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坝水电站汤坝土料场大口径人工挖孔桩施工概述

2020-06-30 07:22
四川水利 2020年3期
关键词:料场护壁抗滑桩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成都,610066)

1 基本情况

1.1 工程概况

长河坝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境内,为大渡河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的第10级电站,正常蓄水位下库容为10.4亿m3,长河坝水电站属于Ⅰ等大(1)型水电站工程,主要由砾石土心墙坝、泄洪系统、引水发电系统组成,电站装机容量为2600MW。长河水电站砾石土心墙坝的砾石土全部在汤坝土场取料。

汤坝土料场于2016年5月完成取料,2016年9月完成Ⅱ、Ⅲ区高程约2360m以上的支护后,暂停下部施工。2018年3月边坡恢复施工,5月底边坡交界部位由高程2375m开挖至2347m,Ⅱ区大面由高程2360m开挖至2330m。5月至10月初期间因汤坝料场连续强降雨导致Ⅱ区边坡蠕滑变形并向上部牵引,为防止边坡蠕化变形向上牵引,故在汤坝土料场高程2520m处增设7根人工挖孔桩。

抗滑桩长3m、宽4m、深度38m~42m。采用直墙式钢筋混凝土护壁,强度C30,锁口段高于地面20cm,锁口段深度1.5m(高出孔口部位20cm,厚度1m,孔口下部1.3m,厚度0.8m),其余段护壁厚0.3m,并设置双层钢筋网加强,桩体为C30钢筋混凝土。抗滑桩布置见图1。

图1 抗滑布置示意

1.2 地质概况

汤坝土料场2520平台抗滑施工高程2503.4m~2520m段主要为灰黄色冰碛砾石土,结构中密~密实,局部含有孤块石,具有架空结构、稍松散,井壁总体干燥,局部井壁段砾石土结构松散,自稳能力差,存在掉块现象。高程2505.2m~2478m段主要为基覆界限(土石分界)、全强风化、强风化、弱风化岩层。

1.3 施工背景

2014年汤坝土料场开口线设定在2520m高程附近,开口线下部平台高程2520m布置7根抗滑桩进行覆盖层边坡锁口。2015年5月底施工完成KHZ1(38m)、KHZ3(40m)、KHZ5(42m)、KHZ7(42m)四根抗滑桩的桩体钢混凝土施工。2016年9月,汤坝开挖支护暂停。2018年3月,恢复进场施工,开始2360m以下开挖支护。因连续强降雨,2018年7月,汤坝料场Ⅱ区2320m~2400m出现变形,8月牵引至2440m,10月再次牵引至2480m~2490m左右,最大下错超5m,滑坡边界已贯通,高程2515m处局部出现开裂。

为保障2520m高程以上坡体稳定,根据2018年12月水规总院专家咨询意见,在2520新增7根抗滑桩,包含原设计未施工3根(KHZ2、KHZ4和KHZ6),上游增加3根(KHZ8、KHZ9、KHZ10),下游增加1根(KHZ11)。因高程2440m至2520m处施工便道正处于滑动区域及大型设备的施工工便道无法形成,故抗滑桩施工采用人工挖孔桩。

1.4 交通及材料转运概况

汤坝土料场人工挖孔桩位于汤坝土料场Ⅱ区沟槽部位顶部。人工挖孔桩下部有一条施工便道已施工长约110m的钢管桩,运输车辆无法通行。2470m至2440m施工便道因蠕滑变形不能通行,因此材料运输需重新规划一条施工便道,项目主管人员现场勘探后上报施工方案经各方同意后修一条长100m宽3.5m的施工便道,将材料运输至高程2470m后,采用缆索结合装载机将材料转运至施工作业面。

2 主要施工方法

汤坝土料场人工挖孔桩施工采用跳挖施工,先施工2、4、6、9抗滑桩,当开挖深度超过5m后,方可再进行8、10、11的桩体开挖施工。

桩体开挖前根据测量定位,对井圈四周进行护圈施工。施工参数为:护圈高度20cm,护圈厚度1m,待护圈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进行锁口段开挖,锁口采用深度1.3m、厚度80cm。待锁口段混凝土满足上述要求时才进行桩身开挖,开挖尺寸为3.6m×4.6m,护壁厚30cm,根据设计图纸按照1.5m一段进尺,直到开挖至设计开挖深度。

