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著名寺院旅游价值探究

2020-06-29 07:40徐丹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佛教文化寺院佛教

徐丹

寺院是融合宗教文化、建筑、雕刻、绘画、书法等艺术于一身的历史产物。历史上的寺院在国际交流方面具有突出的地位与贡献。寺院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寺院旅游价值的挖掘能够成为西安打造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新的突破口,进而推动西安旅游产业发展。

引言

陕西省西安市是一座拥有3 100年建城史、1 100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像一部史书,西安市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与文明传承。在这片沃土上发生的事件里,佛教的传入无疑是炎黄文化生成的里程碑。历史上长安地区的佛寺数量之多,可以用“五里一庵,十里一庙”来形容。这里也是六大祖庭齐聚之地,规模宏大雄伟。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西安市在为建设成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和实现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目标迈进。对西安著名佛教寺院的介绍,可以有效宣扬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与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特质,发掘和宣传寺院旅游的文化性、教育性、魅力性、表演性、互动性、服务性等新价值,从而吸引更多广大中外游客,推动西安旅游产业发展。

一、西安著名寺院国际交流作用与价值

佛教与旅游的关系密切,由来已久。佛教产生、传播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围绕传经取经、居静修行、座谈佛理与朝拜佛陀的游学活动过程。佛教的旅游资源有以佛教名山为主要载体的自然景观、以佛教建筑为主要载体的人文景观和以佛事活动为主要载体的特色文化。其中,寺院是佛教活动的集中场所,是佛教文化最主要的人文载体。

陕西省现存佛教寺院200多座,著名的也有二三十座。而其中地处西安的著名佛教寺院有大慈恩寺、大兴善寺、香积寺、青龙寺、卧龙寺、兴教寺、广仁寺、华严寺、净业寺、草堂寺等。历史上著名的玄奘主持的慈恩寺译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主持的大兴善寺译场,义净主持的荐福寺(小雁塔)译场和鸠摩罗什译经的草堂寺译场被称为中国佛经翻译史上著名的“长安四大译场”。

(一)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是法相宗的祖庭。中国佛教历史上最杰出的高僧玄奘曾经在这里住持和翻译佛经。玄奘大师毕生现身译界,共译佛经1 335卷、75部,其中41部是在慈恩寺所译,对中国佛学的发展影响巨大。其所著的《大唐西域记》为研究中国西北地区以及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中亚等地的古代历史地理以及考古事业提供了宝贵资料。作为大慈恩寺的第一位方丈,玄奘大师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世界旅行家,也是中国翻译界、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伟大的人物。此外,大慈恩寺也成功举办和参与了多起佛教学术会议,如“国际玄奘学术会议”“长安佛教论坛”等,极大地宣传了寺院与西安城市。

(二)大兴善寺

大兴善寺是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名刹。佛教史上被称为“开元三大士”(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印度高僧善无畏、不空和金刚智大师曾经在大兴善寺翻译密籍500余部,盛传密教,使大兴善寺成为中国佛教密宗的祖庭与圣地,之后吸引了圆仁、圆珍等许多日僧来寺学习,将密宗传播至海外。后又传至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范围广泛,影响久远。

(三)香积寺

香积寺是为纪念净土宗祖师善导大师建立的中国佛教的净土宗祖庭。香积寺被视为中国和日本净土宗共同的祖庭。1980年5月14日,中日两国在香积寺隆重举行了善导大师逝世1 300周年纪念法会,是中日两国悠久文化渊源和中日宗教文化友好交流的见证。此外,青龙寺对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被日本人誉为“入唐八大家”中的“六家”:日本的空海、圆行、圆仁、惠远、圆珍、宗睿都曾在这里受法。其中,空海大师是中日文化关系史上最杰出的代表人物。空海纪念碑、纪念堂等修建,象征友好和平的樱花树等,都是中日宗教文化交流的见证。作为玄奘法师及其弟子窥基、园测灵骨塔所在地的兴教寺,也举办过许多佛事与外事活动,吸引了众多中外僧侣和游客。

西安市不仅是历史上南亚、中亚地区来华僧人传播佛教的中心,也是历史上东亚各国来华求法僧人最集中的地区。在这个文化交流更加频繁的时代,西安著名寺院在中外佛法与文化交流上发挥着极大的作用,让西安市这个千年古都以另外一种身份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寺院的旅游价值探索

(一)人文关怀价值探索

佛教的法门是为了帮助净化人们的内心,让人们心灵清净、远离污染。佛教寺院是人们心中的净土,不沾染世俗之气,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的圣地。在当下国泰民安的鼎盛时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假日的增多,走进寺庙参观朝拜,以求摆脱烦恼,感受寺院清净时刻、寻求精神慰藉的游客越来越多。春日赏花、登高望远、秋冬赏雪、听禅品茶、观戏听讲等佛寺旅游活动,可以使人们放松心情、远离尘嚣、精神愉悦,得到精神层面的释放与升华,极大地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吸引众多游客,体现人性关怀、以人为本的旅游價值。所以,佛教寺院不仅是为僧侣提供安身、修道、弘扬佛法的场所,更是体现我国建筑、造像、园林等艺术之美之地,是人们静心、游览、追忆历史的新去处。

(二)佛教知识、佛法礼仪、活动、节日等价值探索

对于众多不了解佛教知识的游客而言,去寺庙仅仅是观赏、磕头、烧香、许愿,认为这些就是佛教的全部内容,却不知有些佛和神对不同的跪拜的人是不大适宜的。适当地了解佛教文化知识,了解各个佛与菩萨之间的关系,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和感受到这些丰富的佛教历史资源和佛学内容。掌握基本的佛教礼仪:如何尊敬佛像、如何上香、如何拜佛、如何敬僧等,也能让游客提高对寺院的崇敬之感,加深寺院旅游的体验感。佛教寺院举办的传统佛教文化活动,如诵经法会等,是反映佛教悠久历史文化价值的重要活动。佛教最具有影响力的传统佛教节日,如佛诞节(玉佛节),为纪念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诞生的节日;佛成道节(腊八节),由中国佛教徒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形成的节日或风俗等节日也可以成为吸引众多信徒与游客的旅游价值。

