廓如同一个整体,用自身的造型将主题表露无疑。壶流和壶把势必不能游离于整体造型之外,要以自身的形体轮廓融汇于整体的主题之中,这时需要思考壶体本身主题所塑造的造型语言具体表现的是什么,壶流和壶把就需要结合自身结构来进行主题上的衍生变化。所以壶流和壶把采用暗接的方式,尽可能的融入壶身轮廓之中,前塑二弯流,后配耳折把,壶流的造型在这里追求的是简洁流畅,壶把的处理就显得有些与众不同,耳把分两段,把尾带孔如同如意。这样的塑造一方面是为了平衡二弯壶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壶把末端并不宜采用暗接的方式与壶身融合,既然不能虚化自身,就必须让自身形体变化以此呼应主题,而云雾是高不可攀的,壶把在末无法提升高度,所以需换一个角度以质取胜,而从古到今国人尚玉,如玉亦可寓人,玉是高贵的,以此鉴人更是鉴物,为造型赋予了多重含义,在不破坏整体造型平衡的情况下,这细微处的变化增添了整体的趣味性,扩充了主题的深度。

“平步青云”壶展现了紫砂壶简洁、流畅的形体语言,用形体语言渲染主题,并用局部微小修饰来呼应主题,这种主题与造型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当下时代传承与创新的主旋律,彰显了紫砂艺术本身的魅力,发挥出了紫砂壶孕育时代风格的艺术特点。

猜你喜欢
壶口壶把壶盖
在壶口
壶口放歌
浅谈潮州手拉壶的造型设计
伪造的情书
浅析《腾飞提梁壶》的创作理念
浅谈紫砂“龙跃神珠壶”的造型及其艺术价值
忆秦娥·临壶口
浅谈紫砂壶的壶嘴和壶把
我去壶口
制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