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视光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

2020-06-29 09:40任竹梅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教学模式

任竹梅

摘 要:现代学徒制既是传统学徒制现代教育的延伸变形,也是实现工匠精神培育,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模式。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围绕现代学徒制与工匠精神的关系与意义,以眼视光技术专业为例,深入探讨基于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如何深入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眼视光技术;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教学模式

引言:

眼视光技术专业培养的是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的高级人才,该类人才拥有专业眼视光医疗技术,不论是学习专业技能还是就业环境相对其他专业而言,更具严谨性。而现代学徒制能够较好的实现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学习与传承,帮助学生建立其学习与成人的有效成长环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进步的同时,也给予了学生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

一、现代学徒制与工匠精神的关系分析

现代学徒制是基于现代教育需求,围绕现代教育形式结合过去学徒制的优势所形成的一种全新模式,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当中,主要出现在高职教育模式当中[1]。具体到实际当中,现代学徒制的主要表现为,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处不仅来自于学校中的教师,还来自于自己的“师傅”,而学生实践的渠道,则是由学校本身作为沟通桥梁,与相关对应的企业进行合约制的合作,实践与学习相结合,帮助学生有效将理论转化为专业技能,工学结合的同时,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发展,并实现学校教学,和企业用工的双重需求,一举多得。

工匠精神则是在一特定专业下,工匠能够精益求精的完善自身的技艺,不断的进步与学习,与时俱进的同时,也能够不遗余力的追求“完美”,在专业领域做到极致的态度。工匠精神是一个总括性的概述,它既包括工匠对于某一专业的热忱,也包括工匠自身的文化修养、技术能力、工作态度、创新精神等等,只有全面结合全面发展,才可称之为工匠精神,缺一不可。

由此看来,现代学徒制与工匠精神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两者的目的性相同,都是围绕“工匠”本身,对其自身的综合素养提出了全面而极致的要求,工匠的形成是在师傅的指导下,通过学习、实践、学习、实践的不断反复而形成的,现代学徒制则是在教师与师傅的双重教导下,实现学习——实践的反复,形成的模式。两者对于职业技能的要求也比较接近,工匠追求的是专业领域专业技能的极致完美,现代学徒制追求的是专业技能当中各项技能的专业化与创新性,两者都树立起终生学习的概念。因此,就两者的关系来看,工匠精神是总括,现代学徒制是实现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工匠精神是现代学徒制的精神指导与最高内涵,工匠精神是理念,现代学徒制是过程。

二、基于现代学徒制模式培育工匠精神策略

以眼视光技术专业为例,现代学徒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接触实际案例,实践操作理论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进步,而这个过程,就是成为“工匠”,培育“工匠精神”的过程。

(一)激发精神追求

工匠精神的培育不仅仅是高职院校的工作,更应当形成整个社会对于“工匠”的认同和认可,以此来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精神追求,让学生对于“工匠”产生敬意,愿意成为“工匠”,才能够培育“工匠精神”。

而在现代学徒制的模式下,激发精神追求首先要做的,就是依靠政府引导,让社会认同“现代学徒制”这一教育模式,认同教学成果,并与企业之间展开诚信合作,让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承担与之对应的角色,并肩负相对应的责任[2]。其次,校方要加强对于现代学徒制的宣传,推进社会对于该教育模式与参与学生的认同感,以此来提升学生个体在进入社会后的竞争力,学生在尊重职业的同时也得到了职业尊重,才能够逐步成为“工匠”,进而培养工匠精神。再次,工匠精神不仅仅是职业技能的锻炼,还有文化素养的提升,因此,要在教育教学的环境中,融入“劳模”、“工匠”、“职业操守”等相关的关键内容,帮助学生全方面的发展,除了良好职业形象的树立外,实现教书育人的重任。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

现代学徒制的核心就是“双师”,一方面教师在校培育学生,除了提供教学,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外,还负责维持教学秩序,实现校方与企业方的对接,帮助学生的实现良好过渡与对接,并解决学生存在的一些生活问题。另一方面,导师作为企业方的教师,更为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学生的职业操守和业务能力进行严格把关,在学生面前树立起“为人师表”的榜样,让学生心中有了对于工匠的具体学习和模仿的对象[3]。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立和运用,能够很好的实现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工匠精神的培育。以眼视光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一般的相关就业单位有诸如医院眼视光门诊、眼镜店、眼镜生产贸易等,其中,眼镜生产贸易所需要的专业技能覆盖面非常广泛,首先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眼视光基础,并能够实现眼镜手绘效果图、平面设计、结构分析、材料与配件分析等专业技能,此外,还包括贸易存在的专业英语能力、生产管理能力、营销学相关知识的学习,非常庞大的学习体系。而双师型教师队伍就能够实现良好的分工合作,如将专业英语、平面设计、基础理论教学、营销学等理论内容作为教师教学内容,着重强调其理论性,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而设计到效果图的手绘能力、管理能力、材料配件分析等,则在导师的带领下,结合实践经验,进行实操训练,逐步分析提升专业技能,逐步形成技能与操守的同步进步,走向工匠,走向工匠精神。

(三)构建课程体系

培育工匠精神,离不开培育途径,现代学徒制是从学徒到工匠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工匠精神的培育,除了技能外,还有文化的传承与职业操守的坚持,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针对这一点,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融入工匠精神理念,帮助学生将理想具象化,成为一个个脚踏实地的目标,逐步完成,逐步进步。

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学设计贯穿始终。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而全新的教学模式应当结合全新的课程教学体系,运用创新的课程教学设计眼光,不断的进步。如新技术的学习、新设备的体验、新工艺流程的操作等等,让学生感受到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进而不断的鞭策自己学习与进步。而在企业之中,要将学生视为“职工”,再从“职工”培育为“工匠”,以严格的考核和标准来衡量学生,只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才能鞭策学生更近一层楼[4]。

为实现上述内容,教学形式可以不断的延伸拓展,尤其是对于眼视光技术专业而言,可以开展技能比武,设定时间周期,围绕学生的技能进行“比武”,在整个过程中观察学生职业技能、心理承受能力、行为、表现等,对于拥有“匠心”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奖励或技能的评定,帮助学生在培育“工匠精神”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三、結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学徒制是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如何进一步拓宽学生对于现代学徒制的接受程度,获取更多的社会认可,并围绕社会反映调整改善教学设计是当下高职院校所要思考和改进的主要方面,也是专业技术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培育工匠精神首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娇.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高职智能制造类专业工匠精神的培育[J].科技风,2019 (15):69-69.

[2] 林康.汽修专业工匠精神的培育——以现代学徒制为契机[J].教育教学论坛,2018(01):110-111.

[3] 沈应仙.高职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实践与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23):114-115.

[4] 肖晓鸿,李尚发,田琴.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眼视光技术专业实践探索[J].科教导刊,2018(03):57-59.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