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中求落实 在“教”中促发展

2020-06-29 19:31刘征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落实统一立德树人

刘征

关键词:立德树人;核心素养;落实;发展;统一

随着2019学年度下学期9月开学,我们全国小学四、五、六年级师生,拿到部编版“新”语文教材,她从如雷贯耳,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已经悄然落入“寻常百姓家了”!在一学期与“她”亲密接触的教学实践活动和各级各类部编版教材培训、研讨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她”的大变脸。

一、让“立德树人”落实得掷地有声

一个国家要培养人才,既要育智,更要育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高度重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为了更好地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求。部编教材体现国家意识,体现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是国家体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通过语文课程的育人优势,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根据学生年龄和知识结构特点及心智发育水平,适时培养学生的某些核心素养,并在不同的阶段持续努力, 真正和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毋庸置疑,核心素养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其重要性必须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相辅相成

关于语文学科属性问题的讨论从未停止,工具性体现在丰富的积累与实践运用中,而人文性是对内容的理解与情感的体会。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只是一个学习的例子,从认识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到概括主要内容和归纳中心思想;再从了解思想内容进而学习和体会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发展思维的品质,传承与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审美与鉴赏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培养创新的精神。只有加深理解思想内容才能更加熟练掌握,有的放矢地运用,灵活自由。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学生是在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反之,人文素养的提高又促进语文工具的掌握,必须寓教于文。

(一)导语突显语文要素

200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教材突显人文性,以人文主题编写内容,单元导语分为两部分,用饱含激情富有感染力的排比句式向我们概括了本单元主要内容,激发读者的兴趣,第二部分渗透单元训练重点和学法指导。

以课标版四年级上册为例,同比四年级上册2018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第一单元导语为:

江流天外山,山色有无中。——【唐】 王维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向同学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语言更简洁,要求更明确。

课标版第二组与部编版第三单元的主题内容相近。一句:“处处留心皆学问”却留给同学们留下无限遐想,语文要素: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更明确了学习任务。

对比两套教科书单元导语我们不难发现,部编版教材的任务指向性更明确,语言表达更简洁。单元导语不仅明确了人文主题,更加突出了语文要素。使广大教师心中有纲,更能有的放矢的使用教材。有效地避免了广大教师在使用教材教的过程中,对教材、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出现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课后题学法更明确

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一课课后题:

1.课文描写的场面真壮观,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要把第三、四自然段背下来。

2.让我们一起想象“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再来交流读后的感受。

3.我发现课文许多语句写得具体形象。如,“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我们找出来读一读,谈谈对这些描写的体会,再抄写下来。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课课后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2.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你的头脑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选择印象最深的和同学交流。

3.读下面这首诗,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部编版教材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告诉你为引导你自己找出答案,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同时,也指导了学生进行有目的地对比阅读。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十课《爬山虎的脚》资料袋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用图文结合和做表格两种观察记录的方法。以往教材在以阅读链接的方式讲述的是列夫·托尔斯泰坚持写日记《随身带着笔记本》的故事。这样做,无疑为激发学生连续观察的兴趣,写好观察日记做出有效的学法指导。

三、阅读策略单元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金钥匙”

众所周知,语文课程的学习不仅影响着一个人在校的学习成绩,也是人际交往,与人沟通,读书看报必不可少的工具;更对一个人走上工作岗位,进一步深造,理解专业文章著作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语文课更是对人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奠基作用。

部编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到六年级每一册都编写了阅读策略单元,分别为:预测、提问、有一定的速度、有目的地阅读。阅读策略是建立在阅读方法之上的,但不是阅读方法的简单叠加,而是对阅读方法起着指导和调控作用。阅读策略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灵活性。学生根据阅读目的、阅读材料→选择阅读方法、调整阅读方法→帮助自己阅读。部编版教科书不仅在每个年级单元导语语文要素的提出上做到层层深入,螺旋上升,阅读策略方面方法上的指导也是循序渐进的。学生在单元首篇精读课文中习得方法,次篇课文巩固学法,略读课文运用提升,最终形成自主阅读的习惯与能力。

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导语为例: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步。——【宋  陸游】

阅读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

本单元为阅读策略单元,共有五篇课文。分别为:《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蝙蝠和雷达》《呼风唤雨的世纪》《蝴蝶的家》,从提问出发,训练点不尽相同。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从部分和整体提出问题。

《蝙蝠和雷达》从写法、内容还有启示方面提出问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筛选提出的问题。

《蝴蝶的家》综合运用前面学到的方法。

四年级要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积极提问,从三个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能综合运用尝试着解决问题。

口语交际和习作编写不光有人文主题一面,更具有功能性的一面。我们的课堂少了一份热热闹闹,却多了几份学生静心的思考的“时空”;我们的课堂少了自主选择的随意性,却多了学习方法指导的可操作性;我们的课堂少了情境的营造与渲染,却多了学生一展身手的“舞台”。

部编版教科书从编写到审定再到使用,无不凝结着教育工作者的心血,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教育强国,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同心同德,励精图治,我们的“接班人”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一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助力!

参考文献:

[1]「教育强国」石中英:

[2]关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哲学思考

[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落实统一立德树人
中考省级统一命题意味着什么?
淝水之战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统一方向 瞄准目标
自然界中相互作用的大统一理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