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戏在智障儿童中的特点、作用及应用

2020-06-29 19:22言英鹏
大众科学·中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智障作用游戏

言英鹏

摘要:游戏是幼儿生活的第一需要,是幼儿期普遍存在的活动,是幼儿为了寻求快乐自主自愿参加的活动。游戏在普通幼儿的教育有很大的作用,它可以发展幼儿的情感、社交、运动、语言、认知等能力。同时游戏在特殊幼儿的教育里,也有不可磨灭作用,它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改善幼儿的情绪、配合度、注意力、社交、语言、运动、认知、自理能力等。本篇文章将论述游戏在特殊儿童(主要针对智障)中的特点,作用和应用。

关键词:游戏;普通幼儿游戏;智障;作用

智障儿童是一个异质而多样的群体,其显著差异性决定了特殊教育方法也要不断的更新改变,如何根据幼儿的特点进行教学,如何让特殊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享受到快乐,并让他们能更主动、更配合的去学习,这是特殊教育者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不容质疑、很多特殊教育者发现,游戏在特殊儿童的教育中,也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它可以极大地改善特殊儿童的情绪、让儿童能更轻松的进入到学习中。因此特殊教育者、家长们也在不断的尝试着通过游戏去改善特殊儿童的其他方面的障碍,如语言、社交、认知等障碍,希望特殊儿童也能在快乐中学习,并能健康成长;本篇文章主要讲述游戏在智障儿童中的特点,作用及应用。

1游戏在幼儿生活中的作用

游戏是幼儿生活的第一需要,是幼儿期普遍存在的活动,是幼儿为了寻求快乐而自愿参加的活动,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就曾经说过:“游戏是孩子的生命。”这充分说明游戏是符合幼儿心理特点与年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游戏不仅是幼儿乐于去做的活动,同时也是幼儿接受学习的有效手段。当前,很多幼儿园教师都认识到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巨大作用,把游戏活动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一个丰富的活动和游戏环境,放飞孩子们的天性,才能让幼儿们健康成长,拥有一个快乐的、美好的童年。

1.1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幼儿在游戏时能精神集中、放松、无拘无束,意识不到自我,显露出自己的真正本性。在这种游戏状态下有利于克服幼儿的紧张情绪,帮助幼儿消除愤怒、恐惧,寻求安全、自由与愉悦。同时游戏也是幼儿表现自己情感的一种方法,与其他人一起游戏时,情感得到发展,如果创造性成就了欲望得到了满足,可以为幼儿自我约束和自制提供一个动机。

1.2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孩子们在游戏中作为集体成员,逐渐了解了“我的”和“你的”学会了发现自我,然后扩展到了他人,开始互相理解,这是游戏经验在社会必发展方面的最重要的价值。共同游戏帮助幼儿学会遵守规则,接受集体支配,履行集体的一致性,学会了跟人相处,同时也带他们进入一个新的社交环境,并学习去应对新的情境。

2游戏在普通幼儿生活中的特点

2.1游戏是幼儿自主性的活动

幼儿进行游戏是由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没有外部强制,而是幼儿自主活动。幼儿可以由自己来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材料和伙伴,自主决定游戏主题和内容、时间和环境等。因没有外界的控制才能更好的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2幼儿的游戏具有虚构性

游戏是幼儿的一种遐想性活动,在遐想中反映真实的活动,明显是虚构性。游戏的成分、角色、情节、行动及玩具和材料都是一种象征性。如红薯梗当耳环、木棍当一把剑、瓦礫当炒锅、小朋友假扮成医生。

3特殊儿童的游戏特点

特殊儿童游戏的特殊性,由于健康状况、身体机能、生活环境的限制,他们无法像普通的儿童那样尽情享受游戏,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与普通儿童也存在差异。那么常见的几类特殊儿童的游戏发展是怎样的呢?在特殊教育领域,常见的特殊儿童主要是听障儿童、视障儿童、智障儿童、孤独症儿童等,由于国内学者对该内容的研究较少,因此现有对特殊儿童游戏研究主要以国外的研究成果为主。现在主要来说说智障儿童和自闭儿童的一些游戏特点。

3.1智障儿童的重复性游戏行为较普通儿童多

20世纪已有的对智障儿童游戏多数研究表明,智障儿童,特别是唐氏综合症儿童重复游戏行为多于普通儿童。游戏的内容和方式单一、刻板、持续时间长是智障儿童游戏的特点,如有些幼儿只懂得跟其他幼儿跑来跑去,每天重复着这样的游戏没有多大的变化。有些幼儿有时只会拿着椅子做小汽车推来推去。父母和教师的观察都反映这类儿童的游戏缺少好奇心和探究行为。

3.2智障儿童比一般儿童具有较多的非游戏行为或单独游戏行为,联合游戏或合作游戏行为的比例较少

胡尔曼等人( Hulme&Lunzer 1966)在研究中发现他们在构建和想象游戏方面的能力与一般儿童并无差异,但语言表达能力却远远低于普通儿童,研究者认为可能是由于智障儿童的游戏有仪式化及较少运用真实的表征游戏。同时也发现智障儿童不大愿意跟其他幼儿一起玩,也不会跟其他幼儿玩,在跟其他幼儿玩合作玩游戏时,持续时间也很短。

4游戏对智障儿童的作用

4.1游戏可以培养智障儿童良好的常规行为习惯

在许多康复机构中,很多特殊教师都采用了音乐游戏的方式来规范特殊幼儿的行为习惯。要让幼儿养成排队的习惯,可以编一些歌曲(如小朋友牵好衣服,排好队啊!排好队);要让幼儿做好,可以用《好宝宝》的歌曲,引导幼儿小手放在膝盖上,小脚并并拢,说话先举手,来规范幼儿做好的习惯。

4.2游戏可以促进智障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在游戏中,当老师发出很奇怪的声音,如当发一些动物、交通工具或大自然的声音时,幼儿就会慢慢的学习去模仿发音;在播放一些重复语言的儿歌或旋律时,幼儿也会很有兴趣去学习,并愿意去说话。如《去郊游》歌曲中间有重复的歌词:“嘟嘟嘟嘟滴滴滴 滴滴滴滴嘟嘟嘟 嘟嘟嘟嘟嘟嘟嘟 滴滴滴滴滴  滴滴”,有些幼儿就愿意去学习发音。

结束语

总之,游戏是小朋友最亲密的朋友,最主要的活动形式。不管是正常儿童还是智障儿童,游戏的气氛能直接影响孩子的能力,促进儿童能力的全面提高,不管是学校、机构或是家庭,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希望都以游戏为主,让儿童自由参与,快乐中学,在活跃的气氛中得到精神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徐书芳,王瑞华.快乐游戏.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页.

[2]陈莞.儿童音乐治疗理论与应用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3]朴永馨.特殊教育辞典.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

猜你喜欢
智障作用游戏
让智障儿童喜爱上美术课
具身体验:培智体育教学的实践
为智障孩子撑起一把青春伞
智障儿童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