2.1 施工准备

汤坝土料场高程2520m人工挖孔桩平台的开挖与平整;开挖平整完成后,进行人工挖孔桩截水沟施工,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验收;验收过后进行人工挖孔桩井圈维护及井圈四周排水沟施工,将井圈四周雨水及施工杂水引至排水沟。

人工挖孔桩施工前,为保证抗滑桩施工安全,在抗滑施工前对四周及山外侧同时施工了钢管桩2排。

2.2 施工流程

具体施工程序为:场地平整→放线→定桩位→出渣设备安装→鼓风机、照明设备等→锁口段开挖→每下挖1.5m进行桩孔周壁的清理,校核桩孔的直径和垂直度→支撑护壁模板→浇灌护壁混凝土(护壁浇筑48h)→继续下挖,校核桩身尺寸与垂直度→支撑护壁模板→浇灌护壁混凝土(护壁浇筑48h)→拆除(第一层模板),继续下挖,到达微风化入岩一定深度后清理桩底石渣,由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单位验收,钢筋制安→放置串筒,灌注桩芯混凝土直至设计顶标高。

2.3 主要施工方法

2.3.1 施工测量

施工前编制测量方案。检查复核控制桩点,按设计图纸测放出抗滑桩的桩位,并埋设十字护桩。十字护桩采用混凝土加固,以备在开挖过程中对桩位进行检验。放线完成后,及时通知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验线,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待第三节护壁浇筑完成后,将控制线引至锁口护壁上,并用红油漆标识,以便后期检验复核。

2.3.2 开挖方法

桩内地质情况主要为砾石土、孤石、强风化岩、弱风化岩。砾石土开挖采用孔外布3m3空压机,孔内利用风镐凿土开挖。孤石、强风化岩、弱风化岩采用浅孔松动爆破开挖,爆破孔采用YT28手风钻造孔,孔径32mm,炸药采用成品乳化炸药,采用少药量、多炮眼的松动爆破方式,开挖基本成型后再人工刻凿孔壁至设计尺寸。遇到孤石,根据孤石大小和结构灵活确定造孔个数或深度及装药量,造孔深度一般不超过1.2m,一般为1~3个孔,单孔装药量约70g~100g。如孤石较大,可多次爆破。遇到完整基岩,采用光面爆破法施工,孔内下非电雷管,电雷管引爆。挖孔过程中,经常检查桩身净空尺寸和平面位置。桩孔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孔深的0.5%,截面尺寸不得小于桩身设计断面尺寸加护壁厚度。

每个桩孔采用2台电动摇头扒杆配合铁吊桶出渣,利用装载机将渣土运至人工挖孔施工范围外进行分层摊铺,直至桩体开挖完成将渣土运至指定渣场。

2.3.3 护壁施工

护壁统一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结构,锁口区护壁厚度为80cm,使用φ28插筋加固方式,插筋入岩1m,外露0.5m;覆盖层、中风化层及强风化层等地层护壁厚度均为30cm,使用φ25插筋入岩0.8m,外露0.2m。开挖和护壁高度在强风化基岩和土层中每层控制在1.5m,中风化岩层每层控制在2.0m~2.5m,并及时进行护壁浇筑。

挖孔护壁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结构,护壁程序如下:首先按照设计要求安设护壁钢筋,护壁钢筋上下挂钩搭接,安装护壁模板;然后根据桩孔中心点校正模板,保证护壁厚度、桩孔尺寸和垂直度,然后浇注护壁混凝土。混凝土用吊桶送入桩内,人工进行入仓浇筑,且用小型振动棒进行振捣以保证护壁混凝土的密实度。护壁浇筑混凝土要四周同时均匀浇注,以防护壁模板位移。护壁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4cm~6cm,为提高早期强度适当加入早强剂。当混凝土经过24h或护壁混凝土终凝强度达到70%后再进行下部基础及模板拆除。依次循环类推进行挖孔施工。上下两节护壁之间预留10cm宽的混凝土浇筑口,接口处要捣固密实,拆模后用混凝土堵严,水泥砂浆抹平。

护壁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和整体高强度铝合金模板。浇注混凝土时拆上节,支下节,自上而下周转使用。模板间用U形卡连接,背面用钢管加固,并在两个方向设置上下三道内支撑顶紧模板。支模安装完成后要校正中心位置、长度和宽度。

2.3.4 钢筋制安

人工挖孔桩钢筋结构分区段布置,主要有三区,钢筋型号主要是φ32螺纹钢、φ25螺纹钢,布置形式有竖向主筋、箍筋、横向支撑筋,主筋采用φ32钢筋、箍筋为φ25钢筋、支撑筋为φ25钢筋,基覆界线以上3m,以下6m范围必须采用整长钢筋。

