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青铜式莲纹壶”的造型装饰与复古美

2020-06-29 03:23徐立飞
山东陶瓷 2020年2期
关键词:壶盖青铜器青铜

徐立飞

图1 青铜式莲纹壶

在中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代表着不同时代的中国人审美观念的发展与演变,是民族文化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世界艺术殿堂展示着古代中国的实践与智慧。紫砂壶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件陶制手工艺品,对于喜爱饮茶与茶道文化的中国人来说,紫砂壶是手工艺人与茶道爱好者长期探索实践下的产物,是中国古典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明了自然、文化、文学在中国传统艺术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紫砂壶于明朝正德时期开始大量出现,以中国“陶都”——江苏宜兴丁蜀镇为核心,诞生了一批批杰出的紫砂壶作品。早在紫砂壶诞生之前,丁蜀在陶器制作方面已相当成熟,加之这一地区人文气息浓厚,都为紫砂壶的发展提供了动力。紫砂壶常从其他艺术品形式或自然中吸取营养,具有一种综合的、多向度的美感,图1这件“青铜式莲纹壶”便是这样一件古典韵味浓厚又包含创新价值的作品。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器皿,具有一种庄严肃穆、华丽大气之感。“青铜式莲纹壶”是对青铜器造型及气息的一种复现。壶身以四方壶造型为基础,运用四片一样的泥片拼合成立体的壶身,再对线与面的弧度进行处理,使壶面与棱线形成圆润有度的抛物线,达到一种端正大方,雍容华贵的视觉美感。四方壶是紫砂壶中的经典造型,以方圆相当为特点,棱角对称的工艺充满几何感,用四方壶造型来凸显青铜器气质体现了中国古典艺术的内在联系,有利于从整体上奠定复古美,使观赏者欣赏到青铜器柔美的一面与紫砂壶硬朗的一面,在对传统继承的同时包含创新价值。

与娇小但气势磅礴的壶身相对应的是简约、厚重的壶嘴、壶盖与把手部分。此壶壶嘴与把手造型传统,线条优美,体现了紫砂壶工艺的基本要求。从大小上看,壶嘴由壶身中部向上延伸,占据壶身的上半部分,把手则几乎贯通整个壶身,这样的设计使壶体具有舒展之感,强化了青铜式的艺术效果。厚重的半圆形壶盖沉稳有力,中央的圆珠形壶钮与壶盖、壶身大小是形成一定比例的,保证了壶的重心平稳。我们可以看出紫砂壶结构的巧妙,它的各部分设计是围绕同一个中心展开的,可将壶身四方壶特征衬托的更加清晰,于简约之中凸显个性鲜明的气质。

莲纹通常指莲花花瓣纹样,在紫砂壶之中,莲纹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自然花卉纹线装饰,一方面莲花纹样十分美观,另一方面莲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高洁的品性,是人格塑造中的一种追求。此壶莲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壶盖处,围绕壶钮雕刻出均匀的莲花瓣,从上方俯视壶盖就如同莲花蕊。另一部分集中于壶身上部,以双纹、单纹交替形式出现,其中双纹部分的尖端是向外掀起的,突出于壶面之上,具有立体效果,更有着独特的手感。壶身处与壶盖处的莲纹结合起来犹如一朵盛放的莲花,凸出的部分恰好使莲花形成一种聚集的感觉,增加了莲纹的生动性。

无论是对于青铜式的仿造还是对于莲纹的利用,此壶通过一种合理分配呈现出一种较强的复古美,再配合棕红色的细腻壶身,将中国古典那种精湛细腻而又自然朴素的美感呈现的恰到好处。从整件紫砂壶上看,最为复杂的就是凸起的莲纹部分,其他各部分都是简约明快,清爽宜人的,有利于欣赏者从中欣赏青铜器之端庄、四方壶之巧妙与莲花之自然美,三部分统一于一体,所展现的是中国古典艺术与文化的华美画卷。

青铜器、紫砂壶、莲花看似是三种完全不相干的事物,在“青铜式莲纹壶”中展现了三者结合所构建的复古美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间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由传统中产生一种创新价值。紫砂壶艺术的发展要从古典美学中吸取营养,以优秀传统文化做支撑,发掘出其中的新意,才能促进紫砂壶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猜你喜欢
壶盖青铜器青铜
生僻字里识青铜
伪造的情书
青铜之光
后母戊鼎:沉淀在岁月里的青铜器
崛起·一场青铜资源掠夺战
探索青铜爵的秘密“柱”
认识“晋式青铜器”
我是怎样走上青铜器研究之路的
梁带村里发现的微型青铜器
制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