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玉璃壶”的工艺特征看紫砂壶艺术的经典性

2020-06-29 03:23夏明杰
山东陶瓷 2020年2期
关键词:光器红泥壶盖

夏明杰

图1 玉璃壶

紫砂壶是中国茶壶艺术中艺术成就与知名度最高的一种,它是中国陶制技艺发展、茶道文化成熟与其他优秀传统文化积淀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在古代参与制壶的不仅是手工艺人,一些文人雅士通过参与设计或制作紫砂壶表达了自己的审美观念、人生追求以及人格品质等,这就决定了紫砂壶从诞生起就是一件文化艺术品,在对其进行赏析时,对手工艺人制作意图的剖析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美学思想等的寻找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图1“玉璃壶”简约沉静,古朴低调,是紫砂壶中的光器精品。紫砂壶诞生于明朝正德时期,距今约有五百余年的历史,在其诞生之前,中国陶器已经走过了上万年的历程,在制作工艺上已相当成熟了。紫砂壶采用紫砂泥制成,这种泥料透气性高,可塑性强,促使紫砂壶在传统造型装饰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光器、花器与筋纹器三大类别,其中光器仅靠造型结构与工艺水准来呈现内涵与灵气,包含着中国古典朴素自然美学思想,具有极高的审美格调与艺术价值。

“玉璃壶”通体红润细腻,光泽极佳,有健康明亮的视觉效果。这是原矿小红泥在高温淬炼中呈现出的独特效果。紫砂泥可分为紫泥、绿泥、红泥等多种类别,红泥如此饱满的色彩是因其中铁含量较高,这种泥料常藏于矿石深层,质地坚硬,产量稀少,因此以红泥制成的紫砂壶常身形娇小却有着不菲的价格,可见红泥的珍贵。此壶以素面示人,使红泥的美感得到了完美的保留,在温润的茶水与芬芳的茶香的滋润下,此壶定能容光焕发,光彩照人。

在造型上,此壶以经典掇球壶为参考,各部分均以圆润为设计理念。掇球壶是紫砂壶中的经典造型,以似球非球,浑圆一体为主要特征。此壶壶身为一个大球,壶腹处最为饱满,底部收束,华贵而灵巧。壶盖为半圆形,边缘宽大立体,与短而端正的壶颈部相结合,使较为简约的壶身产生较强的结构美感。壶盖中央是圆珠壶钮,与壶盖、壶身以完美比例配合而成,使壶具有层次美感,在原本的素雅沉稳之中增添了一种几何趣味。

壶身两侧的直嘴与耳状环形把手以圆润泥条制成,利落干练的壶嘴与柔软流畅的把手相对,刚柔兼备,二者高度与壶盖边缘一致,稳定了壶身结构,使壶无论从纵向还是横向上看,都具有一种均衡与结构清晰的美感。

“玉”所指的是有光泽略透明的石头,“璃”所指的是光洁如玉的石珠,二者组合可引申为美好纯粹的事物。此壶线条清晰利落,光器素面无一丝瑕疵,尤其是壶嘴、把手、壶钮与壶身的连接处也处理的十分自然,丝毫不见接缝,可见手工艺人有着极为纯熟的制壶技艺,在制壶时也极为耐心,将“匠人精神”和一种对于紫砂壶艺术的热爱注入到壶的每一个细节之处,使壶光洁如美玉,透彻如钻石,这是紫砂壶艺术经典性的展现,也是手工艺人对于紫砂壶艺术所秉承的一种淳朴自然的理念,每一位观赏者都能从中寻找到一个平静舒心的天地,从中发觉中国传统艺术极致的美感追求。

“玉璃壶”外表看似简单,其实极有学问。壶钮、壶盖与壶身三者的错落,壶嘴、壶盖与把手三者的展开皆是围绕一个中心,才能使壶保持平衡,可以看出紫砂壶艺术中所包含的理性思考。“玉璃壶”之美一在工艺,二在内涵,三在它所能引发的人们对中国古典艺术、优秀传统文化与个人人生所产生的思考,传递着一种历经千年而不朽的中国智慧。

本文围绕此件“玉璃壶”的造型来源、工艺水准与结构特征三点展开分析,对其所属类别、所用泥料以及其中的深层内涵做了详细的说明与介绍,感悟了光器紫砂壶所提供的一种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艺术美感。如今的紫砂壶不乏有造型奇特的创新佳品,但诸如“玉璃壶“这样纯粹而有灵气的作品,或许更能让人们感受到中国传统紫砂壶艺术之经典。

猜你喜欢
光器红泥壶盖
问刘十九
紫砂光器的素朴智慧
——浅谈《春华壶》的创作感悟
伪造的情书
关于烧结红泥消化生石灰系统的改造
浅析紫砂光器装饰
浅谈紫砂光器的现代演绎
末了
浅谈紫砂《方山组》壶的创作意趣
制怒
一头扎进醋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