由于人工挖孔桩施工的作业条件有限,钢筋自重太重,钢筋数量较多,本工程钢筋采用螺纹套管连接工艺、井下安装的方式。

在钢筋加工区将钢筋加工好,人工运至井口,逐根放入抗滑桩内进行绑扎。为保证笼心位置,确保保护层的厚度,加设混凝土垫块。

2.3.5 混凝土浇筑

抗滑桩施工前建设拌合站,为保证桩体浇筑连续进行,采用架设2台三一80地泵,在开始浇筑时进行孔底二次清孔。

本工程桩芯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桩身混凝土数量较大,因交通条件限制,采用三一80泵车(型号:HBT8018C-5S),泵送至桩口;再通过φ250钢导管,用人工或卷扬机吊放至井内,逐节安装后与下料漏斗固定,并在钢导管底部安装2m长软管,送料至孔底,80型插入式振动器捣固。

混凝土倾倒至下料漏斗,然后由钢导管导入井底,灌注导管出口需位于桩孔中央。钢导管距离混凝土浇筑面1m~3m。混凝土开始灌注时,要控制灌注速度,以减少混凝土对钢筋骨架的冲击,避免钢筋笼上浮。桩内混凝土振捣必须选派经验丰富的工人担任,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分层振捣。根据要求以70cm为一振捣高度层,边灌注边分层振捣密实,直至桩顶,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随着混凝土面增高,逐节拆除钢导管。混凝土灌注施工完毕7d内,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桩芯浇灌要间隔1、2孔进行施工,在进行桩芯混凝土浇筑期间,邻近孔位不得同时施工。

3 质量控措施

汤坝土料场人工挖孔桩主要是为了阻滑,属于对工程质量要求高的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成败。

抗滑桩多采用灌注桩,要特别把好成孔(包括钻孔和清孔)、下钢筋笼和灌注混凝土等几道关键工序。每一工序完毕时,均应及时进行质量检验,上道工序不清,下道工序就不能进行,以免留存隐患。

施工时每一工地应设专职质量检验员,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监督,质量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每一根桩。灌注桩的质量控制,主要是指钻孔、清孔,钢筋笼制作、安放。混凝土配制、灌注等工艺工序过程的质量标准和控制方法,应以设计文件和国家或行业标准为准,制定出切合工程实际和易于操作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4 安全控制措施

汤坝土料场人工挖孔桩属于危大工程,针对安全管理编制了《汤坝土料场新增抗滑桩施工专项方案》《汤坝土料场新增抗滑桩应急预案》,并组织了专家论证,论证通过后上报并即被批准,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了抗滑桩应急演练。每个班组在施工前针对地下地质情况,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预防措施进行技术交底,同时针对每根桩配备了相应的防坠器、安全绳、空气检测仪、对讲机、照明、防雨棚等设施。

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日常安全交底,针对单日工作内容结合现场工作环境,对可能造成的安全风险及预防措施进行单独说明,达到每人知晓情况的地步。同时了解每个工作人员的身体状况,如有身体状况不适严禁下井作业;在进入井内,对井内通风、井内气体检测,气体检测正常后方可进行井下作业;下井作业后配备专职安全员在作业面进行巡视,监督检查是否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5 结论

在汤坝土料场道路受限,大型设备无法进入施工区域,需要修建抗滑桩的情况下,采用人工挖孔桩的方法解决了施工场地狭窄、大型设备无法施工等难题,并对边坡治理中抗滑发挥了极大作用。人工挖孔桩施工对设备要求较低、工艺简单,具有施工条件要求不高等优势,随着人工挖孔施工技术不断地革新,相信在边坡治理施工中环境受限的情况下,人工挖孔桩的运用将越来越广。

猜你喜欢
料场护壁抗滑桩
方截面抗滑桩旋挖钻成孔工艺探析
垣曲抽水蓄能电站碱性骨料料源比选的研究
一种新型封闭料场输出系统工艺布置特点及应用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要点分析与质量控制
扎实推进整治“黑料场”整改行动
浅谈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抗滑桩设计关键要点
人工挖孔桩预制拼装钢筋混凝土护壁施工技术
钻孔灌柱桩在砾卵石层中的施工探讨
T形横截面抗滑桩截面优化研究