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明壶”之造型特征与艺术气质

2020-06-29 03:23朱国强
山东陶瓷 2020年2期
关键词:壶盖气质紫砂壶

朱国强

图1 钟明壶

中国对于世界文化艺术的贡献是巨大的,每一个时代都有十分耀眼的传统手工艺品,紫砂壶便在其中。诞生于明朝正德年间的紫砂壶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它的传承性与艺术活力是人们有目共睹的,究其原因一则在于其与中国茶道文化紧密的关系以及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二则在于紫砂泥本身的价值,有些紫砂矿石已经绝种,之前用这种泥料制成的壶也就成了“孤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与文献价值。这两点构成了紫砂壶艺术生命延续的基础。

紫砂壶在造型上常借鉴其他艺术品,在装饰上既有对传统技法的继承也有自己的创造,通常以自然或文化作为创造主题。图1“钟明壶”从造型和命名来看都与我们熟悉的一种物品有关,也就是悬挂的大钟。除此之外,这一造型与经典的秦权壶也有类似,可见紫砂壶本身造型欣赏空间的多样性。壶身通体素净无多余装饰,棕红色的泥料质地醇厚,细腻有水润光泽,无论是面积较大的壶面部分还是各个微小的细节都不见瑕疵,展示了光器紫砂壶的纯净与精湛,给人以极致顺畅的视觉享受,使人们更为直观地感受到紫砂泥的天然质感与高温淬炼而出的美感,以及手工艺人精湛的技艺与超乎常人的耐心。

壶身基础是一圆柱形,身形浑厚大气,壶面弧度精致完美。壶两侧肩部与壶身两侧垂直线条承接顺畅,短促的肩部有着圆润的角度,更显宽厚饱满,下接利落的壶身,上承圆润的壶盖,作为壶中转折部分使壶的线条更具生动的美感。壶身两侧是直嘴与耳状环形把手,壶嘴线条利落,清爽干净,与壶身整体气质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把手的造型。把手上端呈弧形,底部平直,这一形状与壶身造型是一致的,是手工艺人对于壶身造型整体感的一种把握。壶盖为朴素的圆形,适宜的厚度使壶身更加高挑,将壶高大的体态表现的更加完美。

从壶身整体造型上看,钟的造型十分明显,线条的运行、整体造型的构建都十分简约且变换自然灵活,是对紫砂泥极强可塑性的一种呈现。壶钮是此壶的特色部分,也是此壶结构比较复杂的一个部分。壶钮由两部分构成,基础是半环状,这是紫砂壶之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壶钮。在壶钮右侧套着一个带有螺纹的小圈,也就是圈钮,这一部分是可以活动的,在使用茶壶时,圈钮会随之晃动,与壶盖或壶钮碰撞发出声响,如钟鸣之声,在视觉、触觉之外为紫砂壶增添了一种声律美,也使壶的艺术主题与造型特征更加突出。

从壶的造型特征上看,此壶于朴素之中透露出巧妙,在诠释钟的造型的同时,手工艺人根据自己的理解为壶增添了一些个性。所谓“钟明”是指:“钟鸣鼎食,大明风范。若钟之相,有明之格。”这所说的是对于古典的一种模仿,所模仿的不仅有造型,还要还原一代之面貌,钟明壶简约不乏大气,精致而不做作,展现出紫砂壶不假雕饰,大气磅礴的宏大气质,这种气质是此壶能给人深刻印象的重要原因,即使此壶如此朴素,依然能让人从中感悟到紫砂壶艺术不同凡响的气质与古典品格。

“钟明壶”主题鲜明,做工精巧,使人们从中可赏析到紫砂壶之韵味与钟之大气,这二者都是中国古代人的卓越成就,如今它们结合在一起,在艺术、文化上达到了双向互动的极致美感效果,使人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独特气质。“钟明壶”在为茶香笼罩的同时,也在促进着紫砂壶艺术的发展与传统艺术的弘扬。“钟明壶”的造型特征展现了紫砂壶工艺的特质与精湛,“钟明壶”的艺术气质展现了紫砂壶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汇与传承。“钟明壶”让我们看到了紫砂壶艺术巨大的包容性与宏大的一面,这正是果敢、宽容与坚定的中华民族内在气质的表现。

猜你喜欢
壶盖气质紫砂壶
伪造的情书
AUDI Q7 无畏,是我一贯的气质!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受得起,也是一种气质
西海岸新气质
What’s InsideDoesn’t Count
制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