(三)艺术景观价值探索

佛教寺院历史悠久,虽然经历了许多历史与变迁,但那些经过修复保留下来的建筑、佛像、雕刻、绘画、书法和碑石等也都体现了这些寺院辉煌灿烂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寺院内主要的建筑如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殿、观音殿等,还有各个佛像、神像,其建筑风格之美、造型之美,雕塑技巧之高,装饰之华丽,都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寺院内收藏的经书、典籍,是佛教文化艺术的珍贵遗产和财富,例如大雁塔的底层南门门楣上雕有唐代线雕画,两侧碑石襄有大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唐高宗撰文)和《述三藏圣教序记》(唐高宗撰文),西门门楣上雕刻的《释迦说法图》,门框上的天王力士像等图案都成为研究唐代建筑和文化艺术的重要作品。

(四)自然景观价值探索

各大寺院不仅是佛教重地,也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俱佳的名胜之地。大慈恩寺春有樱花、牡丹,夏有绿树凉荫,秋有金黄银杏,火红枫叶,冬赏白雪飘落,一年四季皆有风景。青龙寺的樱花不仅是中日文化交流和友谊的见证,每年阳春三月,相继盛开、姹紫嫣红的樱花现在俨然成为游客踏春赏樱的最佳选择。寺院内遍布的各种奇花异草,争妍斗艳。林木茂密、竹林丛邃,殿堂楼阁隐掩其间,别有一番风味。作为地处闹市的这些园林式寺院,环境幽静、景点众多、自然景观得天独厚,能够成为吸引当下游客前去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五)文学价值探索

历史上与寺院有关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历史上著名的景点慈恩寺吸引来了众多来长安的诗人登塔游览并吟诗抒发情感。如杜甫在《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中吟到:“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也有许多与慈恩寺有关的诗歌具有丰富的佛教文化色彩。如李频在《秋宿慈恩寺遂上人院》中的诗句:“帝里求名老,空门见性难。吾师无一事,不似在长安。”杨巨源的《和郑少师相公题慈恩寺禅院》:“白法之深得,苍生要重论。若为将此望,心地向空门。”这些诗歌大多抒发了诗人习佛悟禅、追求宁静淡薄的一种意境。此外,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诗歌《过香积寺》中的诗句“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让我们形象地理解这个历史上曾经规模宏大、环境优雅的净土宗祖庭香积寺。寺院特有的文化含义和景色吸引着很多文人墨客来寺院游览,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这些都体现了寺院所蕴含的文学价值。

三、西安寺院旅游开发需注意的问题

(一)突出寺院特色

西安市现存比较完整的各大著名寺院在地理位置、创建年代、历史渊源及文化传承方面均有各自的特色。如大兴善寺、青龙寺、净业寺、华严寺均创建于隋开皇年间,大慈恩寺、大荐福寺、兴教寺、香积寺等均创建于唐朝年间。每个寺院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重要历史人物与事件。例如,广仁寺是康熙皇帝来陕巡视时,拨专款所建的,是中国唯一的绿度母主道场(绿度母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是陕西地区唯一的藏传佛教喇嘛寺院。广仁寺里的康熙御碑亭,至今都被视为国宝。寺里的藏经阁体现了藏传佛教规格最高的建筑风格,也是陕西省唯一一座金瓦殿。因此要突出各寺在佛教文化、建筑和景观方面的差异,充分发挥每一个寺院的特色内容与文化,吸引不同的游客與信徒。

(二)保留寺院本真,拒绝过度商业化

以佛教文化为核心的旅游能够推动西安旅游产业,但是传统上佛教寺院是僧人潜心修佛、弘法诵经之地。其吸引力主要源于佛法教义的内涵、寺院建筑的艺术风格以及自然景观等。但是现在一些寺院里利用游客敬香祈福心理,出售高价香、高价法物和纪念品等现象,让游客对寺院旅游景点产生了负面感受。因此,开发寺院作为旅游景点时要注意,如果寺院开发过于商业化,会导致这些场所变得庸俗,让传统的佛教文化失真,从而影响游客的文化体验,降低寺院旅游吸引力。

(三)营造文化环境,加强文化宣传

普遍来说,游客对佛教文化和寺院布局结构等知识缺乏系统认识,在游览寺院时也只是走马观花、磕头烧香求签许愿而已。为了让更多的游客有更深刻的旅游体验和印象,寺院里应该尽量多提供一些公示语和介绍资料,并增加其他宣传途径,如网页、公众号、宣传手册和旅游书籍等,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游客了解该寺的发展概况、宗派传承、整体格局、重要景观、名僧大德、佛像介绍以及游客须知等信息。这些都可以推动人们对寺院的了解,揭开寺院神秘的面纱,让更多游客走进寺院,感受寺院文化,从而体现寺院旅游的价值,推动西安旅游进一步发展。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旅游开发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以佛教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在国内外都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在整个旅游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开发具有传统性、文化性、教育性、魅力性兼具的佛教寺院文化旅游价值对将西安市打造为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凸显西安国际旅游城市形象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基础课部)

猜你喜欢
佛教文化寺院佛教
从佛教文化遗存看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Fantasy and reality
敦煌文本P.T.993吐蕃寺院稽考
从佛教文化中汲取精进的智慧
佛教文化研究专辑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
佛教文化的内在结构与价值取向提升
“平等”在现代嬗变中的佛教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